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转让技术,俄罗斯就提高70%报废税?没有永远的朋友!

予锐谈巨大的 2024-09-27 19:02:38

“老铁们,家人们,最近俄罗斯又双叒叕搞事情了! 继152号法令、平行进口限制令之后,战斗民族这回直接放大招,把汽车报废税拉到了70-85%!

这操作,简直是明摆着要跟中国车企说‘拜拜’啊!” 如果你最近刷到过类似的标题,先别急着吃瓜,这瓜背后,水可深着呢!

要弄明白,咱们得先从2022年之前说起。 那时候,中国车企虽然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但在俄罗斯这块地盘上,却一直没掀起多大浪花,市场份额连10%都不到。

为啥? 还不是因为欧美车企盘踞多年,根深蒂固。 咱们中国品牌,在那会儿基本就属于“小透明”的角色。

然而,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整个局势瞬间反转。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一顿制裁,西方车企也纷纷撤离,俄罗斯汽车市场一下子成了“真空地带”。

这下,中国车企的机会来了! 嗅到商机的中国车企,反应那叫一个迅速。

长安、奇瑞、哈弗......各路国产“豪强”纷纷进军俄罗斯市场,填补空缺。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直接突破50万辆,市场占有率飙升至近50%!

这增长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这边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狂飙”,那边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可就有点“坐不住”了。

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本土车企原材料供应链断裂,生产陷入困境,产量和质量都直线下滑。

本来市场份额就被抢占,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中国车企的强势崛起,俄罗斯政府坐视不管? 那怎么可能!

第一招:加税!

2012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六次调整汽车报废税,最近一次更是直接拉到70-85%,而且还计划每年继续增加10-20%。

这操作,摆明了就是要提高中国汽车进口成本,给本土车企“续命”。

第二招:限制!

2024年4月,俄罗斯出台152号法令,堵死了中国车企通过中亚国家避税的“低税通道”。

紧接着,又对平行进口下手,十余个中国汽车品牌被排除在外。

这还不算完,2024年2月,俄罗斯又要求中国电动汽车必须获得OTTS车辆安全认证,门槛高得离谱。

第三招:喊话!

除了政策上的“敲打”,俄罗斯政府官员也开始公开喊话,希望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这话里的意思,明眼人都听得出来:想在俄罗斯市场长期发展,就得把技术、产能、利润都留在俄罗斯。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俄罗斯这一系列操作,看似“翻脸不认人”,但实际上,人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攻城略地”,固然给俄罗斯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选择,但也让俄罗斯本土车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俄罗斯政府出手干预,保护国内汽车产业,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俄罗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外国企业“蚕食”。

通过限制进口、扶持本土品牌,俄罗斯政府希望为本国汽车工业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最终实现“国产替代”。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俄乌战争持续时间长,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筹措军费、稳定经济,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开源节流”。 提高汽车报废税,正是“开源”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通过税收杠杆引导消费,鼓励购买俄罗斯国产汽车,可以减少外汇流出,缓解卢布贬值压力。

这对于深陷制裁泥潭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却相对薄弱。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俄罗斯政府一直希望能够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本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

而中国车企,恰好拥有俄罗斯所需要的技术和经验。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更是全球领先。

俄罗斯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希望能够借助中国的力量,实现“弯道超车”。 因此,俄罗斯政府才会一再喊话,希望中国车企在俄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这既可以为俄罗斯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就业机会,也可以帮助中国车企进一步拓展中亚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面对俄罗斯的“组合拳”,中国车企该何去何从?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政策调整,对中国车企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平行进口受限,传统燃油车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电动车认证门槛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才能进入俄罗斯市场。

如果选择在俄罗斯建厂,还需要面对投资环境、法律法规、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挑战。

虽然挑战重重,但俄罗斯市场依然充满着机遇。 俄罗斯市场需求依然巨大。 虽然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不景气,但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而中国车企在技术和经验方面领先,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车企需要冷静思考,积极应对。

* **加强沟通,争取共赢:** 中国车企应该加强与俄罗斯政府和企业的沟通,积极了解俄罗斯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争取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 **调整策略,拓展渠道:** 面对平行进口受限的现状,中国车企需要积极调整出口策略,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例如,加强与俄罗斯本土经销商的合作,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等。

* **加快创新,提升竞争力:** 中国车企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打造更符合俄罗斯市场需求的车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谨慎决策,稳步推进:** 对于在俄罗斯建厂的问题,中国车企需要谨慎决策,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中俄汽车市场的博弈,本质上是双方利益的博弈。 中国汽车厂商正瞄准俄罗斯市场,力求拓展业务,提高盈利。

俄罗斯政府想扶持国内汽车业,又想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目标一致,关键是找到让大家都受益的办法。

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汽车产业作为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更应该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避免陷入零和博弈的误区。

沟通协商,寻求利益平衡:** 中俄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妥善解决分歧,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

例如,在制定汽车进口政策时,可以考虑给予中国车企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投资建厂,实现技术转让和本地化生产。

遵守规则,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车企在进入俄罗斯市场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深化合作,共谋产业升级:** 中俄双方可以加强产业链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中俄汽车市场合作前景广阔,只要双方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就一定能够 overcome difficulties,取得更大的成就,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俄罗斯喊话中国车企:来我们这里造车吧 2024-09-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