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超加工食品已然恶名远播。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成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超加工食品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等。不过有研究人员注意到,很少有随访时间超过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全因死亡率或特定原因死亡率(尤其是癌症死亡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近日,由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宋明洋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一项随访时间超过3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1]。他们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越高,全因死亡率就越高,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除外;而且不同的超加工食品与死亡率的关系还不同,肉类/禽类/海鲜类即食产品与死亡率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风险增加6%-43%)。
▲ 论文首页截图
我们之前报道过很多超加工食品的研究。
例如,2019年法国的一项中位随访时间为7.1年的队列研究发现,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增加10%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14%有关[2]。
2021年,美国研究人员在分析弗雷明汉后代研究的18年随访数据之后发现,每天每多吃一份超加工食品,就与猝死、心梗、卒中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7%和9%有关[3]。
去年,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基于10775名公务员约8年的随访数据发现:与超加工食品摄入百分比处于第一四分位数的人相比,摄入更高组的整体认知衰退速度显著增加28%,而执行功能的衰退速度显著增加25%[4]。
就在今年3月初,BMJ还发了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团队的一项超大规模荟萃分析,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与32种健康问题风险增加存在关联,其中包括全因死亡、癌症、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代谢疾病和精神障碍健康问题[4]。
正如你在上述研究中见到的那样,随访时间超过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非常少、甚至是没有。宋明洋团队认为,来自长时间随访队列的高质量证据,才能为膳食和食品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宋明洋团队采用了美国的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始于1976年的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始于1986年的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最终按照入排标准,纳入了来自NHS的74563名女性和来自HPFS的39501名男性。
在长达34年的中位随访时间里,被纳入研究的受试者有48193人死亡(女性30188名,男性18005名),其中13557人死于癌症,11416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926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6343人死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的来看,在仅仅调整年龄、性别和总热量之后(模型1),可以发现超加工食品与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不过,在调整种族、婚姻状况、运动、BMI、吸烟状况、饮酒量,以及糖尿病、心梗和癌症的家族史等十余个风险因素之后(模型2),就会发现超加工食品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大大减弱。
▲ 不同模型下的风险分析
在用多因素调整的模型分析数据之后,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四分位(中位数为3份/天)的受试者相比,摄入量最高四分位(中位数为 7.4 份/天)受试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升高4%。
值得注意的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竟然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在排除掉这两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之后,超加工食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加强了,风险增加了9%。从上图还可以看出,超加工食品与呼吸系统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死亡也没有相关性。
在将超加工食品分成9组之后,宋明洋团队发现肉类/禽类/海鲜类即食产品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性最强,风险增加13%。在细分不同疾病死因之后,还可以发现肉类/禽类/海鲜类即食产品与癌症死亡风险增加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5%、呼吸系统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3%,以及与其他死亡(除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7%相关。
▲ 不同超加工食品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此外,含糖饮料也与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在区分糖和人工糖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含糖饮料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比人工糖饮料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研究中,宋明洋团队还探索了一个之前的研究没有研究过的问题:食品加工水平和营养质量是否以及如何共同影响健康。因此,在这个研究中他们引入了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AHEI)评分,并将AHEI评分与超加工饮食摄入量联合分析,结果发现,饮食质量可能才是影响长期健康的主要因素,而食品加工带来的额外影响可能是有限的。
▲ 联合分析结果
总的来说,宋明洋团队对长达34年随访数据的分析,再次证实了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不过他们也发现超加工食品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无关,而且相较于食品加工而言,饮食营养的均衡可能是更关键的影响因素。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应该少吃超加工食品,如果一定要吃的话,也要注意搭配,均衡营养。
参考文献:
[1].Fang Z, Rossato SL, Hang D, et al.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24;385:e078476. Published 2024 May 8. doi:10.1136/bmj-2023-078476
[2].Schnabel L, Kesse-Guyot E, Allès 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Mortality Among Middle-aged Adults in France. JAMA Intern Med. 2019;179(4):490-49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8.7289
[3].Juul F, Vaidean G, Lin Y, Deierlein AL, Parekh N.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21;77(12):1520-1531. doi:10.1016/j.jacc.2021.01.047
[4].Gomes Gonçalves N, Vidal Ferreira N, Khandpur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Cognitive Decline. JAMA Neurol. 2023;80(2):142-150. doi:10.1001/jamaneurol.2022.4397
[5].Lane MM, Gamage E, Du S, 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 exposure and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umbrell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meta-analyses. BMJ. 2024;384:e077310. Published 2024 Feb 28. doi:10.1136/bmj-2023-077310
本文作者丨BioT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