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中国领土的一大战略,就是在沦陷区到处修碉堡。有时候往往会出现“2个鬼子一堆碉堡就能占领一个县”的情况发生。
在当时要进攻一个碉堡,到底有多难?
碉堡为什么难以被拔除?抗日战争时期,碉堡主要难进攻在火力猛和周边视野空旷上。
火力猛不用多说,不管是国军还是八路军,面对一线日军的时候装备往往都差一截。
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完,国军基本上就被打掉精气神了,损失巨大。
淞沪会战中的国军士兵
同年12月份的南京保卫战中,国民党引以为傲的教导总队也全部伤亡殆尽,这也意味着国军最嫡系的有生力量丧失。
之后的抗日战争,国军是靠着不断的抓壮丁才能维持战线。
再加上国民党在战争中都能让兵工厂破产的经济发展能力,就导致从1937年之后,国军整体上的装备水平全面落后于日军。
八路军方面情况更严重。在中共红军被编为八路军的初期,国民党方面还发了一点枪和钱,第二年就基本断了补给。
八路军
工农红军时期中共就缺装备,八路军时期中共手里又没有工业,造武器全靠手搓,装备自然非常差。
毛主席制定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游击战略,本质上还是八路军装备水平太差的无奈之举。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碉堡中的日军或伪军有一两挺机关枪,就能让周围的游击队不敢靠近。
而且日军修的碉堡本身内有乾坤:
视野空旷方面,碉堡的修建颇为讲究。通常而言碉堡会修建在视野开阔的高低地区,并且在修好后周边数百米的树木都会被砍掉,保证碉堡视野良好,可以迅速周围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环境。
八路军攻占碉堡
碉堡内的敌人不仅火力强,视野还好,碉堡又能抗住步枪和机关枪的射击,游击队在进攻碉堡时必然付出巨大的伤亡。
而说到进攻碉堡,就会有人突发奇想,提出可以从射击孔击毙守军
肯定有人疑惑为什么不从射击孔射击里面的守军。
其一,正如我们上边所说,碉堡周围的视野非常开阔,通常周围几公里都没有树木。
要想通过射击孔射击里面的守军,首先需要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下穿越这几公里的空旷区,逼近到距离碉堡数百公里的地方。
碉堡四周相当空旷
然后当时使用的枪械基本只有4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所以进攻方往往需要抵进到距离碉堡100~200米以内。
其二,碉堡射击孔往往只有拳头大小到一个橄榄球大小。除了现代的狙击枪,现有枪械很难在100~400米的距离上命中这个大小的目标。
其三,碉堡射击孔是一个外大内小的碗型结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没有碗底的碗。其中面积更大的碗口朝向外面,面积更小的“碗底”朝向里面。
碉堡射击孔内小外大
外面的子弹射击碉堡射击孔,看似能射进去,但其实子弹只是命中的“碗壁”,没有从碗底的小口射进去。
进攻碉堡是大动作当然除了碉堡自身难以拔除外,进攻碉堡的成本也是其“难以拔除”的主要原因。
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打的都是游击战,而游击战的精髓就是打不过就跑,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
进攻碉堡的代价极高,因此除非是特殊情况,不然八路军很少主动进攻碉堡。
八路军拆除日军碉堡
这种特殊情况包含像百团大战这样的大兵团会战、对日伪军进行惩戒和恐吓,以报复日伪军的“三光”行动,或者是进行宣传等等。
比如说当今世界上唯一一部记录下八路军活捉日军俘虏的影像,就是当时以宣传为目的拍下来的。
那是1944年,当时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到八路军的晋察冀根据地,拍摄当地八路军的抗日活动。
在福尔曼记者提出想要拍摄活捉日军俘虏后,八路军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王长江便指挥了一次拔除日军碉堡的行动。
哈里森·福尔曼
当时八路军拔除碉堡的流程是先用沙盘模拟制定战术,然后依靠地形掩护尽可能近的抵近日军碉堡,然后挖地道和坑道,从地下逼近日军碉堡。
最后直接在距离日军碉堡数百米处,八路军引爆了2.5吨的自制炸药,随后600名八路军向日军碉堡发起强攻(八路军加上民兵600余人,日伪军100多人)。
可以看出八路军要拆除日军碉堡,需要搞出很大的动静。这2.5吨的炸药在当时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
八路军进攻碉堡
碉堡很容易被火炮炸掉事实上当时日军碉堡难以被拆除,就是日本在欺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
但凡当时八路军手上有几门75毫米的山炮,日军都不敢这么放肆,不敢在沦陷区到处修碉堡。
一旦八路军手里有山炮,日军的碉堡就是活靶子,八路军想炸就炸。
同时期欧洲就很少有这种碉堡,当时欧洲军队都讲究“机动作战”,原因就是双方的火力都太强了,地面碉堡很难抗住火炮打击。
二战德军
因为八路军缺乏火炮,所以日军对于自己手里的火炮看得都非常紧。
一旦日军部队即将被全歼,就算把手里的火炮炸了都不能留给八路军。
如果有山炮乃至是92步兵炮这样的大杀器被八路军缴获,那么该部联队长往往难辞其咎,运气不好的甚至要切腹自尽。
所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缴获的日军火炮极少,八路军也很难用火炮打击日军碉堡。
八路军缴获日军火炮
在抗战中,八路军也只能靠兵力优势加上炸药炸日军碉堡的方法,想办法拆除日军碉堡。
就是欺负中国军人炮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