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北平、天津很快落入敌手。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10月3日攻下德州,11月14日占领禹城,11月16日侵占晏城、逼近黄河,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擅自率部南撤,鲁北大地全部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军控制了禹城、晏城等铁路沿线城镇之后,开始逐步在附近较大村镇设立据点,培植伪军伪政府,企图长期占据。伦镇街作为晏城西部最大的村镇,很快进入日寇视线。1938年元月14日,日军从晏城方向来侦查探路的两辆汽车要开进伦镇街,被村里的自卫武装红枪会打了回去。
上图为日军占领禹城后在禹城城门悬挂的膏药旗(原载于日本的《朝日新闻》
据禹城县志记载,从1924年(民国13年)开始,伦镇一带就有了红枪会组织,村子的青壮男子大多为会员,主要活动为喝符念咒,聚众练武,防匪防盗,抗击外来侵略。红枪会起源于我国北方的白莲教和义和团,因其武器长矛上系有红缨而得名,会员上衣内系红兜肚,头戴黄头巾,作战勇猛,自称刀枪不入身。红枪会也有很多流派,主要有:玄门道、红门道、青门道、五仙坛,伦镇街的红枪会原属青门道。一天,南街人们挖壕沟时挖出一座玉琢关帝像,红枪会道徒以为关爷显灵,遂将青门道改为关爷道,又称关爷坛,设关爷神坛将关帝像供奉其内,视为镇坛之宝。在关帝像的感召下,又有许多伦镇街人加入红枪会,就连北面朱庄的“黄沙会”、“白戟会”也并入关爷道。自此,关爷道称雄一方,总坛备两口铡刀,盖铡黄布上绣着七个大字“不听关爷话者斩”,用来号令约束会员。
红枪会打回鬼子汽车后,判定鬼子必来报复,头领们便立即安排加强警戒,准备保村自卫。第二天一大早,红枪会会员全体集合,头领请出关帝像,做法祭坛,告诉大家关帝爷已经捏住火了,我们刀枪不入。会员们吞下写有“关爷附体,刀枪不入”的黄表符,关闭所有围墙大门,手持土炮、土枪、大刀、红缨枪登上围墙,列阵以待。果不其然,九点多钟,100多个鬼子分乘三辆汽车抵达南门外。鬼子派翻译说皇军要路过伦镇街,红枪会头领拒绝其进村要求,鬼子便开枪射击,红枪会立即开枪还击,伦镇街保卫战打响了。
鬼子的机枪、迫击炮首先对准南街轰击,守寨的红枪会员除留少数人在墙上岗楼观察外,大部分撤到墙下隐蔽,但放置了一些衣帽、棍棒在墙上做疑兵。鬼子还真的上了当,不敢太靠近围墙,只在远处放枪、放炮,把南门打开一个缺口,但还是不敢进镇,又派翻译来谈判。红枪会大师兄娄凤山光着脊梁,手提鬼头刀,气冲冲地对翻译说:“没什么可谈的,我们是中国人,决不允许鬼子在这里横行霸道,也决不允许鬼子借道去祸害乡亲们。”
大师兄娄凤山
后来,鬼子又来了增援部队,总兵力达200百多人,又在东南门、东门外展开攻击,攻击重点还在南门。鬼子把一挺重机枪架在西南角外的高崖上,顺着南围墙向东扫射,打得围墙上一片尘土。除机枪扫射外,鬼子还不停地用迫击炮轰击围墙,甚至轰击民房,西南角张家的一座二层土坯楼就被炮弹炸塌了二层,幸亏没有人员伤亡。又过了一段时间,鬼子的炮弹又把西南角的围墙炸开一个缺口,鬼子开始用机枪开道向村内冲击。大师兄娄凤山率领三十多名青年与鬼子展开巷战,终因火力悬殊太大,三十多人全部死在了鬼子的枪下。
东南门一带也打得十分激烈,董学礼、董法春、董根春等一批红枪会员守卫东南门及月牙桥,用牛腿炮、抬杆、猎枪向百米外杨家林一带的鬼子射击,打死三个鬼子兵。鬼子不敢再靠近,不停地用迫击炮轰击,许多红枪会员被炸身亡。东门外的鬼子也不停地炮击东门,又有不少红枪会员死在了东门内。
上图中东街桥头的石狮见证了这场悲壮的伦镇街保卫战。
到下午四点多,鬼子已冲进南街,很快占领了全村的制高点十字街。从东门和东南门退下的红枪会员在南街北部的李家胡同遭到鬼子的猛烈扫射,遂有几十人死于此地,李家胡同一时血流成河。关爷坛坛长杨成全见势不好,急忙把关帝像揣在怀里,说关帝显灵,留下两个字“撤、郎”,要大家朝西北方向的郎屯撤退。此言一出,红枪会会员和部分群众一起朝北门拥去,十字街上的鬼子机枪立即沿街筒子向北扫射,顿时弹如雨下,二十多人死在北门内,侥幸逃出北门的,又被门外的鬼子截杀,十多人毙命于北门之外。伦镇街里,烈火浓烟,尸横遍街,惨不忍睹。
