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喜好与厌恶,虽然一部分源于天生的性情,但更多的则是随着岁月的沉淀而逐渐塑造的。这种后天形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结果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朋友等亲近之人,他们的喜好与厌恶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
在年轻时,我们可能不会深思熟虑自己内心的喜好与厌恶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但当成长到一定阶段,面临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时,当内心的喜好与厌恶出现动摇或改变时,我们便会开始反思,究竟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讨厌什么。
常有人说:“最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这句话中的“自己讨厌的样子”,指的便是我们从小到大逐渐建立起来的喜好与厌恶的标准。
乍看之下,这句话可能让人感到悲剧,似乎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是一种悲哀。然而,如果从现实的角度去审视,我们似乎只能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而那个样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讨厌,而是我们还未能接纳和喜欢它。
这个问题涉及到“改变”的概念,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动地接受改变,尤其是那些因为现实和环境而做出的改变,他们会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出选择,因此会产生抗拒。然而,这些人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可以将被动变为主动,即使已经被动地做出了改变,我们仍然可以主动地去审视和评判这些改变,并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喜好与厌恶。
下面这个女人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和老实人谈恋爱”时,就涉及到了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昨天和几位闺蜜聚餐时,她们对我说:“你变了,以前的你,那么讨厌老实人,现在怎么和老实人谈起了恋爱?”
她们的话没错,以前的我确实讨厌老实人,谈恋爱时会下意识地将老实人排除在择偶范围之外,觉得那样的恋爱毫无趣味,只愿意和花花公子交往。然而现在,我却和一位老实人陷入了爱河。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老实人忠诚,不会背叛我
或许我对老实人的定义有些苛刻,现在我钟爱的这位老实人,与我前男友截然不同,我在选择爱情时,是参照着我前男友的缺点去寻找的,希望能找到一个没有我前男友缺点的人。
例如在感情的忠诚度上,我前男友是一个对感情不忠的人,不止一次地背叛了我。尽管我原本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曾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他,但他却越来越肆无忌惮,完全不在乎我的感受。
他不在乎我的感受,那我何必在乎他的感受?我绝不想和别人共享同一个男友,即便他条件优越,有房有车,当我决定退婚时,我还是果断地做出了选择。这就是当婆婆问我“儿媳,我儿有房有车,你凭什么退婚”时,我回答“我不想和别人共享老公”的原因。
我前男友虽然腰缠万贯,但内心却缺乏上进心,整日沉溺于享乐,这种状态也让他缺乏责任心,无法让我体验到两人共同努力带来的幸福。他以为金钱可以让我忍受他的行为,但我深知,我无法接受他这样对我。
相比之下,我深爱的人是个有上进心的老实人,他听从我的建议,愿意为了我而努力拼搏。或许我天生就是劳碌命,但我却享受与这个老实人共同创造生活的过程,因为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这个老实人诚实守信,不会像我前男友那样事事约束我。如果他能够做到以上两点,我可以接受他对我的一些约束,心甘情愿地做他听话的小女人。但是我前男友既对我不住,又缺乏上进心,还限制我的自由,我为何还要和他共度余生呢?
我的闺蜜担忧地问我,“你当初和花花公子恋爱时,看不上老实人,现在和老实人在一起,又看不上花花公子,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再次看不上老实人吗?你可要慎重考虑啊!”
我当然考虑好了,我已经步入中年,我会对我做出的选择和决定负责。现在和老实人在一起,一切都是我渴望的,我为何要再次看不上老实人呢?
有人看了上面那个女人描述的爱情观后,或许会说花花公子中也有好男人,老实人中也有不老实的人。但是,当你考虑这些可能性时,你是否想过,如果把所有可能都考虑进去,我们还怎么做出选择呢?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的选项越少,就越容易做出选择。往往是面对众多选项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像昨天狗可可给我四个礼物让我选择一样,我说我都想要,结果却被她揍了一顿,只让我选一个。
有时候我们可以不必把问题想得那么复杂,不必分析得太透彻,只需记住:你认定的人,在你看来没有你讨厌的部分,这就足够了,别的就别想了,一想就会心乱。
尤其是感情的事,该确定的时候要确定。年轻时,我们可能在确定一段感情时会出现失误,会走弯路。但是,当你走过弯路后,经历过感情的挫折后,吃过亏后,你再去确定感情,只需在你吸取的教训上做排除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