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了!南方日报记者公然用“疯疯癫癫”“白chi”等词语评价全红婵

体育当下说 2024-08-16 09:10:59

奥运赛场上的辉煌,鲜花与掌声的簇拥,这些似乎都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现实:站在聚光灯下的运动员,常常在话筒前变得“失语”,他们真实的想法、独立的个性,在某些“专业”的镜头下,被扭曲、被消解,最终沦为单薄的符号。

“疯疯癫癫”、“不得体”、“像个白痴一样”……这些刺耳的字眼,并非出自某个网络喷子,而是来自一位资深媒体人,南方日报记者朱小龙,在一次直播连线中,他对奥运冠军全红婵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事件的起因,是全红婵在奥运村与德国运动员互动时,展示了自己获得的金牌。这个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被朱小龙解读为“疯疯癫癫”,认为其行为“不得体”。

更令人震惊的是,朱小龙在谈及全红婵学习英语一事时,竟然说出“作为一个人,不能不跳水了就像个白痴一样”这样的话语。

此番言论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纷纷指责朱小龙的傲慢与偏见,认为他对一位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缺乏基本的尊重。

“人家才17岁就已是奥运三金王了,你一个大男人在那不知道积点德”、“你这是瞧不起咱草根出身的冠军吗?用词刻薄,毫无尊重可言!”……网友的愤怒,不难理解。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批评,朱小龙的回应却显得苍白无力。他辩解称,自己的话被人“断章取义”,本意是夸奖全红婵“变得更好”。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平息众怒。网友们并不买账,认为他是在“狡辩”,甚至有人直接向南方日报举报,要求朱小龙道歉。

迫于压力,南方日报最终关闭了评论区,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然而,这起事件所暴露出的深层问题,却远未结束。

全红婵的“失语”,并非个例,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部分媒体人职业素养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以及对运动员缺乏应有的尊重。在他们眼中,运动员似乎只是获取流量的工具,而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朱小龙对全红婵的评价,之所以引发众怒,是因为他的言论中,充满了对运动员的轻视和傲慢。

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却被贴上“疯疯癫癫”、“不得体”的标签。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是对运动员尊严的践踏,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

“作为一个人,不能不跳水了就像个白痴一样”,这句话更是暴露出朱小龙扭曲的价值观。

在他看来,学习英语似乎比为国争光更加重要,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奥运冠军,就如同“白痴”一般。

这种将个人价值与英语水平挂钩的逻辑,不仅荒谬可笑,更是对无数普通劳动者的轻视和侮辱。

更令人担忧的是,朱小龙并非个例。在当今“流量为王”的时代,部分媒体人为了博眼球、抢热搜,不惜放弃职业操守,将镜头对准运动员的私生活,用各种刁钻古怪的问题,甚至是人身攻击,来消费他们的流量。

2022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全红婵再一次站上了最高领奖台。然而,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等待着她的,却不是祝贺和鼓励,而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拿捏’用英语怎么说?”

这句来自一位中国记者的提问,让现场气氛一度陷入尴尬。全红婵显然没有预料到会

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她的回答也十分直接: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位记者似乎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回答,他试图现场教全红婵说英语,却被后者礼貌地拒绝。这段 “采访” 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批评这位记者 “没事找事” 、“想蹭热度想疯了”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华少在采访奥运冠军潘展乐时,提出的问题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用一种动物形容自己,你是什么动物?”、

“你有什么愿望吗? 你可以跟我许愿”、“你是怎么保持身材的?”…… 这些毫无营养、 甚至有些“油腻” 的问题, 与潘展乐奥运冠军的身份格格不入, 也让这场采访更像是一场尴尬的“作秀”。

更有甚者, 还有记者在采访跳台选手时, 问道: “三米板你练吗?” 把姑娘问懵了: “我是跳台的! 台、 板能一样么?”

这些匪夷所思的提问, 暴露的不仅仅是部分媒体人专业素养的缺失, 更是他们对运动员缺乏基本的尊重。

在他们眼中, 运动员似乎只是完成流量KPI的工具人, 而非一个个有着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面对媒体的“围追堵截”, 一些运动员选择了沉默。 他们或是用简短的“嗯”、“啊” 来敷衍, 或是用公式化的套话来应对, 久而久之, 便在公众面前形成了“沉默寡言” 、“不善言辞” 的刻板印象。

然而, 这种沉默真的是他们所愿吗? “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学校进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 由此会带来文化学习的缺失, 对其文化水平我们应当理解包容!”

网友的这句话, 或许道出了部分运动员的心声。

他们中的很多人, 从小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中, 文化课的学习相对滞后, 面对镜头时的紧张和不自然, 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 部分媒体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他们用“疯疯癫癫” 、“不得体” 等字眼来形容运动员的真性情, 用“英语水平” 来衡量运动员的个人价值, 将“采访” 变成了“作秀” 、“审判” 和“消费” 。

这样的环境下, 运动员的“失语”, 更像是 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他们 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 以避免受到更多的伤害。

长此以往, 不仅会 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也会 让公众失去了解他们真实想法的机会。 当沉默成为一种习惯, 当“失语” 成为一种常态, 谁来守护他们的声音, 谁来为他们发声?

全红婵事件 所引发的思考, 远不止于个别媒体人的职业操守问题, 它更敲响了 重塑媒体生态 的警钟。

尊重, 是新闻报道的底线。 媒体人应该 将运动员视为平等的个体, 尊重他们的 人格尊严和 个人选择, 而不是 将他们 物化为 流量工具, 肆意消费和 评头论足。

专业, 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媒体人 应该 具备 扎实的专业素养和 敏锐的新闻嗅觉, 能够 提出 有深度、 有价值的问题, 而不是 用 肤浅、 猎奇的内容 来吸引眼球。

真实, 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媒体人应该 以 客观、 公正的态度 进行报道, 传递 真实、 全面的信息, 而不是 为了 追求流量 而 断章取义、 歪曲事实。

更重要的是, 媒体人应该 意识到, 体育的魅力, 不仅仅在于 竞技成绩, 更在于 运动员身上所展现出的 拼搏精神、 意志品质和 人格魅力。

只有 真正 走进运动员的内心世界, 才能 挖掘出 更加 鲜活、 感人的故事, 才能 让体育新闻 焕发出 更加 耀眼的光芒。

“我跳台的!” 在被问及是否练习三米板时, 全红婵 的 回答 简洁而有力。

这句 看似 “不经意” 的回应, 却透露出 她 对自身 事业的 热爱和 专注, 也 展现出 她 率真、 自信的 一面。

希望 在未来, 我们能 听到 更多 运动员的 真实声音, 看到 更多 有温度、 有深度的体育报道, 让“麦克风” 成为 传递 真实与尊重的桥梁, 让体育精神 真正 深入人心。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