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两解元","三科两解元",海南科举史上出了14位解元!
北宋崇宁年间,海南学子姜唐佐北上广州参加乡试中举人,这也是海南科举史上第一位举人,意义非凡,开创了海南一代科举文风。自北宋至清末科举终结,800年间,海南产生了951名举人,对于弹丸之地的海隅之岛来说,已璨若星辰。
乡试为科举生员(秀才),参加的省级考试,由秀才考举人,每三年考一次,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定安定城为王弘诲立的解元坊
中解元者,廖若晨星,难度之大,受人瞩目。翻阅海南地方志书,900多个举人中,有据可查的“解元”有14人;按年代分别是:宋代符确、郑真辅、冯天赐、单亦孔、陈庚;元代唐次道;明代曾兰、丘濬、唐濂泊、张世衡、王弘诲;清代何蕴跃、陈圣玙、曾对颜。按区域分布在4个市县,琼山9人,儋州3人,定安1人,万宁1人。14举人后高中进士者5人:符确、郑真辅、丘濬、张世衡、王弘诲。其中琼山攀丹村唐氏家族出了两解元:唐次道、唐濂泊;清儋州出了师徒两解元:何蕴跃、陈圣玙;万宁出了12岁的天才少年解元陈庚;这些美誉佳话,世代相传,千古颂扬。
细味品读,海南科举历史14位文化精英是何等光芒闪耀。
符确纪念馆
符确,儋州三都镇南源村人,年少沉静好学,长大博通经史,学识超群,为东坡先生高足。苏东坡遇赦离岛8年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发镇州解元;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琼籍解元。次年,宋大观三年(1109年),赴京殿试中进士。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一说琼山陈孚为海南第一进士)。官至承议郎,历任广东韶州、化州知州。
符确之后,《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冯矢锡,琼山麻钗人,解元。卓亦孔,琼山麻钗人,解元,官至承信郎。陈庚,万宁北坡镇人,人称神童,生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至1077年),年少才高,聪颖过人,12岁时以贡生之名赴广州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一名;可惜天妒英才,乘船回归时,遇难于海上。
南宋进士郑真辅浮雕
郑真辅(生卒不详)琼山宅念人,参加乡试中解元。南宋咸淳煦七年(1271年)中进士,是榜中最年轻者,被选为“探花使”之一,代表本科进士游园采花,名震一时。宋时乡人为郑真辅立“解元坊”为纪念。
元朝,近百年的朝代里,海南出了三位举人,其中琼山人唐次道考中解元;唐次道,琼山尉叔建子,广西行省试解元,授迪功郎。
明朝是海南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峰,才俊辈出。曾兰,宣德四年(1929年)乡试中解元。原籍福建汀州人,父亲任职琼州府教授,随父定居海南琼山;官府为其在府学西立“解元坊”。
丘濬故居
丘濬,海口琼山金花村人,生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统九年(1444年),时年23岁的丘濬参加乡试中第一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中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明朝阁臣,正一品。
海口攀丹村唐氏大宗祠上悬挂着“秀士无双”牌匾
唐濂伯,琼山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中解元,被赞为“岭南秀士无双”。官府为其立“解元坊”。张世衡,琼山府城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正德三年(1508年)中进士,官府在府城先为其立“解元坊”,后在府城东街立进士坊。
定安龙梅村王弘诲故里立的解元坊
王弘诲,定安县龙梅村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20岁时乡试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定安县中街,于家乡龙梅村立有“解元坊”。王弘诲为丘濬后名气与地位最高的解元,明一代海南骄子之一。
状元金甡题写解元牌匾
清朝,儋州松林人,何蕴跃于乾隆九年(1744年)乡试中解元。为清代海南第一位解元。时任主考官的状元金甡爱惜其才华,亲手题写“解元”牌匾相赠。陈圣玙,儋州东成人,何蕴跃高足,乾隆十八年(1753年)乡试考中举人第一名,师徒相继中“解元”,一时成为佳话。
曾对颜解元第
曾对颜(1859-1914),海口琼山桂林洋人,清末最后一位琼籍解元,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乡试中广东举人第一名,一举轰动,引起省内众人猜忌,认为海南偏远地区,文化落后,怀疑主考官作弊;为平复众考生疑惑,主考官公开了曾对颜考试文章,文笔法精妙,字体流畅,阅者心服。后赴京城参加考试未中进士,无心仕途,回归家乡从事教育事业。曾对颜故居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解元第”,位于海口江东新区迈德村,目前被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见识有限,仅能列举宋元明清四朝14位海南籍“解元”,其中有出入者,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