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儿童被活埋大哭,汤恩伯:到底小孩知道怕!最后身死日本

优雅小羊史书 2024-11-23 20:32:44

10岁儿童被活埋大哭,汤恩伯:到底小孩知道怕!最后身死日本

1937年的南口战役,日军称赞他为"虎将";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他又立下赫赫战功。可谁能想到,这位被誉为"抗日名将"的国民党将领,竟有着如此残暴的一面。一个画面,至今让人不寒而栗:200多名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围在一起,其中还有十几个孩子。工兵营的铁锹挥舞着,泥土渐渐淹没了他们的身体。孩子们的哭声划破天际,而这位将军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到底是小孩子知道害怕。"这个令人发指的场景,为何会发生?这位集"名将"与"魔头"于一身的军阀,最终又为何在异国他乡孤独死去?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揭开这位争议将领身上的重重谜团。

从白手起家到"中原王"

世人只知汤恩伯是个"军阀",却不知他早年竟是个贫苦学子。1900年,汤恩伯出生在浙江武义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是个小商贩,靠着贩卖山货勉强度日。那时的汤家,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住不起,一家人挤在破旧的茅草屋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七岁那年,汤恩伯就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山货。有一次,他随父亲去金华城里卖货,恰巧路过金华中学。透过围墙的缝隙,他看到穿着整齐的学生在操场上读书,心生向往。那一刻,小汤恩伯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自己也要进学堂读书。

1916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担任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的陈仪,在金华办了一所陆军小学。这所学校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16岁的汤恩伯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名参加。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山里来的穷小子,居然在入学考试中名列前茅。

陈仪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格外关照。看到汤恩伯家境贫寒,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几件,陈仪特意送了他一套新军装。这份恩情,让汤恩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将自己的名字从"克勤"改为"恩伯",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1920年,在陈仪的推荐下,汤恩伯获得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他先后就读于明治大学和陆军士官学校,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在日本期间,他结识了不少军界要人,其中就包括后来的蒋介石。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4年,汤恩伯回国后被分配到黄埔军校任教。当时的校长正是蒋介石。蒋介石记得这个在日本留学时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很快就把他提拔为军事教官。在黄埔军校期间,汤恩伯教授过不少后来成为名将的学生,如胡宗南、邓锡侯等人。

北伐战争爆发后,汤恩伯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从连长到营长,从团长到师长,短短几年间,他就成了独当一面的将领。1932年,他被任命为第13军军长,开始了他在中原大地的统治之路。

到了抗战爆发前夕,汤恩伯已经在河南坐镇一方,手下统帅五个集团军,兵力达到40万之众,被民间称为"中原王"。谁能想到,那个曾经在茅草屋里挣扎求生的穷孩子,竟然成了一方诸侯?

抗日名将的两面性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北平、天津。为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日军沿平绥铁路南下,意图直取中原腹地。此时的南口,作为进入河南的咽喉要道,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担任南口防御的正是汤恩伯的第13军。与其他撤退的部队不同,汤恩伯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战术。他命令部队在南口一带的山区修筑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由铁丝网、散兵坑和暗堡组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日军第11师团在进攻南口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了整整二十多天,日军伤亡超过8000人,创下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最大单次伤亡记录。就连日军指挥官都不得不在战报中称赞汤恩伯为"虎将"。

在南口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汤恩伯始终坚守在前线指挥所。据当时的战地记者回忆,汤恩伯连续七天七夜没有合眼,每天只喝稀粥充饥。一次空袭中,日军炸弹落在指挥所附近,参谋长劝他转移,他却说:"我若走了,士兵怎么办?"

