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财长耶伦向中国致电,展开罕见的视频通话,讨论中美经贸问题。
这一事件不仅发生在拜登政府临近换届的敏感时期,更是在美债持续膨胀、全球资本纷纷避险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为何美国选择在此时致电中国,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危机和政治考量?
一、为何在拜登之际耶伦选择致电中国?
耶伦突然致电中国,其实背后藏着不少美国的无奈和算计,美国政府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焦头烂额。
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债务危机步步紧逼,再加上全球资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开始动摇,拜登政府真的有点坐不住了,而耶伦作为财政部长主动联系中国,显然是希望通过对话来缓和局面。
首先,美国的债务问题实在太严重了。36万亿美元的国债摆在那里,这已经是美国历史上的新高了,不仅如此,利息支付的负担越来越重,每年都要用大量财政预算来填债务这个窟窿。
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全球资本继续相信美债的“安全性”。可是,现实却很扎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主要债主国最近都在减持美债,这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个大麻烦,这就是耶伦急于和中国沟通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现在不单是债务问题一团乱,还面临各种内外矛盾,国内通货膨胀虽然在降温,但并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美联储一直在加息,但这种手段的效果有限,而且还可能让金融市场进一步不稳定。
另一方面,美国还在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这些动作本质上是想延缓中国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也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这种做法也让美国内部开始质疑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否过于摇摆。
耶伦这个时候致电中国,当然也有点“时间窗口”的考虑,拜登政府已经临近换届,很多政策措施可能来不及产生实质影响,因此抓住最后的机会与中国保持对话,至少能够让中美经济关系暂时维持住底线。
然而,美国这种试图一边缓解经济压力,一边继续打压中国的策略,注定是走钢丝般的冒险,拜登政府能否真的通过这次通话让中美经济关系暂时稳定下来,恐怕连耶伦自己都不太确定。
二、美国经济为何难解“失血危机”?
美国债务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到现在,它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直接飙到了36万亿美元的新高,这不只是个数字,背后是美国经济的“失血危机”在不断加剧。
所谓“失血”,简单说就是钱流不进来,还不断流出去,搞得整个经济系统越来越虚弱。这个问题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甚至可以说,美国陷入了一个自己都很难跳出来的“债务陷阱”。
债务越高意味着负担越重,光是偿还利息这一项,就已经让美国头疼得不得了。最近几年,美联储不断加息,虽然是为了抑制通胀,但副作用就是让国债的利息成本大幅飙升。
2024年,美国政府光是国债利息支付,就超过了8千亿美元,这些钱本来可以用来搞基础设施,但现在全都砸进了填补债务的无底洞里,不管是公共服务还是社会福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
国际资本对美债的信任也在减弱,2024年末,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7个主要债主国都在减持美债,这些国家之所以减持,说白了就是对美国经济前景不太放心了。
特别是在美元霸权越来越受到挑战的情况下,美债不再是以前那个“无风险投资”的代名词了。债主们担心美国到时候连债务都可能还不上,哪还敢继续大量买美债?
中美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在加剧这个问题,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直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
但近年来,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加经济限制,比如2024年实施的芯片出口管控和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调查。这种行为虽然打压了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的扩展,却也让中美经贸关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美国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债务规模太大,还在于它缺乏解决问题的长远策略,财政政策缺乏持续性,加上频繁政党更替,长期规划难以落地。
每一届政府都在增加开支、增发国债,但却没有有效措施去降低赤字,或者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这种短视的财政策略,只会让债务问题越拖越严重。
美国经济现在已经像一个严重贫血的病人,不仅需要补血,还要找到“止血”的办法,然而当前的政策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方案。
三、美国“小伎俩”意在何为?
美国最近在对华行动上频频出招,从芯片出口限制到新增所谓的“涉军企业名单”,这些“小伎俩”背后的意图并不难看清。
它们看似在针对具体领域或企业,实际上瞄准的目标是更深层次的: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维持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同时给自身经济制造“喘息时间”。
芯片出口管控是美国最新的一个重点动作。2024年底,美国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新限制措施,特别是针对成熟制程芯片的出口。
虽然这类芯片不像高端制程芯片那样具有尖端技术,但它们在汽车、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美国之所以盯上成熟制程芯片,是因为这类芯片占据了中国芯片生产的大头。
“涉军企业名单”则是另一个重要工具,2024年底,美国将腾讯和宁德时代等中国知名企业列入所谓的“涉军企业名单”。
这些企业大多并不直接涉及军事,但美国给出的理由往往是“模糊的国家安全威胁”。这种操作看似合理,其实充满了主观性,目的是通过打标签的方式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小动作背后有几个目的,最直接的是压制中国经济发展,让中国的核心产业难以进一步壮大。美国清楚,如果中国在芯片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不仅会削弱美国的技术优势,还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让更多国家更加依赖中国的技术和产品。
美国的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部分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供应链是相互依存的,美国单方面的技术限制也会对自己的企业产生反噬。
这些“小伎俩”看似对中国步步紧逼,但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不像过去那样稳固。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通过技术封锁和金融打压试图稳住局面,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自身经济问题的“根”。
四、未来中美经济关系
中美经济关系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济纽带之一,但同时也是充满矛盾和博弈的复杂关系,近几年,这种关系不仅有冲突,更有合作。
耶伦在2025年1月致电中国,再次说明美国并非想与中国彻底“脱钩”,而是希望在对抗的同时保持某种程度的协作,这种微妙的平衡决定了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走向。
中美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美国则是消费和技术的主导者。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和投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都达到全球最高水平。
即使在最紧张的时期,美国也没有真正放弃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这就说明,中美经济深度交织,完全切割是不现实的。
两国的分歧同样不可忽视,从技术到贸易,从金融到地缘政治,分歧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领域。比如芯片出口管控,就是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产业的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希望通过限制高端技术的出口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分歧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弥合的。
即便如此,中美在经济上的合作仍有很多空间,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双方都有维持稳定的需要。2024年建立的中美经济工作组,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它的存在表明两国都愿意在分歧中找到共同点。
美国现在的经济困境也让它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也是全球投资者的重要市场。
与中国保持经济关系,能帮助美国缓解部分经济压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美元资产市场,耶伦致电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个现实考虑。
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也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尽管美国频频对中国企业和产业施加压力,但中国并没有全面对抗,而是以稳定为主,逐步推进自己的经济开放和技术创新。
中方在与美方的对话中始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对美方经济限制措施的不满,中国希望通过对话化解部分矛盾。
未来的中美经济关系,注定是在合作和分歧中寻求平衡,两国在竞争中都不会轻易让步,但彼此的深度经济联系又让双方无法彻底割裂。
这种微妙的互动,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如果两国能够在对抗中找到更多合作的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彼此,也会对全球经济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再有5天就永远放假了,还操的那门子心啊,老太太看着是个学者,肚子里也是黑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