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过年,是一整年的盼头。大人忙着贴春联、杀猪宰羊,孩子们在雪地里跑着、笑着,等着大年初一穿新衣、收红包。然而,这几年你有没有发现,农村过年少了点味道?人少了,集市冷清了,连走亲戚都变成了例行公事,大家热闹不起来了。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这五个“少”现象,让年味儿悄悄地淡了下去,也让我们对过年多了几分无奈的感慨。
过去一到腊月,火车站挤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村里的路上车水马龙,年轻人、孩子、外出打工的叔叔阿姨都涌回来了。可现在呢?村里几乎空了一大半,走在老街上,遇不到几个人。曾经每家每户灯火通明,如今只剩几户人家挂着零星的红灯笼。
这种变化并不是没有原因。城市化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城市过年,毕竟回家一趟费钱又费力。尤其是工作刚起步的小夫妻,更愿意在城里享受假期,图个方便。再加上现在手机发红包、视频拜年也挺省事,回老家成了一种“没必要”的选项。
但农村的老人们呢?那些望着大门的父母、整年忙活着等你回家的爷爷奶奶,却只能在除夕夜听着楼下邻居放的鞭炮,心里发酸。返乡过年变少了,这不仅是年轻人和农村的距离变远,也是情感上的一种疏离。
小时候,每逢腊月二十,农村集市可热闹了!买猪肉的、挑水果的、卖糖葫芦的,摊位排得满满当当,村里的人们提着竹篮子、布袋子,一边挑选年货一边寒暄。可现在,去赶集的人少得可怜,摊主也一个接一个撤了摊位,宁愿回家躺着刷短视频,也不想守着这个“没赚头的买卖”。
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电商太方便了,想买啥手机点点,快递直接送到门口。你还可以货比三家、选最新款,省心又省力。更别提现在年轻人对年货的要求越来越“挑剔”,过去集市上的东西早就入不了眼了。
可是你有没有觉得少了点什么?赶集其实是一种仪式感,是大家为了过年聚在一起的借口。如今集市没了人气,农村的那股浓浓的烟火气也跟着散了。
还记得“每逢春节被逼婚”的段子吗?在过去,年底相亲可是农村的一大传统。长辈们一到腊月就开始张罗,巴不得把“剩男剩女”一锅端。可现在,相亲的人越来越少了。别说被父母安排见面,很多年轻人宁愿一个人过年,也不愿意再应付这些“老套”的方式。
随着生活圈子变大,年轻人更倾向于靠自己的社交圈解决婚恋问题,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再加上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人觉得“结婚不着急,自己开心最重要”。相亲这件事,慢慢地成了一种老一辈的执念,而不再是年轻人春节的重点。
过去每逢春节前后,农村的酒席排得密密麻麻。结婚、生子、乔迁、还愿……所有的喜事都赶在这时候办。
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喝酒吃肉、热热闹闹,像是一场盛大的乡村节日。可是最近几年,办酒席的家庭少了很多。
这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口减少,婚嫁、添丁的事情自然少了;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也变了,觉得酒席不过是“形式主义”,不如简简单单过日子。而且,现在摆酒席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普通家庭负担不起,一些人索性就省去了这些麻烦事。
小时候过年,走亲戚是一件“硬任务”。不管多远的路,爸妈都会带着你去拜年,坐在亲戚家吃上一顿饭,聊上一天天。可如今,这种热闹的场景变得稀少了。走亲戚慢慢成了一种“多此一举”,甚至在一些年轻人眼里,完全没必要。
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大关系。大家平时都忙,难得春节放个假,谁也不想再花时间挨家挨户跑来跑去。加上亲戚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很多人觉得没啥好聊的,去了也只是“走个形式”。这让春节本该温暖的亲情联系,变得越来越淡。
春节变冷清,不只是农村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转型的缩影。从城市化到电商崛起,从年轻人思想的变化到环保政策的推行,每一个因素都在悄悄改变我们的过年方式。
例如,烟花爆竹禁放政策近年来逐步推广,农村的年味儿少了“声响”,但环境和安全却得到了改善。年轻人更愿意在城市过年,说明他们追求的是便利和效率,但老家父母却因此感受到更多孤独。农村春节的五少现象,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文化和新兴观念碰撞的结果。
或许,我们无法让农村春节完全回到过去的样子,但可以尝试以新的方式找回它的意义。比如,可以通过短视频或直播,让传统习俗焕发活力,吸引年轻人参与;或者利用政府和社区的力量,组织春节文化活动,让农村的年味重新热闹起来。
春节的意义,从来不是烟花爆竹的热闹,也不是饭桌上的丰盛,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要我们还在意亲情、还在意团圆,年味就不会真正消失。过年,不一定要热闹,但一定要温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