然而,就在南口战役大获全胜后不久,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1938年3月,当日军濑谷支队进逼台儿庄时,汤恩伯突然显得犹豫不决。他的部队在关键时刻迟迟不肯投入战斗,导致李宗仁的第五战区部队陷入苦战。

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发三道电报催促汤恩伯出兵。最后一封电报中甚至写道:"若再不进兵,军法从事!"在强大压力下,汤恩伯终于率部参战。

有意思的是,一旦投入战斗,汤恩伯又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他巧妙地利用地形,指挥第20军包抄日军侧翼,一举击溃了濑谷支队的主力。这一战,为台儿庄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军对汤恩伯的评价颇为矛盾。在战报中,他们既称赞汤恩伯是"精通战术的名将",又说他是"难以捉摸的对手"。一位被俘的日军军官在审讯中说:"我们最怕遇到汤恩伯的部队,因为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这种矛盾的表现在其他战役中也时有发生。有时他表现得勇猛果断,有时又显得畏首畏尾。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他在指挥黄河南岸防御战时,又一次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导致日军轻易突破了防线。

正是这种忽强忽弱的表现,为汤恩伯赢得了"善战怯战"的评价。但无论如何,他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表现,特别是南口战役的胜利,确实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屠杀平民的"魔头"形象

1941年春,河南信阳。一场令人发指的惨案在这里上演。当地百姓因不堪重负,拒绝缴纳过重的军粮,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汤恩伯闻讯后,立即派出精锐部队前往镇压。

事态的发展远超人们的想象。3月15日清晨,汤恩伯的部队包围了信阳城南的几个村庄。士兵们挨家挨户搜查,将200多名村民赶到村口的空地上。其中包括老人、妇女和十几个孩子。在汤恩伯的亲自命令下,工兵营开始在现场挖掘大坑。

当时在场的一位士兵后来回忆:"那些百姓被推进坑里时,有的还在苦苦哀求,有的抱着孩子痛哭。最让人难忘的是那些孩子的哭声,他们不停地喊着'爹娘救我'。"汤恩伯站在坑边,看着这一切,还说了那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到底是小孩子知道害怕。"

这次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开。就连一向支持汤恩伯的蒋介石也感到震惊,专门派人前往调查。但由于汤恩伯在河南军政势力根深蒂固,调查组最终不了了之。

同年冬天,汤恩伯又在南阳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屠杀。当地村民因躲避征兵逃入山区,汤恩伯下令将整个村子烧为平地,300多名老弱妇孺被活活烧死在家中。

1942年,河南大旱。饥民四处逃荒,很多人逃到铁路沿线觅食。汤恩伯担心这些饥民影响军需物资运输,下令在铁路沿线设立"驱散区"。凡是进入该区域的饥民,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就地枪决。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这一年中,就有超过3000名饥民死于非命。

汤恩伯的残暴不仅针对平民,对自己的部下也毫不手软。1943年,他的一个团长因为战术执行不力,被当场处决。更有甚者,连带这位团长的全家,包括年仅5岁的小孩,都被杀害。

1944年,一位美军观察员在报告中写道:"汤恩伯治下的河南,俨然就是一个人间地狱。他的部队不仅要应付日军的进攻,还要时刻防备老百姓的反抗。在他的统治区域内,到处都能看到被焚烧的村庄和横尸遍野的场景。"

即便在当时的军阀混战年代,汤恩伯的所作所为也称得上是惨无人道。据统计,从1941年到1944年间,仅在河南一地,就有超过10000名无辜平民死于他的屠杀。这其中,包括数百名未成年人。

1945年春,一位英国记者冒险深入河南采访,他在日记中记载:"这里的百姓对汤恩伯的恐惧已经到了极致。每当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会脸色大变。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宁可碰上日本鬼子,也不要遇到汤恩伯的兵。"

二战后的逃亡之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全国人民沉浸在胜利喜悦中时,汤恩伯却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当时的河南民众纷纷要求清算他的罪行,甚至连国民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主张将其绳之以法。

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汤恩伯首先逃往南京。9月1日深夜,他带着几个亲信,乘坐一艘小船离开了镇江码头。为了掩人耳目,他换上了普通商人的装扮,还特意剃光了标志性的八字胡。

但他的行踪很快就被发现了。在上海期间,一个曾经在信阳亲眼目睹屠杀的商人认出了他。消息传开后,上海《大公报》立即发表社论,要求将汤恩伯捉拿归案。被逼无奈,他只得再次转移。

