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句话决定刘伯温生死,朱元璋教你如何让聪明人在高潮中放下防御

骑马来看书 2024-07-31 01:46:36

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让刘伯温死?

有人说,朱元璋一定要处死朱元璋的原因是刘伯温太聪明。

其实,这么回答只对了一半,看看以下几个细节你就知道原因了。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封徐达、常茂(常遇春的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等5人为公爵。而功劳与李善长不相上下的刘伯温只封到了伯爵,俸禄只有李善长的十分之一。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

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强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在朱元璋四处征战的时候,李善长主要做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所以朱元璋对他很放心。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刘伯温判断事情比朱元璋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刘伯温都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刘伯温也想到了。

而且,凡是刘伯温极力劝诫朱元璋不要做的事情,但凡朱元璋做了,肯定会有不好的后果。

作为一个皇帝,把这么一个人放在身边,却是睡不着觉啊!

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就是刘伯温的傲气,他颇有些恃才傲物的意思。

多次当着朱元璋的面说朱元璋的不是,而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心胸十分宽广的人。

总结下来,一个极端聪明,又带有些腹黑、又说话损人的手下,确实很难获得上司的喜欢。

朱元璋如何扳倒两大势力集团?

其实,洪武建国之初,朝中有两大势力集团,一个是以李善长为主的“淮西集团”,另外一个是以刘伯温为主的“浙东集团”。

“淮西集团”综合势力雄厚,有李善长、郭兴、郭营、汤和、周德兴等人,文臣武将一应俱全;“浙东集团”表面势力较弱,以文官为主,主要有刘伯温、杨宪、高建贤等。

而朱元璋先是采取了隔山观虎斗的策略,先让两个势力斗起来,最后自己在坐收渔翁之利。

为了两大势力实力均衡,朱元璋让刘伯温做了御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首领。这样,正好以刘伯温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来制衡李善长。

李善长与蓝玉

两大势力第一次交锋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这个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伯温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伯温决定要杀掉他。

而碰巧朱元璋外出,李善长便连忙找刘伯温说情,刘伯温却软硬不吃。不但不买他的帐,还将此事向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的是,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虽然不敢隐瞒,但是也怒不可遏。他明白直接找刘伯温求情是不行了,为了救李彬,他想到了一个好借口,而且他坚信刘伯温不会拒绝。

他找到刘伯温说:“京城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先生知晓天文地理,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算盘打得啪啪响,他明知刘伯温通晓天文,以此为借口,如果刘伯温坚持杀掉李彬,而天不降雨,便要把责任推在刘伯温身上。

然而,刘伯温的回答却让他很意外:“杀李彬,天必雨!”

然后李彬就被杀掉了,而李善长也被彻底激怒了。于是李善长便动用自己朝中的势力轮番攻击刘伯温。

刘伯温眼看形势不利,便在当年八月,请假回老家休假了。

看到这个结果,应该说朱元璋都蒙了,因为一向聪明高傲的刘伯温竟然认怂了。但是他和李善长都想错了。

两大势力第二次交锋

刘伯温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朝中留下了一个死党-杨宪。这位仁兄喜欢韬光养晦,并且暗自培养言官势力。他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发展了高建贤等人入伙。

他还充分利用言官的工作优势,多人、多次说李善长的不是。朱元璋心想刘伯温也走了,这些言官的话肯定是中肯的,所以在不断地“灌耳音”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了对李善长的看法,并且开始公开指责李善长。

李善长眼看淮系集团被打压,自己也成了活靶子。他也学起刘伯温,找了一个代言人,他就是蓝玉,一位没有多大威望,不容易引起大家注意,又容易控制的小官。

就在浙东集团全面取胜的时候,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因为往日刘伯温说话太直,得罪了不少人。而这些人在蓝玉的鼓动之下,开始对刘伯温挑刺。渐渐地朱元璋又对刘伯温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决定刘伯温命运的一次谈话。

决定刘伯温命运的一次谈话

决定刘伯温生死的谈话

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伯温谈话,开始场面一度很和谐。朱元璋更是嘘寒问暖,问他在老家生活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之类的话。可就在气氛快达到感人的泪点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变了脸色,以严肃的口吻问刘伯温。

“如果换了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上来就是大招,刘伯温一下从感动中切换回来,警觉地答道:“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见刘伯温警惕值达到了极限,于是语气缓和下来,脸色也好看了点,接着问道:“你觉得杨宪如何?”

刘伯温心头一惊,这就是一个陷阱啊,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前戏。”

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是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紧接着,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这是第二个陷阱,因为汪广洋并不是他的人,刘伯温再次绷起神经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朱元璋佩服地看了刘伯温一眼,暗叹,果然是个聪明人啊。

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

经过一系列的预热,朱元璋终于抛出了“热点”,刘伯温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他说出了这一生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是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正当刘伯温为自己精彩绝伦的表现暗自窃喜的时候,朱元璋又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的相位看来只有先生能当了。”

前面跌宕起伏的情绪已经让刘伯温放松了警惕,但是这才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前四个问题只是铺垫,而这个问题是真正的陷阱,而朱元璋也预料到前4个问题刘伯温能应付。

刘伯温没有细想,答道:“我并非不知道自己不可以,但是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还是慢慢挑选吧。”

这句话说得相当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了嫉恶如仇的话,而在丞相的位子上,谁才是恶呢?

不但如此,刘伯温还补充说到:“现在的这些人,在我来看没有一个合适的。”(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也。)

自此之后,朱元璋与刘伯温决裂。洪武三年,朱元璋更是亲自下诏书,对刘伯温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在家陪陪老婆孩子了,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

两大集团交锋,以刘伯温的落败结局。但是,朱元璋做事情的风格是要不不做,要么做绝。而另外一边,蓝玉也对他虎视眈眈。

借刀杀人的结局

两大势力集团斗争

刘伯温经过朱元璋的一番调教,算是老实了。他的愿望只是好好养老,但是,失败是有代价的。

蓝玉如愿成为了丞相,但是他并没有打算放过刘伯温,便指使手下状告刘伯温。

此时的刘伯温已经是平民,那状告他什么呢?

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人状告刘伯温占了一块有帝王之气的地方。风水这东西,实在有些说不清楚,而蓝玉也重复利用了这一点。

于是朱元璋下令处罚刘伯温,官都没有了,罚什么呢?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扣除了刘伯温的退休金!

在家哄孩子的刘伯温绝望了,但是他的智慧有一次发挥了作用,他并没有原地等死,而是出乎意料地回到了京城。

他明白胡惟庸只是刀,真正的持刀人是朱元璋。所以,他干脆就待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了。

但是,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刘伯温生病,朱元璋派蓝玉去看望,蓝玉随身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药方。刘伯温吃了药之后,病情反而加重,过了不久,便死去了。

刘伯温告老还乡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伯温的。而这竟然也成了胡惟庸的罪证。

在整个过程中,刘伯温尽显自己的智慧,步步为赢,但是又一步一步地走向朱元璋设置的陷阱。而刘伯温之所以败,就是因为他输在了自己的傲气上。朱元璋之所以赢,就赢在了“最终话语权”。所以,有句话说得好:“谁嘴大,谁有理。”

刘伯温很聪明,所以,他锋芒毕露。古有明君,才有贤臣。而朱元璋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他的思想意识里,大臣就应该听话。但凡不听话的大臣,后来都没有好结果。

对比刘伯温的锋芒毕露,不禁让人想到“三杨”之一的杨仕奇,他能历经四朝而不倒,靠的就是藏锋芒,对上尊,对下宽。

人越聪明,就越应该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