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惨淡,二级市场惨不忍睹,A股真的没有未来吗?

价值事务 2024-09-12 08:42:47

本文首发于“价值事务所”公号,关注公号,和我一起挖掘更多宝藏公司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664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近期正值半年报发布季,不少大消费领域企业的业绩都比较拉垮,维稳不动都算好的了,利润大几位数下滑的比比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只盯着自己手里那一两家企业,几乎不会有全局意识,所以都觉得自己手里的企业暴雷了,纷纷来问所长怎么办。

嗨,说真的,来问所长的那几家企业在整个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已经算很好的了,比如爱尔,这里所长就不复述了,之前半年报点评讲得很详细。

其次,这个大背景下还能赚钱,所长觉得已经很强了呀!!!大家是真的没有经营过企业呀,对此真的完全没有概念(捂脸)。

所长先拿自己经营的《价值事务所》和大家科普一下。

一个非常真实的小案例

所长的《价值事务所》营收巅峰是2021年。2021年年初还是牛市,后面虽然跌下来了,但大家心中还有牛市的希望,《价值事务所》的人气还是很旺,别的都不说,即便每个月例行征稿费都还能有点小收入;另一方面,那时候整个消费环境其实还不错,不少消费企业近几年的业绩巅峰都在2021年,所以广告主也愿意来投广告。

从那时候推移到现在,一方面熊了这么些年,谁都没钱了,《价值事务所》的人气比当时差了不少,每月一次的打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个月加起来连五百块都没有,还不够团队所有人吃顿饭,甚至所长都懒得写征稿费的文案了;另一方面广告主都死绝了,好久好久都接不到一条广告。所以,今年所长说得最多的就是下面这两句话,入不敷出、不分红(前不久的8月又说了,哈哈,是不是很惨),换句话说就是亏损、啃老本。

2024年《价值事务所》好几个月都是入不敷出的,不出意外今年全年公司应该是亏损的。而事实上,公司并不是2024突然不行的,2022、2023其实已经很不好过了,只能说是勉勉强强维持,当初一起携手的同行现如今也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几个号了。

所长能想得到,假如《价值事务所》是一家上市企业,他的股价变化会是什么样子的,肯定是2021触顶,然后往破产的方向走,一路下跌,每次出财报都被千万人吐槽说暴雷。

嗯,就是这样子!

但是所长却对《价值事务所》的未来非常有信心,认为他后续的“市值”肯定吊打2021年,为啥这么讲呢?

首先,这几年,公司一直在成长、团队一直在成长,大家一直在做事。以所长本人为例,所长很明显能感知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读了更多的书,看了更多的行业、企业,对商业世界的理解更深了几分,性子更静了几分,智慧也更长了几分,就连写作技巧都要强一些了,所长如此,团队其他成员皆是如此。

其次,2021年公司只有《价值事务所》,但现在公司旗下有《价值事务所》、《新能源正前方》、《价值踢踏舞》、《价值事务所max》,甚至还有视频号《价值事务所vive》。

其三,《价值事务所》2021年的用户数量其实只有现在的一半不到,因为当时股市人气旺,文章打开率非常高(巅峰时超30%,现在不足10%),所以显得阅读啥的比现在要多。

其四,正是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团队想方设法扩展了非常多的可能的其他广告途径,目前广告渠道比2021年多了非常多,只是现在这些广告主都没钱了而已,但他们也不会一直没钱,团队还想了非常多其他的办法来让公司维持不倒。

其五,也正是这几年日子不好过,所以整个财经自媒体行业出清非常厉害,不少当初的同行都放弃了,这其实相当于是一次供给侧出清。

……

除了上述所长提到的几点外,应当还有非常多很正面的但所长暂时还没想到的方面。

讲这些所长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尽管《价值事务所》当下的“业绩”看上去糟糕透顶,但更多其实还是大环境的原因。整个公司的竞争力一直在提高,实力一直在变强,而大环境并不会一直不好啊,始终会变好的,一旦大环境好起来,比如又来一轮牛市,那想想看,现如今各方面都吊打2021年的《价值事务所》“业绩”能不创个新高么?

《价值事务所》这种亏损的企业都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在这种大环境下还能赚钱、还能维持业绩稳定、甚至还在增长的企业了!

换个视角看企业

比如通策医疗,如果仅仅看业绩,你会发现它和《价值事务所》一样,业绩巅峰都在2021年,(但他比所长的公司好几百万倍的地方在于,人家后面几年后还很稳,还在赚钱,所长团队哭晕在厕所),而后几年增长几乎停滞。

如果看内部经营情况呢?

