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鲁”是贬义词,山东为什么不简称“齐”,原因很无奈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3-12-09 02:14:01

许多年来,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疑惑:号称“齐鲁大地”的山东省为什么不简称“齐”而是“鲁”。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山东简称“鲁”有着它的合理性,毕竟身为鲁国人的孔子老人家和儒家文化太出名了,从对中国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而言,“鲁文化”比“齐文化”的代表性要强得多,而这也是这个问题最常被提及的答案之一。

然而,倘若将目光放回到历史本身,就会发现它其实一点也不合理。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鲁”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好词汇。

自“鲁”字从甲骨文诞生以来,它最初指代的意思是“鱼入人口”,形容味道鲜美,或是特指味道鲜美的食物。与此同时,鲁还被引申出“美好吉祥”等意思,如甲骨卜辞中的“吉鲁”,指的就是“吉利”。

然而,这样的用法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后,鲁字很快就失去了食物或是味道的词义,却与“大”挂上了钩。古汉语学家发现,一些残存的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会出现“鲁碗”一词,其中“鲁”指的就是“大”,而“大”又常引申出“粗”、“钝”等意思。

例如,《论语》有云:“鲁,钝也。”《左传》中更是将鲁莽的人称为“鲁人”,即“鲁人以为敏”。

东汉末年经学家刘熙在其著作《释名》中写道:“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钝。”其中“钝”指的就是鲁莽。

此外,众所周知,历史上齐国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也比鲁国大得多,齐国的疆土与今山东省高度重合。在很长一段时期,山东被古人称为“齐地”。

另一方面,齐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智者文化”,讲求兼容、变通,与提倡循规蹈矩的“仁者文化”鲁文化存在差距。虽然从当今来看,山东人似乎更受鲁文化熏染,但这也得考虑到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中,统治者向来将儒教奉为圭臬,鲁文化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塑造方面有着绝对优势。

笔者身为山东人,却对齐文化更具认同,相信有不少朋友与笔者持有同样的看法。

总而言之,“鲁”字显然带着明显的贬义色彩,而中华文化追求美好,按理说当年山东省不会挑这么个词用作简称。那么,为什么山东最后还是简称“鲁”而非“齐”了呢?原因非常无奈。

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清末到民国初期,从资料看,当时电报作为一种新诞生的通讯方式逐渐在国内普及,但电报的价格非常昂贵,为节约成本,人们在电文中少一个字就能省一笔钱。因此,人们便用地支代替月份,用韵目代替日期。

举个例子:“寅江”指的就是3月3日,大汉奸汪精卫表明自己公开叛国投敌时发表的那封臭名昭著的《艳电》,其中“艳”指的是29日。

巧的是,“齐”字也位列韵目表中,指的是8日。如果用“齐”作为山东的简称,那么“齐电”就会引发歧义,让人分不清到底是8日的电报还是山东发来的电报,因此便退而求其次选用“鲁”字。

还有一个问题,难道就没有另外的、更中性一点的字代表山东吗?要知道在清朝到民国时期,山东一度被称为“东省”。虽然在当时,“东省”也时常代指“东北三省”,如鲁迅曾在书信中提到“东省沦陷”,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东省”指的就是山东。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韵目的第一位就是“东”。

因此,由于种种原因,“鲁”成了作为山东省简称的最佳选项。

当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容性强,“鲁”字虽本身是个贬义词,但作为山东省简称这么多年过来,它似乎慢慢变得中性化了。

说到这,笔者不由想起另一种情况:事实上,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政权是“汉”,也常被称为“季汉”,但古代史学家习惯性称之为“蜀汉”。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在强调刘备建立的“汉”只是个地方割据政权,而非汉朝正统,因此,“蜀汉”也被演绎出是一种蔑称的说法(注:只是一种观点,未经权威证实)。然而如今我们提及蜀汉,会想到这其中带有某种贬义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