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硬气叫嚣的资本:富士康2周招5万人,时薪25加丰厚金奖?

轩江说商业 2024-08-11 16:32:43

7月24日,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将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投资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并计划入驻总部管理、战略产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等核心项目中心,积极布局电动车制造以及固态电池产业。

紧接着,富士康又在国内启动旺季招工计划,并将郑州航空港区工厂的时薪提升至25元。

同时还加设在职满三个月后触发的额外奖金,充分展现出强势回归的架势。

日前有中介爆料称,郑州富士康工厂在两周的时间累计招工达到5万人,且用工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张。

富士康在郑州火爆招工的景象,难道就是郭台铭叫嚣“给大陆赏饭吃”的资本?

在国内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一、富士康“硬气”回归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在内外压力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小。

特别是以追求降低人工成本为核心目标的“产业转移风”,可谓愈演愈烈。

其中国际半导体代工业巨头富士康,更是主张产业链“撤离中国”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当然,即便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加速向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链之际,它们也始终没有彻底离开中国市场。

今年7月下旬,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高调宣布将投资10亿元在郑州市打造新事业总部大楼。

并持续聚焦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主动适应全球产业变革需要。

而就在鸿海科技发布相关公告的前两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才刚刚与河南省官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从叫嚣所谓“给大陆赏饭吃”的狂悖言论,主张将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到加码投资河南,在大陆“押宝”新兴产业转换。

广大网友不禁发问:郭台铭的‘脸’怎么会变得这么快?

日前有消息称,富士康郑州工厂在此前启动招工计划时,已经将时薪提升至25元(后续薪酬仍有上涨空间)。

并且还专门设置在职满三个月后额外的7500元奖励,这对于有进厂需求的打工人来说显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据悉,在富士康宣布继续投资河南并公布相关招聘待遇后,仅仅两周的时间就累计吸引超过5万人进厂。

有不少细心的网友都算过一笔账,就算在富士康严格按照一天8小时、周末双休的工作节奏来干,时薪25元就等于一天200块。

每月工作22天的话就是4400元,再算上在职满三个月后的7500元奖励的话,那么工作三个月的总薪资也可以达到20700元。

以现阶段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能给出的平均薪酬来看,富士康此次高调加码对河南省的投资也算是“硬气”回归。

只是这份“硬气”,却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二、形势逆转的原因

此次富士康高调回归郑州并提出相对优厚的招聘条件,主要有以下两点考量。

一是在与官方达成合作协议后需尽快推进各项方案的落地;

二是借提高薪酬待遇来重塑其在国内的企业形象,既要用真金白银揽人,又要用实际投入来争取市场认可度。

据悉,在早前富士康宣布将加速向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产业链后,富士康代工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遭到重创。

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印度制造”等非国产货普遍存有顾虑,另一方面则是富士康企业形象受损。

郭台铭为何不惜违背前期诋毁大陆言论,也要加码对大陆的投资并提高招工待遇?

基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即产业链现状所系、生产形势所迫、市场需求导向。

事实上,富士康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产业链的过程并不顺利,至少在实际运行阶段,相关国家所能提供的条件还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提并论。

据悉,在印度、越南相继进入夏季用电高峰之后,印度和越南政府都要求富士康必须进行限电停产以保证民生方面的用电需求。

相比于印度和越南在基础设施上的捉襟见肘,国内富士康则几乎不会被限电所困扰。

再者,印度和越南工厂生产的电子产品在良品率上仍然与中国大陆工厂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前段时间,印度工厂爆出的大肠杆菌超标事件更是让苹果公司损失惨重。

据了解,本来苹果公司正计划将全新产品iPhone16的部分机型放在印度本土进行制造。

不过在“大肠杆菌超标”事件爆发后,苹果公司可能不得不审慎评估这一生产方案。

作为苹果公司在海外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在苹果全新产品线订单交付的问题上自然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而回归中国大陆,似乎成为化解这一“甜蜜负担”的唯一选项。

郑州地处我国中原腹地,交通状况四通八达,且前期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配套产业链。

再加上河南省又是我国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富士康选择投资郑州显然是兼具稳定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考量。

三、谁才是真正的推手?

从郭台铭计划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链的底层逻辑来分析,富士康科技集团追求的目标无非就是相对较低的用工成本以及不同国家给予的补贴政策。

而所谓“科技集团”,也不过只是一家缺乏足够技术含量的代工商。

换句话说,郭台铭敢叫嚣“给大陆赏饭吃”言论的资本并不是富士康给的,而是其背后真正的科技企业给的。

或者说,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事实上,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进入市场存量博弈期之后,国际代工企业之间的内部竞争也在变得愈发激烈。

比如苹果公司就在积极推动产业链供给多元化,逐步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性。

与此同时,在新兴产业链上游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转折期,国产替代也在加速挤压传统代工企业的生存空间。

与科技企业聚焦技术创新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不同,代工企业的“生命线”实际上就是保证高良品率以及控制生产成本。

可富士康将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后非但没有省下多少生产成本,反而连基本的良品率也无法保证。

在厘清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后我们就能够发现:其实市场选择机制才是促使富士康回归郑州的真正幕后推手。

四、制造回归要数量也要质量

在富士康宣布继续加码在河南省的投资力度,并开出极具吸引力的招聘条件后,富士康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代表再次引发国内舆论持续发酵。

有不少网友在发表评论时称:“即便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但是我们仍然十分需要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解决就业的问题。”

诚然,劳动密集型企业确实无法借助科技支撑来创造高额的产品附加值。

但是其操作简单、需求量大的特点却能够与我国劳动力水平参差不齐、用工岗位缺口大的现实国情相匹配。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任何时候解决‘吃饭问题’都是拥有一个超过14亿人口大国的最紧迫目标。

事实上,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工业化发展之后,我国在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国际竞争力。

而“产业链捆绑”,则是倒逼企业无法轻易与我国“脱钩断链”的重要筹码。

辩证的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将为企业降低制造成本并塑造新兴产业链提供帮助。

同时国内大市场也会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这是一种双向促进、提升发展质量的模式。

虽然富士康回归河南后又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工作岗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借此违背国内的有关法规或提出不合理的诉求。

提高待遇可以是企业吸引劳动者的竞争筹码,但是这不应该是一种变相的勒索。

现阶段富士康仍然在大面积的通过中介介绍的模式招聘劳务派遣员工,这期间就很容易出现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纠纷。

希望富士康在后续的招聘过程中,能够切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结

富士康宣布将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并高薪扩招员工的操作,明显与前期郭台铭叫嚣“撤离大陆”的言论相左。

不过在充分考虑到富士康仅仅只是一家相对知名的国际代工厂商之后,想必大家都明白,郭总叫嚣的资本其实是背后科技企业给的。

当然,在无法保证良品率且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回归中国大陆显然是富士康最稳妥的选项。

对于我国而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能够帮助解决部分就业的问题,且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更何况此次富士康回归中国大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建立新兴产业链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4-05-22《夏季用电高峰临近,越南被曝呼吁富士康等企业减少用电量》

观察者网 2024-07-25《富士康10亿加码中国大陆,都怪印度卡自己脖子?》

深圳新闻网 2024-07-26《印度产iPhone15被曝大肠杆菌超标!苹果:将部分产能转回中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