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4年的门槛,国内经济依旧保持着稳健而快速的增长步伐,宛如一艘巨轮在波涛汹涌中破浪前行。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老百姓的消费热情似乎并未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升温,反而在悄然间陷入了低迷。
当下的社会经济画卷,是一幅鲜明的对比图,一方面,银行里堆积如山的存款数字如同冬日里的皑皑白雪,不断累积,显得格外刺眼。据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仅2024年前七个月,新增居民存款便已高达8.94万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是他们选择将钱袋子紧紧攥在手中,而非放手一搏于消费市场的写照。
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却如同被寒风侵袭的花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曾经热销的房子、车子、奢侈品乃至小家电等中高端商品,如今都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消费者们似乎一夜之间变得吝啬起来,即便是面对心仪已久的商品,也往往只是驻足观望,迟迟不愿出手。这种消费需求的持续萎缩,不仅让商家们倍感压力,也让整个经济体系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为了唤醒沉睡的消费市场,自2023年起,国内银行便踏上了降息之旅,试图通过降低存款利息,来引导居民将资金从银行取出,转而投入消费领域。然而,这一举措却并未如预期般奏效,尽管存款利率已多次下调,但居民的储蓄热情依然不减,存款总额持续攀升,更有甚者,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更为激进的建议:将存款利率降至零,以期彻底打破居民的储蓄惯性。然而,这样的建议虽引人瞩目,却也不免让人心生疑虑:即便存款利率真的归零,就能让消费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吗?
实际上,面对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在我们看来,至少有三大“毒瘤”,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消费者的信心与购买力,如果不把这三大“毒瘤”彻底连根拔起,居民消费很难恢复。那么,这三大“毒瘤”到底是什么呢?
01 高房价:消费力的无形枷锁
高房价问题,作为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其对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不容小觑。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使得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成为悬在消费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目前,我国二三线城市房价与收入比高达20-25倍,一线城市更是突破40倍大关,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普通家庭购房的艰难程度。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购房几乎等同于倾其所有,甚至需要背负长达几十年的沉重债务。这种“一套房压垮一家人”的现象,严重挤压了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空间,如教育、医疗、娱乐等,导致整体消费结构失衡。
之前有数据统计,我国许多家庭每月支付的房贷,就占到家庭总收入的近一半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在支付了房贷之后,剩余的可支配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难以支撑更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这种“房奴”现象不仅削弱了家庭的消费能力,也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活力,导致内需不足,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
实际上,高房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深刻影响着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在房价高企的社会环境中,购房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加剧了社会焦虑与攀比心理。年轻人因无法承担购房压力而感到挫败与迷茫,中老年人为子女购房而节衣缩食,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这种心理压力进一步限制了消费欲望的释放,形成了恶性循环。
02 电商对消费的影响令人担忧
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便利,但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却呈现出复杂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电商打破了传统零售的地域限制,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也不容忽视。
先来说说电商的崛起对实体店造成了巨大冲击,大量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得不裁员或关闭门店。这不仅减少了就业岗位,加剧了社会就业压力,也削弱了实体经济对消费市场的支撑作用。当实体店成为消费市场的“弃子”,消费者失去了亲身体验与即时服务的乐趣,消费体验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消费意愿。
电商平台的便捷性与丰富的商品选择,还让许多人陷入了“购物成瘾”的境地。在虚拟的购物世界中,消费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导致过度消费与债务累积。一些人为了维持消费水平,不得不向金融平台借贷,最终陷入债务泥潭无法自拔。这种消费观念的扭曲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财务健康,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虽然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商品质量问题却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忧。由于监管难度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假冒伪劣商品在网络上泛滥成灾。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质量风险与信任危机,一旦遭遇质量问题或欺诈行为,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减少了在线消费的积极性。
03 社会贫富差距:消费分化的深层根源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制约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首要因素。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在无形中抑制了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欲望,形成了消费市场的“断层”。
当前我国社会财富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少数富裕阶层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大多数民众则面临着财富相对匮乏的困境,这种财富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消费能力的两极分化。
富裕阶层由于基本生活需求已得到充分满足,其消费增长的空间相对有限;而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虽然对提升生活品质有着迫切需求,却往往因囊中羞涩而难以付诸实践。正如曹德旺先生所言,我国虽有14亿人口之众,但真正具备强劲消费能力的却仅有2亿人左右,这无疑是对当前消费现状的一种深刻揭示。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失业、疾病、养老、子女教育等潜在风险,中低收入群体不得不将有限的收入,更多地用于预防性储蓄,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经济压力。这种被迫的储蓄行为,无疑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消费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消费意愿,也往往因资金不足而难以成行。因此,要激发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潜力,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降低预防性储蓄的动机。
04 解决之道:双管齐下,重塑消费生态
面对高房价和电商发展的双重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重塑消费生态、激发消费潜力。
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实际上,一切消费都离不开钱,那么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显得很重要。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还应注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让更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调控房价,减轻负担
各地应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通过增加住房供应、降低购房成本、打击投机炒房等行为来稳定房价水平,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应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住房选择。
三、规范电商,提升品质
针对电商市场存在的问题,各地应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电商经营行为。同时,鼓励电商平台加强自律管理,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此外,还应加强对电商领域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四、培育新型消费模式
在应对高房价和电商挑战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来激发消费潜力。比如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鼓励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等。这些新型消费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背后隐藏着以上三大“毒瘤”。要破解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难题,就必须多双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来重塑消费生态激发消费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消费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定要来 优化收入结构 。有钱没有贷款的老板一定给打工者缴纳社保医保,减轻国家负担 提高打工者未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