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监督员为何点赞这家法院?

京法网事 2024-10-21 14:27:48

“柔性的无障碍设施让我感受到平等、便捷、受尊重。”

低位服务台、无障碍法庭、无障碍调解室......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残联无障碍监督员走进北京海淀法院,体验北京法院无障碍设施和诉讼服务情况。北京广播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全程跟踪报道。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在无障碍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一年多以来,相关法律条款如何从文本变为现实,融入日常生活?在司法场景中,残疾人能收获哪些关怀和便利?请跟随无障碍监督员一起“一探究竟”!

全力优化诉讼体验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人民法院无障碍诉讼服务水平,海淀法院深入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并结合院内情况制定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无障碍诉讼环境建设办法》,办法将无障碍诉讼环境建设分为无障碍硬件设施建设及无障碍信息建设两大部分,以此指导思路为延伸,由诉讼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落实。

海淀法院对残障人士的引导方式采用“全覆盖衔接”+“自助式使用”相结合:无障碍诉讼服务体验从安检开始,无论是轮椅使用者,还是听障人群,均可通过海淀法院设置的无障碍通道前往安检口;当事人通过安检后,安检人员会直接引导至导诉台,经过导诉人员的指引或陪同,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需求选择前往低位服务台或者绿色立案通道办理不同类型的业务。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海淀法院提供了现场借用轮椅及辅助器具服务;对于听力不便的当事人,导诉台配备了手写板和简易的助听器,当事人也可通过导诉人员的语音转文字软件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

充分保障诉讼权益

除了立案及查询阶段的无障碍关怀,海淀法院在诉讼阶段更加注重无障碍诉讼体验。

体验中,无障碍体验员循着清晰的无障碍指引标识,来到了位于一层的“无障碍法庭”。法庭设置在一层,目的是为了残疾朋友不需要爬楼即可到达。为方便轮椅的进出,更宽大的法庭门,具备容膝空间并专门放置了轮椅坐席桌牌的法庭桌椅,以及墙体安装的高度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的扶手,无一不体现了对肢残、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体的关怀。

在开庭过程中,无障碍法庭屏幕还可同步展示对话内容,方便听障人群参与庭审互动;针对需要手语翻译的当事人,海淀法院也建立了自己的专家库,当事人可在庭审前向法官提出需求,海淀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集约化委托、联络手语翻译人员,为残疾群众提供庭审翻译。

优化纠纷化解机制

早在2023年7月,海淀法院即与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开展了深度的合作共建,于部分重点地区的社区温馨家园挂牌法官工作站。

随着合作的深化,区残联从专业角度对法院无障碍设施建设、改进提供了持续性建议和支持,而海淀法院也派出“人和海淀”普法宣讲团,响应社区温馨家园残疾人的法律需求,由专业的普法团队,为群众开展面对面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收集残疾群众日常的法律困惑,以更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来参与到纠纷源头化解的工作中去。截至2024年10月,海淀法院已开展涉残普法十余场,服务街道涉残工作者、残疾群众及未成年人千余名。

供稿:海淀法院

编辑:姜欣雨  汪希

审核:张忠涛

视频来源:法治进行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