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美国时间凌晨,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李政道的一生,是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一生。他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并与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与杨振宁晚年选择回国定居不同,李政道则选择了在美国度过余生,至今未恢复中国国籍。尽管如此,他与中国的学术联系从未中断,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关心贯穿始终。
在谈到李政道时,很多人不禁联想到杨振宁。两位科学巨匠虽然在学术上合作无间,但在人生选择上却走了不同的道路。两人虽未能在晚年和解,但在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后,李政道多次回国访问,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4年,李政道再次回国,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周总理进行了会面。那一天,5月24日,周恩来已经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健康状况堪忧,距离他正式住院治疗的日子已近。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依然带着微笑接待了李政道及其夫人秦惠箬。那一瞬间被定格在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中,成为历史的见证。
照片中,周总理、李政道和秦惠箬神情轻松愉悦,似乎在进行着愉快的交谈。值得注意的是,李政道坐在主宾的位置上,翘着二郎腿,这种放松的姿态反映出两人谈话的轻松氛围,也显示出李政道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周总理的坐姿也颇为自然,这表明双方在进行一次无拘无束的交流。此时的李政道,心系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特别关注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
在北京的会见前,李政道还访问了复旦大学。尽管复旦大学在国内享有盛名,但他发现基础科学的训练明显缩短,科研人才的断档尤为严重,这让他感到担忧。出于这种关切,他写下了《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一文,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建议国家采取措施选拔和培养基础科学人才。李政道从舞蹈学院的招生模式中获得灵感,提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13岁左右的少年,给予他们专门的科学训练,以期在未来培养出一批顶尖的科学研究人才。
在建议书中,李政道写道:“中国要富强,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培养人才是关键。我们需要一支精干的基础科学队伍,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就不可能有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他提议国家效仿培养芭蕾舞人才的做法,从少年中选拔有潜力的青年科学人才,并由优秀教师对其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使他们在20多岁时达到科研效率的顶峰。
随后,李政道将这份建议书提交给了周总理。建议书很快被送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案头,得到了他们的高度重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那张两人愉快交谈的照片。仅仅四天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李政道,并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据李政道回忆,毛主席笑着对他说:“你的关于培养科学人才的建议,我是赞成的。”这次会面给李政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这一经历,表达了对毛主席和中国科学事业的深切关心。
在随后的几年里,李政道多次回国访问,特别是1979年、1983年和1984年,他连续三次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他在与学生和老师的讨论中,反复强调物理学中观念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用最简单的方法和工具来理解复杂的科学问题。这种教学理念对中国的物理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学术交流,李政道还积极倡导成立了多个科学研究中心,如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等。这些中心的成立,为中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