1946年初,汤恩伯辗转到达香港。在香港期间,他试图通过各种关系恢复军职。据说他曾派人给蒋介石送去一份长达万字的申辩书,声称自己在河南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稳定军心"。但这封信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就在香港的追捕力度不断加大时,一个意外的机会让汤恩伯得以脱身。1946年夏,他遇到了一位昔日在日本留学时的同窗。这位同学已经成为日本某企业的高管,答应帮助他偷渡到日本。

9月的一个深夜,汤恩伯乘坐一艘货轮离开香港。为了避人耳目,他被藏在一个装满咸鱼的木箱中,在恶臭中度过了整整三天。最终,货轮在神户港靠岸,他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在日本的最初几年,汤恩伯过着颇为落魄的生活。他先是在大阪的一家中餐馆当服务员,后来又在东京郊区的工厂做苦力。1948年,他在一次工伤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的三根手指。

1949年后,随着中国局势的变化,汤恩伯的处境略有改善。一些流亡日本的国民党旧部为他筹集了一笔资金,让他在东京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但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杂货店很快就倒闭了。

1953年春天,已经53岁的汤恩伯搬到了横滨的一处贫民窟。他租住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破屋里,靠做些零工度日。当地的华人称他为"汤老头",没人知道这个经常独自喝酒的老人就是曾经呼风唤雨的"中原王"。

奇怪的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汤恩伯开始频繁出入横滨的佛寺。寺庙的主持后来回忆说,这个老人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还会默默流泪。每到清明节,他都会独自一人去寺庙敲钟,据说是为那些在河南死去的冤魂超度。

晚年的凄凉结局

1956年的横滨,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让这座港口城市陷入瘫痪。在横须贺街道一间破旧的平房里,年迈的汤恩伯正在与病魔抗争。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此时已经形同枯槁,只剩下皮包骨头。

当年12月,一位在附近经营诊所的日本医生应邀来为他诊治。医生在病历上记载:"病人营养不良,肺部感染严重,已经出现并发症状。"由于无力支付医药费,汤恩伯只能靠廉价的药物维持。

1957年春节前夕,几个老部下得知汤恩伯病重的消息,从关西赶来探望。他们带来了一些衣物和食品,还凑了一笔钱给他治病。但见到老长官的惨状,这些老兵们都忍不住落泪。当时的汤恩伯已经瘦得脱了相,说话时经常喘不上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汤恩伯开始整理自己的回忆录。他用颤抖的手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上写下往事。这本笔记本后来被一位华侨收藏,其中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在南口战役期间,他曾亲自带领突击队夜袭日军阵地;在台儿庄战役中,他收到过日军秘密派人送来的劝降信。

1957年3月,汤恩伯的病情急剧恶化。他的房东——一位姓山本的老太太发现他已经三天没有出门,破门而入时,发现他倒在地上,奄奄一息。随后被送往当地的慈善医院。

在医院的最后几天里,汤恩伯始终处于昏迷状态。偶尔清醒时,他会用河南话喊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词句。照顾他的护士说,他经常在梦中说"对不起"这三个字。

3月15日凌晨,汤恩伯在横滨市立医院悄然离世,终年57岁。讽刺的是,这一天正好是他在信阳制造大屠杀的第16个纪念日。当时的《横滨新闻》只用了很小的篇幅报道了这则消息,称其为"一位来自中国的流亡者"。

按照汤恩伯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入了东京湾。参加他葬礼的只有寥寥数人,其中包括他的房东和几个老部下。没有挽联,没有祭文,更没有任何军礼。

在他身后的房间里,人们发现了一些遗物:一件破旧的军装、几枚生锈的勋章、一本写了一半的回忆录,还有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愿来生无战事"。

横滨的华人社区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每年清明时节,总能在东京湾边看到一个孤独的老人,手持香烛,对着大海磕头。直到1957年的这个清明,这个身影永远消失了。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