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誓管用吗?这些应誓的故事千万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3-03-01 10:04:52

“发誓”也可以称立誓、起誓、赌咒等,意思就是发出誓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指天发誓,也有在神像前发誓的说法,近现代也有用其他方式的,比如举臂握拳宣誓等,表达出:自己想要承负什么,想要实现什么愿望,比如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誓言;达到什么结果,比如窦娥被冤斩前对天发出的誓言;或者如果某事发生自己要承担的后果,多是为了表明自己清白,等等。

但是人在发誓之后就会有神在管的,这一点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如果发誓的人违背了誓言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民间故事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最典型的要算《说唐演义全传》中秦琼和罗成这两位英雄的惨死,就和当时各自所发的毒誓有关。

当时秦琼住在姑姑、姑父家,天天与表弟罗成闲耍。一天,两人在花园内演武时,罗成提议教哥哥罗家枪,让哥哥教小弟秦家锏。秦琼认为说得有理,说各自不可私瞒一路,必须盟咒发誓。

罗成说:“做兄弟教你枪法,若还瞒了一路,不逢好死,万箭攒身而亡。”

秦琼则说:“若私瞒了一路,不得善终,吐血而亡。”

结果两人分别在向对方传各家独门的最后一手独家绝技——杀手锏、回马枪,二人都想到怕“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就都留了最后这的一手,没传给对方。秦琼与罗成盟誓时只以为是游戏,并无凭证,谁知后来都应验了。

罗成后来中了苏定方的计,陷入淤泥河内,被河边芦苇内埋伏的二千弓箭手万箭齐发射死了。

《说唐后传》接续讲了秦琼的结局。已经七十岁的秦书宝为了和尉迟敬德争夺出征东辽的帅印,在唐太宗面前比试,谁能举起千斤重的包金铁狮子,在殿前绕三回,走九转,胜者为帅。结果尉迟敬德拼尽气力才举起狮子,勉强在殿上绕了一圈,脚就软了,只得放下。秦琼用尽平生之力才把狮子举了起来,已经头晕、眼冒金星,脚步松了一步,眼前一黑,再挪第二步,血涌上来,忍不住张口鲜血一喷,迎面一跤,跌倒在地,回家卧床,没多久就死了。无意间秦琼与罗成两个人都是应誓而死的。

虽然上面这段是文学作品,但是文化中的认识也都是千百年来许多人亲历、亲闻或亲眼见证后才形成的,反过来再运用于文学创作中。下面我们再讲几个清代发生的事例,这是清朝大臣兼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庸盫笔记》中记载的。

话说在咸丰年间,有某刺史在遵化直隶州任职,自己还写了一副对联,悬挂在大堂上,对联是这么写的:“我如枉法脑涂地,尔莫欺心头有天。”然而这个刺史贪污纳贿枉法的事,不止一桩,州里的人都能随口道来。后来该刺史辞职回家,资财富足,回到在河南某县的老家,享了近十年清福。后来碰上捻寇侵扰乡里,刺史率他的儿孙想登上一座山的山顶躲避捻寇,结果失足坠落山崖,头碰在巨石上而死,头破脑裂,正应了自己的誓言:“脑涂地”。

又有某县令主宰江南的青浦,他想在漕粮所收的正税外,加收漕运的费用,每石粮食增加钱数百,乡民们不同意。县令就说:“所加的公费出于不得已,并非用来中饱私囊。”为此县令还亲率胥吏等二十人,在城隍神前发誓说:“办漕粮所加费用,分毫不取都归公用。如有沾染一钱:不但丢官罢职,头也保不住;胥吏等马上受到明显可见的惩罚。”

最后再说第四个故事,相传青浦的城隍神,是死后赠太仆寺少卿的知府周中鋐,当年他筑堤御水,昼夜乘船冒险指挥修筑溃坝,因船翻而死。周太仆生前为奉公守法、廉政爱民的官吏,死后为明察之神,威灵显赫。周太仆历来被县民所敬信,而且非常灵验,县民们又听县令誓言恳切,于是都如数缴纳了费用。这样一来官吏就收获了大量钱财。可是不到一年,胥吏二十人相继死亡,县令头上生了痈疮,一天比一天重。

一天晚上,县衙的看门人看见一人,白面黑须,酷似城隍庙里城隍神的塑像,手提着县令的头,出门慢步而去。门人惊愕失措,奔入内院询问,只听得内院一片哭声,原来县令的脖子已烂,头颅落地而死。人们这才知道漕费大多被这些官吏侵蚀了。

人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三尺头上有神灵。世上的贪官污吏怎么可能全都杀了呢?而这种假公济私,并且发誓欺骗助贪,鬼神一定有不能相容之理。县令用发誓来欺骗世人,还暗自高兴觉得自己骗术高明,名利两全;然而最终导致惩罚到自身,连命都丢了。哎!贪伪之吏,也可以让我们引以为戒了。

(完)

参考文献:

〔清〕赵尔巽:《清史稿》卷476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