1976年5月8日,一位外出归来的小商贩,在北京郊区护城河上出现一具尸体。
惊慌失措的他,当即就报了警。
经过警方辨认,死者是黄维妻子蔡若曙,系跳河自杀溺亡。
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有很多人选择自我了结,著名作家老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黄维作为国民党战犯被关押了27年,但她的妻子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得到优待。
最主要的是,黄维才刚刚被特赦,这本该是一家人大团圆的日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一时间,外界对这个特殊的家庭产生了诸多非议。
回忆里的美好“你的妻子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民警问黄维。
黄维惶惶然抬起头来,他也想知道答案,她苦苦等待了自己二十七年。
相聚不到一年,又匆匆结束了生命,留下他一个人在人间彷徨独居。
难道是因为那一个声嘶力竭的“滚”字?
记得初次与妻子相识时,她明确表示道:“如果不嫁给你,我觉得我会死。”
两人相识于一场酒会上,蔡若曙还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
或许由于不常参加这样的酒会,她有些紧张,高脚杯中的红酒有一半洒向地面,一半洒向黄维的军装。
他刚想出口责怪,看到女孩满脸的歉疚,怒气顿时烟消云散。
她的老师急忙出来圆场,告诉他这是自己的学生,名字叫做蔡若曙,同时指着自己介绍道:
“若曙,这是黄维将军,蒋校长的得意弟子。”
一个长相英俊且有学识内涵的男子从来不乏追求者,那一刻,她对他一见钟情。
由于当时黄维已经结婚,按照新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他不可能与蔡若曙结婚。
后来,黄维的妻子因病去世,很快二人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抗日战争爆发,身为军人,黄维必须奔赴战场,两个人开始了人生当中第一次漫长的分别。
1937年5月8日,那一天对蔡若曙而言是一场噩梦。
前线不断传来战事失利的消息,丈夫已经死守了一周,听说67师打得极为惨烈,剩下的人都凑不出一个团。
多年后她的长子回忆道,母亲那段时间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唯恐一觉醒来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蔡若曙哪里知道,抗战时期的等待,与她日后的磨难相比,简直是小巫对大巫。
等待的起点1948年9月的一天,丈夫匆匆归来,告诉她自己即将奔赴徐蚌战场。
很多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时间不会持续过久,美国人在《华尔街日报》公开作出表态,蒋中正必得天下。
丈夫在离开前也向自己保证,这将是自己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
返回后,他就会安心担任新制学校校长,远离战场上的血雨腥风。
1949年年初,前线传来了消息,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战死沙场。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时间她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战争的局势容不得她多想,很快她和孩子们被安排到了台湾。
台湾方面为黄维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他的死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
事情却在1951年的冬天出现转机。
一天早晨,她迷迷糊糊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披上厚袄出去开门,来者是丈夫的老上司——陈诚。
陈诚说黄维没有死,现在被关在北京的功德林监狱。
那一刻,到大陆寻找丈夫的想法已经在蔡若曙心底产生。
据她的小女儿交代,他们一家以香港为中转站前往上海。
她带领孩子们重新在上海安了家,并在新中国的帮助下,得到一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
我党非常重视蔡若曙的到来,因为黄维在功德林是对抗改造的顽固分子之一,或许蔡若曙能够劝他早日改邪归正。
蔡若曙也积极对接北京方面,经过近四年的分别后,他们在功德林监狱终于相见。
丈夫留起了胡须,他说这是他们抵抗改造的一种方式。
她默不作声,拿出几份他最爱吃的饭菜,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模样,她趁机劝说他趁早接受改造,一家人好早日团聚。
轻易不发怒的丈夫直接摔碎了饭碗,大骂了一句“滚!”便转身离去,留给她一个固执的背影。
蔡若曙没有放弃,仍旧抱着幻想,期待着丈夫走出功德林。
1959年,他们来到上海已经八年!
