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您说话”,郭冬临的巅峰小品,想必大家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吧?
小品中得了个“一夜风流”外号并外搭200元买了高价票的老好人,因帮邻居老牛买卧铺,天寒地冻排了一夜的队,冻得自己涕泪横流。
答应帮邻居老陈扛500斤白菜,最后老丈人扮演劳务工帮老陈扛到6楼…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老好人也不在少数,其实他们答应别人的事情后,内心也不免后悔,但下次有人需要他帮忙时,还是控制不住地答应别人。
这种行为在心理上有一个名字叫“取悦症”,是一种心理病态。
这种人不管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他们无条件地满足别人,也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最后却落个别人眼中的免费劳动力,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自己的工作也一塌糊涂。
你有没有在生活工作中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找你帮忙,你本来有事,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拒绝?又或是别人找你帮忙,先给你用了糖衣炮弹,飘飘然地你就答应了呢?
想必大家谁也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好人,那就要从认知上;习惯上;情感上认识并摆脱取悦症,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认知型取悦症就是: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我好。
有一个朋友心肠特好,经常给大家带点小点心,诸如自己做的饼干、蛋挞、炸的素丸子,大家都说好吃,唯独有个人就说没那么好吃,不合自己的口味。
所以说不是你的好都是别人想要的,最后感动了自己却没感动别人。
碰上不懂感恩的人除了失望你得不到任何回报。
习惯型取悦症:就是习惯成自然,像饿了想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习以为常;得到了别人的赞美认可,这忙帮得就像赌博赌博一样上瘾。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做老好人取悦讨好别人也能成瘾?有人会上赶着讨好别人?你以为呢?
有一同事,无论谁求她帮忙,她总是说:行!好的,几乎是来者不拒。
这位同事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另一个同事每天开车,每周有一天是限号时间。
每当限号这天,开车的同事无论去坐地铁还是坐公交,总让骑电车的同事捎她一程,其实骑车的同事根本不顺道,要绕行并且走行人较多的路,也会耽搁回家的时间。
但她总是痛快地答应人家,一到下班点,就很自然的、习惯性地喊人家一起走。
只因人家夸她,骑车技术好,坐得稳当,心里踏实。
所以习惯型取悦者,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以获得自身的心理快感,而取悦他人,因而形成一种习惯,继而上瘾。
情感型取悦症:就是怕拒绝别人引起冲突而选择逃避和压抑而取悦对方。
工作中你是不是也这样?在别人请你帮忙时,怕拒绝别人引起不快,担心关系以后会变得生分,即使自己心里不情愿,也只得答应,尤其对新入职员工更是如此。
某单位在每周一都会例行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按要求应该两人一同进行人员信息核查。
最初两人合作,不久老同事就让新员工代劳,老同事说,这点活儿凭新员工的能力一个人就能干。
新员工不好拒绝,怕引起冲突,惹老员工生气,也就无奈答应了。
自此每周一的这天,就只见新人独自一人在寒风中凌乱。
这类情感型取悦症的人主观上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在客观上选择逃避,逃避内心的自责和内疚,不敢直面矛盾。
想必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做取悦别人的老好人吧?
要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就要摆脱取悦症,拒绝做老好人,学会说“不”的技巧。
1.拖延法:不要立即答应,尝试拖延。
2.破唱片法:在对方一再请求下,抗住压力,像破唱片一样反复重复你的拖延话语,目的也是拖延。
3.三明治法:把拒绝的话夹在恭维的话中间,更容易让人接受,就跟我们平常说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是一个道理。
总之,要掌握好方法、技巧、分寸,这样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让自己受到侵犯。
摆脱取悦症最核心的一步是学会如何取悦自己。
首先,关注自己的需求并尽力去满足它。
其次,不要放弃提升自己,“运动”和“阅读”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最后,不要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只有懂得关爱自己,人生才能活得有意义!
点赞关注,评论区请留下你对老好人的看法?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