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大战华尔街:游戏驿站的背后和启示(二)

围炉话今朝 2024-10-22 09:46:41

金融危机后的社会情绪:散户的愤怒与渴望

第二部分谈到事情的背景,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后的社会情绪。那场危机导致数百万美国家庭破产,生活变得艰辛。

这些中低收入者对生活的改变抱有强烈愿望,同时也对金融资本持怀疑态度。书中通过几个人物的故事,揭示了他们对改变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金融资本的不屑。

确实还有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道德争议。

当时,美国政府给许多大的投资银行提供了救助,直接注入资金。但这些投资银行的高管们仍然保留了年薪几千万美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政府和纳税人救助这些投资机构,而这些机构的高管却依然拿着高薪?

实际上,人们对于这种现象或者说这种道德争议有很多讨论。对于散户或普通人来说,他们对这些大资本内心存有蔑视或愤怒的情绪,这在一些中低收入者当中尤为普遍。正是这种情绪,促使他们在面对大的资本时能够团结起来进行抗争。这背后有其社会背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游戏驿站这家公司成了一个矛盾爆发的典型。当时,这只被低估的股票就成为了双方对战的焦点。我认为,这背后有社会动机和社会背景的推动,加上各种因素,导致了这场人们看到的散户与机构之间的大战。

散户与机构的对决:从价值投资到情绪驱动

事情发展得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是游戏驿站呢?其实,这既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说到偶然,游戏驿站幸运地被选中,但实际上,某只股票被选中是必然的,因为总归会有这样一个交战的点。散户认为低估的公司很多,机构做空的公司也很多,恰好游戏驿站被选中,这是一种偶然。但从必然的角度看,这注定会有这样一家公司会成为焦点,只是刚好是游戏驿站。

在我阅读这本书时,也有类似的感觉。书中没有详细描述最开始的男主是如何得出结论认为这家公司被低估的,只是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男主认为这家公司被低估是因为他年轻时经常使用游戏驿站的产品,对公司有一定了解和跟踪。他还写了分析报告,通过金融背景进行判断。

不可否认,他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发现游戏驿站确实被低估。但是,股票飞涨超过合理区间之后,可能就不再是理性的市场行为,更多的是散户聚集带来的群体效应,使股价超过了经济规律应有的水平。

我认为,一开始确实是发现了内在价值与价格的安全边际,但后来的情况变成了很多投资者买这个股票不仅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对抗华尔街精英。这种情绪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有点像一种革命情怀,人们通过这件事希望能教训华尔街。这与国内散户的投资理念有所不同,国内散户更多还是看重公司的边际变化或技术走向,而美国的散户有时却带着一种朴素的革命理想。

这也反映出了中美两国散户在投资理念和心态上的差异。我还发现,事情之所以会有这种发展,还有一个因素是,有一些产业股东和大人物如马斯克的站台助力,使得游戏驿站不仅有内在价值的被低估,同时通过事件驱动和关注度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段永平象征性地买了一点公司的股票,形成了很强的品牌宣传或者是示范效应。这有点像段永平突然用5亿人民币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结果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举动,于是纷纷跟风,最后直接把股票买爆了。原本这家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可能也不强。

在一个如火如荼的事件中,各色角色都有。一开始有发起者,后面有普通的跟随者,再到吃瓜群众,甚至有义愤填膺的人群,最终形成一股革命的旗帜,打败了对手的故事。

一个市值5亿甚至不到10亿的公司,为什么能让私募基金亏这么多钱呢?私募基金一开始量不大,但散户资金涌入时,他们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资金慢慢进入,量也就逐渐累积。

最终,在这个事件上,投资失败导致亏损几十亿,这并不是一次性投入的结果,而是逐步加码后的累积亏损。

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一个市值不到10亿的公司做空两个亿,结果股价从10亿涨到30亿,空头仍坚持做空,认为股价会回落,最后发现并未如愿,导致巨额亏损。

双方在不断加码的过程中总的价值变得很大,造成了最终的巨大亏损。

这个事件让我觉得普通人,包括我个人,之前不觉得在小公司上能亏这么多钱,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可能的。

比如,游戏驿站从一个市值10亿的公司变成300亿美元的公司,你再空几个点,就是好几个亿的亏损。这种情况下,机构可能觉得散户难成大气候,预期股价会回落,但现实未能如愿,导致更大亏损。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叫希勒的人提到人的动物精神,特别是在投资方面,这种本能和情绪会导致投资行为的非理性。机构投资者有时也会像散户一样,无视理性分析,情绪化加码,最终导致巨额亏损。

比如,散户聚集买入股票,形成更多情感和理念的表现,而非价值投资。机构不断加码,陷入对抗,最终跌不下来,产生很大的损失。这种非理性的情绪会导致高风险投资,股价下跌时损失更大。

炸空"现象:空头挤压的市场效应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名词“炸空”,炸空,通俗讲就是空投挤压。当股票或资产价格意外上涨时,持有空头头寸的投资者被迫以更高的价格买回资产平仓,从而推高股票价格,导致空头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所以他在持有这些股票时,可能会面临损失。但是当他们开始买入这些资产以进行平仓时,会进一步推高股票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砸空"",或者叫做空头挤压。

而在A股市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我们的做空制度,包括票据和借券等,并不是那么市场化。但在港股和美股中,这种情况却比较常见。

比如,你看空某个公司,认为这个公司现在10块钱,而实际上只值5块钱,于是你在10块钱时做空。但如果这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15块,股价从10块涨到20块,你就会发现研究错了。

这时你需要进行平仓,这意味着你需要买回之前做空的股票。

你本来是卖出方,现在却变成买入方,这样对股价的推升作用又会更大。因为你的买入行为会进一步抬高价格,可能从20块涨到25块,而你的亏损也会相应增加。

在2023年前疫情期间的政策推动下,可以看到为什么港股的反弹比A股更猛。因为当时港股的做空行为非常激烈,一旦这些空头转变为多头,就大幅增加了多方力量。而在A股市场,做空本来就少,多头的力量也有限,因此其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一些关于对冲基金的书中,也能看到他们为何损失惨重。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预料到某些公司的股价偏离内在价值如此之大。比如,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公司被炒至300亿美元。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涨到30亿美元已经很夸张了,但现在却涨到100亿美元。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的账面亏损会非常大。

做空还有一个很致命的特点:如果亏损特别严重,它的赔钱幅度会比做多更大。因为做空是借别人的股票,还需要付利息,所以一旦亏损,幅度会非常大。一些对冲基金借了股票,付了利息,本以为可以挣钱,但现在赔得更多了。他们不得不平仓,一旦买回股票,又会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交易现象。

这一切在游戏驿站的案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该公司的交易量或者换手率非常高,每天的换手率达到几倍。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公司每天的换手率是几倍,A股市场已经是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了,也很少见几倍的换手率。

中国和美国散户的理念和行为确实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市场经济下,个体追求收益最大化,但在游戏驿站事件中,多名个体通过网络集合成了群体力量,甚至能够与机构资本对抗。这点在我们的正常资本市场、生活中是很难看到的,大多数个体之间很难形成那么紧密的抱团。

总结:

回看这本书和游戏驿站的事件,第一波进入的散户可能确实因理念一致而赚钱了,但中间的很多人可能没赚到钱,最后买入的几乎全场被套。高位买入的散户是否真的是因为理念,而不是看股价已经翻了30倍,希望进一步上涨再赚个20%就走,结果被套?这让人联想到房市,上涨时大家抢着买,下降时却不敢买。

这现象再次说明,在狂热中保持理性是多么重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