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豪横的牛车,牵引出北魏贵族的慢生活

牛奶文化 2024-04-15 17:08:38

北魏,一个崛起于公元四世纪末的北方强大王朝,它的历史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与战马的嘶鸣。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北魏将士们驰骋疆场,英勇善战的雄姿早已被史册所记载。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盛乐建立北魏,十二年后(398年),他将都城从盛乐(和林格尔)迁至平城(大同)。从此,开创了平城作为北魏都城长达97年的辉煌时代。

而平城地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自然也就成为了民族融合最核心的区域。

而这种民族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表现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甚至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陶牛车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件陈列于“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中的陶牛车,来和您聊聊民族融合下的北魏慢生活。

2000年4月,在大同雁北师范学院改扩建的工地上,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发掘出一批北魏时期的墓葬。

其中,葬于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的宋绍祖墓最为引人注目。究其原因,宋绍祖墓是唯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北魏墓葬。

宋绍祖石椁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山西博物院

尤其是墓中出土的青石椁,更是被称为石椁界中的孤品。因为,这个“殿宇”式的石椁,不仅采用了从唐代就已经绝迹的椁顶歇山顶式的结构造型(按照隋唐时期的丧葬礼制,仿歇山顶的墓椁,仅为皇室成员所用),而且还出现了“一斗三升人字拱”结构。

这种直线人字拱的设计是同类斗拱建筑最早的实物标本,可以说,它的出现是研究北魏建筑风格的一件珍贵实物。

宋绍祖墓俑阵沙盘 大同博物馆藏

宋绍祖墓葬出土文物有153件,其中骑士俑、步兵俑、侍从俑、伎乐俑尤为突出,这些陶俑色彩鲜艳,表情丰富,给人在视觉上造成极大冲击。由此,也反映出当时北魏贵族出游时的气派与奢靡。

鸡冠帽武士俑 北魏 宋绍祖墓出土 大同博物馆藏

在这个庞大的出游队伍中,有一队穿轻便军服,头戴鸡冠帽的轻装骑兵,他们正小心谨慎的护卫着象征墓主人出行乘坐的陶制牛车。

宋绍祖墓出土陶车

在宋绍祖墓中一共出土了6辆陶车,它们分别是:无顶轺车两组、卷棚车和鳖甲车各一辆。

《北魏贵胄出行图》局部 大同博物馆

这些陶车按照前导为先驱、传乘随其后、副车为陪乘、主车居中心的顺序依次排列。这组陶车不仅组成一套完整的车與系列,而且也反映了不同车种的作用和地位。

陶牛车 北魏太和元年 大同市宋绍祖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辆陶牛车,属于鳖甲车一类。因其车盖隆起形似鳖甲,因此得名鳖甲车。根据该车出土摆放的位置,有专家认为这辆车应是墓主人所乘之车。

宋绍祖墓出土的“牛拉鳖甲车”属于通幰(xiǎn,车上的帷幔)车。所谓通幰车,就是在车顶覆盖帷幔的牛车,这类牛车大多装饰精美,以漆画轮毂,用帷幔遮挡四周。

鞍马牛车图 徐显秀墓室壁画 北齐

例如,徐显秀墓室中的《鞍马牛车图》中的牛车就更贴近于通幰车。巨大的篷幔将车厢与驾牛笼罩在其阴影之下,使人和动物都免受暴晒之苦。

陶牛车 北魏 宋绍祖墓出土 大同博物馆藏

当然,能拥有此等装饰的牛车也只有宗室诸王和位列三公者才配享用。这倒也符合宋绍祖敦煌公的身份。

可惜的是,这辆宋绍祖陶牛车,孔洞依存,只是用来支撑帷幔的木杆和丝织物均已消失殆尽。

宋绍祖墓志砖 北魏 太和元年(477年)山西博物院藏

那么,身份了得的宋绍祖为何要用牛车作为自己的豪华座驾呢?

原来,在先秦之前,牛车通常只是一般贫穷百姓载重代步的低级车。而到了汉代,由于战争频发,马的用途不断增加,而马的数量却大大减少。由此,牛作为拉车工具,在两汉之际“异军突起”,正式取代了“宝马”的职能。

东晋•陶牛车及俑群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在魏晋时期,牛车的实用价值开始减弱,它不再是普通百姓运输货物的工具,而是成为皇家贵族出行的时尚座驾。根据《晋书·舆服志》记载,皇帝出行的车驾、仪仗均以牛车为主。

既然牛车都受到皇帝的认可,那么有样学样的皇胄贵族们,就开始装饰和改装他们心目中的“牛”车。

于是,一辆辆豪华的卷棚牛车就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不少的卷棚牛车还陈设有名贵的家具,装配之齐全堪比现代的房车。

牛车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

另外,在魏晋时期还流行“清谈”,讲究“玄学”,于是在贵族间就出现了寄情于山水,特立独行的出游风尚。

所以,驾着行驶缓慢的牛车,打开华丽的帷幔,行至山间,放眼山野,与朋友谈经说道,一派惬意,自然喜不自胜。

因此,比起高头大马行驶速度快,且不稳当,而且还要遭受尘土飞扬带来的土眉混眼,还是牛车更受贵族的欢迎。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相对稳定,士族子弟们生活安稳且优渥,他们不必担心上阵厮杀,更不必担心自己的爵位俸禄被褫夺。

于是,快节奏的“马上”生活,被南朝人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给他们更多安全感,恬然自得的“牛车”慢节奏。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南壁壁画

而在北朝,拓跋鲜卑族的朝堂上多了许多汉族官员,在他们的引领下,北魏的高级贵族开始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牛车所代表的车舆礼制也在其中。

在《魏书·礼志》中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座驾是“大楼辇,驾牛十二”。大家想想,十二头壮牛牵引着装饰奢华殿宇般的车舆,前面是胡人驾驶员,后面是随行的侍女、伎乐,周围是英姿飒爽的护卫队,这豪华的阵仗,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横。

牛车出行图 水泉梁壁画墓 北齐

所以,在北朝的墓葬和壁画中,牛车作为墓主人的坐乘,常被安置在一大群骑马的护卫之中,从而显示出墓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

总之,宋绍祖墓中出土的陶牛车,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审美观念,又展现了贵族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我们下周一再见。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