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江苏一直保留了文脉火种的赓续,现代是全国的教育大省,并有“全国高考看江苏”之说。而能在教育大省的顶级高中保持前茅甚至第一,绝对是妥妥的真学霸,“别人家的孩子”!
笔者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上世纪90年代就读江苏某顶级高中,高一高二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每次大考,距离顶峰总有一步之遥,其中物理往往成为她“掉链子”的短板。直到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突然开窍,高三几乎每次月考都是班上第二,并且与第一的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终高考成功反超,以年级第一考入全国最高学府!
以小见大,虽然评价一个地方不能单纯看GDP,但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数据,无疑是一个地方的“成绩单”,它对于地方,就像成绩对于学生一样重要——这不仅是地方主官政绩的体现,更是对治下民众负责的重要表现。而近几年来,江苏的GDP正在稳步向巅峰迈进!
稳步迈进,直冲巅峰
三季度GDP,是每个省份的一次经济“大考”。和2023年相比,前十名排名并没有变化,依旧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可见GDP排名不仅是学校里尖子生之间的比试,更像是一场“华山论剑”——高手之间的座次早已排定!
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高手之间的对决,只在毫厘之间:从前三季度看,广东的GDP总量已经“无限逼近”十万亿,达99939.18亿元;紧随其后的江苏,则首次跨越9.5万亿,达97744.3亿元。
换言之,“亚军”江苏距离“冠军”广东,GDP总量只有不到3%的差距,如果换算到学生时代,就是“榜眼”高考数学不小心错了一道选择题,于是让出了“状元”的宝座!
但是第二名不但有问鼎冠军的决心,而且正在付诸行动:近年来,江苏和广东的GDP总量差距正逐步缩小。2023同期,两者差距2981.63亿元,今年缩小为2914.88亿元;在GDP增量上,江苏前三季度以4564.3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广东的增量为3777.55亿元。
如果从增速来看,江苏更是在大省中拔得头筹:据官方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增速同比增长5.7%。GDP增速在十大经济大省中位居第一!
除了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的“第一”还有很多:据大众日报等,江苏已经创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九年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均居全国第一……这么多“第一”,无愧于“苏大强”的底色!
从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江苏以稳健的步伐和亮眼的成绩,延续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为难得的是,江苏各地的发展之均衡,已经成为全国各省市的标兵!
厚积而薄发,江苏靠什么?
纵览江苏“十三太保”,苏大强的“强”,不但体现在广度,而且体现在速度,更体现全省相对均衡发展基础上,各地迸发出的鲜明特色,这种均衡与特色的奇妙碰撞,才是江苏经济的底气。
广度方面,苏州以近1.85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榜首;南京和无锡紧随其后,分别突破了1.3万亿和1.1万亿大关,这也是目前全省三个GDP总量破万亿的城市。南通以超9414亿元的GDP总量名列第四,距离“万亿俱乐部”一步之遥!
速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绝大部分地级市GDP增速都超过了5.7%的全省平均水平,体现了发展速度的相对均衡;其中,淮安以7%的增速脱颖而出,增速排名第一。宿迁以6.9%的增长紧随其后,南通则以6.3%的增速位列第三。
2024前三季度江苏各市GDP及增速
图片来源:江苏新闻
前不久,笔者代表财经头条,受江苏省委网信办“全国网络名人看江苏”的活动邀请,调研了江苏南京、淮安、无锡等城市,加上近大半年来对江苏多地市进行了走访,对江苏各地产业的“均衡发展,各有千秋”有着深刻的印象。
在笔者看来,江苏大地之所以能够做到百花齐放,首先得益于全省层面合理的顶层设计,同时也与各地的规划策略分不开——不是一哄而上,而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和创新产业“两开花”。
仅以笔者亲眼所见略举几例:无锡的优势在于工业基础好,从光伏到半导体,再到量子信息等,各种高科技产业比较全面;镇江优势在于航空配套产业;淮安则以光伏与特钢形成新兴产业等。而每一项产业,本质上都是“新质生产力”最直接的体现,产业的落地生根发芽,正是江苏“厚积薄发”的产业根基!
新质生产力之风,吹遍江苏大地
光伏,是未来绿色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国内的光伏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No.1,而天合光能,更是光伏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2022年9月,天合光能落户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淮安和天合共赢的开始。
如今,天合光能淮安基地项目占地约2469亩,已投资200亿元,囊括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其中,淮安天合光伏组件电池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时32天,创造了从正式签约到首片组件产品下线仅188天的“天合速度”。
据当地介绍,淮安基地规划产能为年产20GW组件、25GW电池、50GW单晶硅切片、12GW新一代电池片,全部建成投产后,淮安基地将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制造基地。
近年来,天合光能引进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设立“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伴随着高强度的研发,目前,天合光能210至尊N型大版型标准尺寸组件已经可以最高输出功率达740.6W,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今年10月10日,天合光能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中试研究院淮安分院揭牌,标志着地企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研究院淮安分院揭牌
图片来源:淮安经开区发布
新质生产力,固然与光伏这样的高科技天然相关,那是不是意味着,传统产业就难以搭上“新质生产力”快车了呢?No!具有66年历史的南钢,用现实告诉我们,传统产业,只要成功转型,同样可以分享红利!
在南钢智慧运营中心,笔者通过参观宛如科幻电影般“数字孪生工厂”虚拟全景展示,了解钢铁工业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目睹了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叉——壮观的画面不但令人震撼,而且让人折服!
据相关资料,投资40亿元的南钢智慧运营中心,是钢铁行业首个集“智造、经营、生态”集群式一体化的中心,行业首批“湖仓一体”数据技术应用实践平台,也是行业最大的5G无人机空域覆盖智造应用中心,打造千万吨级钢企全流程数字制造体系,探索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无人区,形成了南钢的“工业大脑”。
在这个“大脑”里,融合百万级数据信息,实现毫秒级同步,包含数十套支撑系统,上千条业务规则,上百个管控模型,通过数据治理,形成南钢的数据资产。相信未来,这些资产将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现在南钢的报表中,让世人了解数字经济的威力!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
图片来源:南钢官微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而在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资源方面,无锡以自己的行动作出了表率——和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合作,共同发起对未知世界的进军!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于2021年12月份在无锡市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全面合作的框架下正式成立,研究院由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蠡园经济开发区三方共同参与建设,聘请著名科学家,上海交大金贤敏教授为研究院院长,团队来自海内外各大著名高校,真正实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这么多英才聚在一起,目标当然非常远大:研究院紧抓光子芯片和量子科技带来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致力于突破长期“卡脖子”的芯片技术,在后摩尔时代新机遇中争取弯道超车的机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光子芯片创新研发和制备加工中心。
除了“外来的和尚”,作为科教省的江苏,本身就拥有众多的知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和众多高新园区,能够为科技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扎实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例如,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数字医疗领域“独角兽”企业世和基因,就与省内多所高校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累计发表SCI学术论文70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4500分。
尾声
如今的江苏,在网络上被称为“苏大强”。而强大的背后,既有多年高速稳健发展带来的深厚根基,更有及时转型,抓住新质生产力风口的飞速成长。相信未来的江苏,将会继续聚焦高端产业,打开赋能产业新空间,当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