北京方面放出消息,功德林要释放第一批特赦人员,据说名单里有杜聿明和宋希濂等人。
他们的罪行比黄维要大得多,既然他们已经出现在名单当中,说明丈夫也会出来。
蔡若曙像年轻时那样,穿上最爱的衣服,孩子们陪着她早早地等待在功德林的门外。
特赦人员出了一拨又一拨,就是不见丈夫的身影。
难道丈夫已经回家啦!可当她返回家中时,失望了,门上的锁挂在门把手上,门前空无一人。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幻听症和精神分裂症成了她余生的困扰。
等待成疾她的长子曾回忆道,母亲刚坐下没多久,就走出门外,说道:
“你父亲回来了,在门外叫我呢!”
起初,他们都没有在意,日子久了以后,他们才发现母亲的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
蔡若曙经常一人分饰几个角色,自言自语地对话,一会儿是年轻时候的自己,一会儿是如今的自己,一会儿又成了丈夫的化身。
身在功德林的黄维仍旧没有认错的意思,1960年,又到了功德林释放第二批人员的日子,
蔡若曙再次出现在监狱门口。
这一次,她的打扮比上一次更精致,脸上明显出现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孩子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母亲的精神愈来愈坏,有时候她会忘记自己已经年迈,以为还是那个十八九岁的少女,处于和父亲约会的阶段。
他们想劝说母亲,也想劝说父亲,可两个人都是一样的固执,一个就是不肯认错,一个就是要等待对方出来。
从1959年到1966年,他们每年都要到功德林,一次次的等待,换来一次次的失望,蔡若曙的精神本就出现了问题,如今愈发地恶劣。
有一天,她偷偷携带了大量的安眠药,来到图书馆,准备在哪里结束自己的性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爱意。
幸亏发现得早,及时送到医院,才没丢掉性命。
再后来,一段特殊的岁月开始了,黄维被转到了抚顺管理所,这里曾经改造过末代皇帝——溥仪,管理方式与功德林不同。
两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也比之前更加频繁,蔡若曙在一次书信的结尾处,看到了丈夫用清秀的字体书写的“千里共婵娟”,情不自禁笑出了声,笑着笑着她又哭了。
孩子们不理解母亲的做法,曾问她这么做是否值得?
她笑着说道:“你们没有见过他年轻时穿军装的模样,特别神气。”
她还告诉孩子们,若曙这个名字是他们的父亲给取的,因为她就是他生命黎明的曙光。
1975年,毛主席发话,黄维获得特赦,夫妇得以团聚。
据他们的长女描述,父母相聚的时候表现得都非常平淡,似乎他们早就想到会有这一天。
黄维出狱后担任政协委员,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抵达上海。
蔡若曙告诉工作人员:“我们可以去北京,只要能和他一起就行。”
相聚之后,她的惊恐和忧虑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她一次又一次提醒丈夫:
“你千万别说错话了,我太害怕失去你啦!”
每天上午她都要送丈夫到上班地点,临近中午和晚上下班时,她又会提前半个点到达,等待丈夫下班。
若是对方稍稍晚下来几分钟,她就会责怪他。
她总觉得丈夫会突然离开自己,可是这样的行为太多,难免会让黄维产生一些不耐烦,而黄维也一直没把妻子的状况放在心里。
他以为不会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却不知在二十七年间,她受了太多的苦楚,担了太多的恐惧,又一身的病。
蔡若曙的生活状态,犹如一根绷得过紧的绳子,随时面临着断裂的风险。
日复一日,她在惊慌与不安中挣扎,她的心灵,如同被风霜侵蚀的枯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1976年5月8日,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蔡若曙趁着丈夫前往隔壁房间看书的间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门。
她的脚步坚定而决绝,没有丝毫的留恋与犹豫。
最终,她纵身一跃,跳进了护城河,为自己的生命和那段纠葛的爱情,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这个时候的黄维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耐烦和固执给妻子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他后悔莫及却已无法挽回,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妻子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
参考资料:
1、蔡若曙,等候黄维二十七年《各界》 2016年第3期
2、黄维老妻为何自杀《中外文摘》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