伦镇北面朱庄设有关爷坛分坛。这天,听到伦镇街的枪炮声一阵紧比一阵,知道出了大事,二百多名红枪会员集中在坛房内等候消息。下午,伦镇总坛来了传令,要求支援。朱连胜、朱连臣带领二十多人组成的敢死队,手持武器,南下伦镇参战。谁知,伦镇北门外的松林里已经埋伏了鬼子兵,当敢死队员呐喊着跑到松林附近时,鬼子的机枪步枪一起开火,十几个人应声倒地,剩下人的冲进鬼子阵地,同鬼子展开了肉搏战。朱范章身手极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枪捅死了鬼子的机枪手,回身又刺死一个逼上来的鬼子,但还没来得及拔出红缨枪就中弹倒地。朱维章从机枪侧面的道沟跃上阵地,砍死一个鬼子后中弹身亡。二十多人的敢死队,最终只有席普荣、朱国福两人生还,遇难者中还有一个北面牌子村的年轻人,是席普荣的外甥。
上图中的柳树林以北即为当时的松林所在地
丧心病狂的鬼子在村内到处搜捕红枪会员。南街一位王姓会员躲在树上,被发现后大骂鬼子,鬼子开枪将其击落。南街的刘吉伦隐蔽在一个柴草垛的后面,看到一个鬼子逐渐逼近,知道已经无法躲藏,决定冒死一拼,他把满腔的怒火和仇恨凝聚在手中的红缨枪上,大叫一声冲了出去,砰地一声将鬼子刺了个透心凉,拔腿就跑,附近的鬼子开枪追击,其中三枪打中了他的右肩,他顾不得这些,仗着地形熟悉,甩开了鬼子,逃到村外,在亲戚家住了好长时间才敢回家生活。其他没有逃出去的会员,藏起武器,脱掉会服,以防被鬼子杀害。鬼子将四街的青壮男子全部集合到一个场院内,四周架起机枪,要大家交出参战人员,否则机枪点名。好在会点日语、在济南经过商的李家会出来解释说“是胡子打的皇军,皇军一进村,胡子就从西门逃走了!”。好像翻译有点良知,也向鬼子官说了点好话。鬼子见天色已晚,不敢久留,就坐上汽车走了。
此次保卫战,共有103名红枪会员战死,还有40多名百姓丧生,伦镇街陷入极度悲愤之中。谁能想象一个村子里到处都在发丧埋人是何等悲惨的场景!有多少幼儿少年转眼间没有了父亲,又有多少年轻女子痛失丈夫、从此独抗生活的艰辛,还有多少白发老人撕心裂肺、哭送黑发的青壮儿孙!伦镇街在呜咽,桥头的石狮在怒吼!寒风呼啸,吹起满天纸钱,大地悲鸣,喊着杀敌声声!敌寇的凶残并没有吓倒英勇的伦镇儿女,他们埋葬了亲人,擦干了眼泪,继续以各种方式同日伪进行斗争,更有不少年轻人离家投奔了抗日队伍。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赶跑了日本鬼子,伦镇街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此次保卫战遇难的人数,禹城县志上的记录为103人,齐河县志记载为140多人,当时伦镇属于齐河县,齐河县志的记载应该更为全面。对于战斗的情节,后人的描绘也有不少差异,有人说南门打得最激烈,有人说东南门月牙桥战况最为惨烈,等等。70多年过去了,数字与情节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这些伦镇街的后世子孙要记住先人们不惧强敌、勇保家园的英雄壮举,重要的是我们这些伦镇街的后世子孙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爱祖国爱家乡,和睦相处,勤奋努力,为伦镇街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安息吧,为保卫伦镇街而献身的先人们!后世子孙永远怀念您们!也请您们不时睁开眼睛看看伦镇街的发展变化,分享儿孙们的幸福快乐。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目的是为了宣传德州历史文化,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