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领袖忧国忧民,李梦阳《夏城坐雨》

凝萨 2024-07-27 07:20:31

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

往事空馀元昊骨,壮心思上李陵台。朝庭遣使吾何补,白面渐非济世才。

李梦阳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前七子”领袖。前七子是明代七位文学家,他们组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七位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人品高洁,对朝政腐败敢于大胆发声。他们反对官样文章,坚决抵制台阁体诗文。李梦阳出身贫苦,入仕为官后清正廉洁。他在弘治年间弹劾张鹤令,被押入大牢。张鹤令是当朝国舅,无恶不作,朝中官员敢怒而不敢言。弘治皇帝只有一个老婆就是张皇后,张鹤令是张皇后的亲弟弟。

弘治皇帝想要包庇张鹤令,又不想让张家谋害这位直言进谏的臣子,于是罚了李梦阳的俸禄放他出狱。到了正德年间,李梦阳联合几位大臣弹劾太监刘瑾。刘瑾大权在握想要处死李梦阳,由于刘瑾谋反案爆发,李梦阳幸免遇害。只不过他在狱中遭受酷刑,出狱后不久就病逝了。

诗中提到夏城是指当年夏国都城统万城,坐雨是指通过描绘雨景抒发感慨。弘治年间,鞑靼人多次进犯,统万城作为军事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遗憾的是,当李梦阳来到统万城发现这里竟然满目荒凉。他听着雨声,深感壮志难酬,于是写下了这首边塞诗。

位于黄河以北的统万城孤立无援,城下野草肆意生长。如果不了解这座城的历史,就会以为这里已经被大明放弃。统万城风雨交加,边境驻军不足让人感到忧虑。如果鞑靼人继续攻打统万城,势必影响北方的安定。

为了阻止鞑靼人入侵,大明将士死守边境,已经有很多人牺牲于此。为了防止敌人秋冬季节再次进犯,戍边明军在十月份放火烧毁统万城周围的野草。鞑靼人是骑兵作战,马要吃草人要补给。十月烧荒真的能够阻止敌人的马蹄吗?负责烧荒的将士还没有回来,难道有什么突发情况吗?李梦阳开始为明军将士的安危担忧,还能想到什么计策阻止敌人入侵。

遥想当年,北宋和西夏之间多次爆发战争,而今统万城只剩下了李元昊的遗骨。坚持下去就有希望战胜敌人。李梦阳又想到了西汉名将李陵,这位毁誉参半的投降将领。李陵投降匈奴,他肯定有很多委屈吧。站在李陵墓旁,李梦阳说出了他的观点,李陵错在没有坚持,哪怕遭人陷害也不能投降啊。当下朝廷派遣一个文官到统万城,有什么用呢?应该派遣戍边大将前来,李梦阳只是一介书生,在军事上的才能实在有限。

李梦阳自省,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明朝面对哪些忧患。他有一腔热血,需要在适合他的地方报效朝廷。知人善任才能物尽其用,让一个文官戍边,大明的江山岌岌可危啊。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