截至2024H1,通策旗下共有 84 家医疗机构,营业面积超过 25 万平方米,开设牙椅 3037 台。通策也开始进行外延并购的尝试,2023 年收购并增资娄底口腔,目前持有 51% 股权。按照通策的话,并购后整合效果非常明显,实现并购目标和对赌目标都没有问题。甚至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始两手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蒲公英的自建,另一方面进行类似娄底口腔医院的并购。

而2021H1的时候,通策的机构数只有50出头,营业面积还只有 17 万平米,牙椅 2101 台,并购还未开始,蒲公英计划也刚刚开始实行没多久,具体效果未知。

2024H1,通策医疗门诊量达到171万人,而2021H1,这个数据为134.37 万人。

是的,表面上看,三年来通策业绩原地踏步,但实际上其内部经营情况、整体实力、品牌口碑、认知度(从就诊人数侧面看出)都吊打2021,就医的患者数量、机构数量、医务人员更多了,创新的药品、器械、术式也更多了,竞争对手变少了(这几年出清不少,不少机构求着让通策收购,所以才有了2023年底的娄底口腔并购案,按照公司的说法,还在接触其他企业),但业绩没变化,因为人均消费额受大环境影响下降了。

可大环境不会一直这么差呀,牙科又是妥妥的长坡厚雪,只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加强、市场份额一直在提高,那待大环境再次好转,难道业绩不会起飞么?

还比如金域医学,疫情期间新注册不少ICL实验室,所以这两年以金域为首的龙头开始挑起价格战。自疫情后的2023起,金域的业绩就比较拉垮了,营收只能说勉强维持,利润则是暴降。

但是在价格战期间,金域医学的整体市场份额一直在提高(所长没拿到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通过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数据得出这个结论,金域的营收只要比他们增速好那就是跑赢大盘、份额在提高),中高级客户即三级医院收入占比一直在提高,截至2024H1,这个数字为45.75%,高端技术平台业务占比也一直在提高,截至2024H1,这个数字达到了54%,公司在内地及港澳地区已拥有实验室 49 家,并有超 750 家合作共建实验室,能做的检验外包项目数量更是提升至了超4000。

而在金域的业绩高光时期,即2022年底时,实验室为48家,合作共建实验室近 740 家。三级医院的收入占比为38.4%,高端业务平台整体业务占比为52.07%,平台上的可检测项目数为3600。

即便这一年半一直在艰难地打价格战,金域医学的各项实际运营数据也一直在变好,疫情期间就更不用说了,金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赢家,赚了最多的钱、最多的客户。

所以,金域的内部实力这些年一直在逐渐增强,待价格战结束,行业格局一重塑,金域的业绩或许会分分钟涨给你看,毕竟ICL的趋势或者壁垒本就是连锁化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小型独立实验室因检验能力、资本投入持续性、地区客情关系等因素势必会被淘汰出清。

难不成大家傻傻地认为行业价格战会永远打下去?他们的业绩会一直这样糟糕下去?别搞笑了,企业来商业世界不是做慈善的,共享单车、社区团购的价格战/补贴战可才过去没多久。

嗨,这样的案例可真的太多了,所长都懒得讲了。

海尔在此前一次投资者交流中就讲到,企业的发展肯定不是线性的,是曲曲折折的,海尔这么些年经历了好多这种波动周期,但只要坚持自己的策略不变,把竞争力做好,行业份额在提升,这就够了,后面必然会越来越好。

这句话真是说到了所长心坎里,很多人都觉得企业的发展是线性的,今年增长20%,那明年也应该增长20%,甚至至少20%,后年还要增长20%,券商算企业的业绩就是这么算的。绝大多数人看研报都是直接拉到业绩测算那部分,券商也觉得这个最值钱,一般“试读版”的研报都会隐藏这部分。但在所长眼里,这一块其实最没有意义,白送都不看,更别提还要花钱买。所长反而喜欢看券商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些讲解,尤其是那种大几十页的深度研报,是所长的最爱。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线性发展的,万事万物皆周期,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周期性波动的,再好、再牛逼的人/企业/国家,都是在曲曲折折中前进。有低谷不要怕,只要你的核心竞争力在提升,最后几乎必然会分到更大的蛋糕,毕竟人类社会的竞争核心是“排位竞争”,只要你的“位次”在别人的前面,只要长期下来整个蛋糕是在变大的,那你一定可以拿到更多。

如果大家真能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再来看当下市面上很多企业应该就能多些耐心,而且视野也会和之前大为不同,当绝大多数人还在关注业绩时,你的关注点可能是核心竞争力有没有提高。

只要答案是yes,待大环境一好,企业的业绩分分钟爆涨给你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