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庆祝农历新年到来的同时,持续了11个月的俄乌冲突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其一,是美德两国终于同意了向乌克兰提供M1A2与豹2系列主战坦克的请求,标志着乌克兰陆军即将在不远的未来装备上俄制坦克以外的西方先进主战坦克型号。
其二,是一直以来为俄乌冲突摇旗呐喊的美国兰德公司在最新出具的报告中,罕见地将美国国内对乌克兰必将赢得俄乌冲突胜利的宣传导向,称作为盲目乐观且不靠谱的幻想。
美国M1A2主战坦克
与此同时,这篇报告还提出了对俄乌危机长期化的几点担忧,包括但不限于美俄热战,乃至核战争的可能性;西方对乌支援的不可持续性;乌克兰难以赢得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全球经济动荡加剧的风险,以及最重要的——他们对中俄会因为俄乌冲突而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战略性忧虑。
考虑到兰德公司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它在美国决策层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这份报告的出现,或许意味着美国领导层正在逐渐转变对基辅当局的态度与立场,而推动这种转变的则是乌克兰政府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美国在俄乌冲突能够收获的利益以及美国对俄罗斯战略决策的担忧。光从这点来看,美国决策层的明白人还是不少的,而且还不少。
兰德公司报告原文
先说乌克兰政府军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老观众们应该都知道,尽管我在往期的节目中经常对乌克兰政府军在局部战线上取得的优秀战绩给予肯定的评价,但这些正面评价并没有影响我不看好乌军在战略层面上的决策部署。
因为对于目前的前线局势来说,乌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来都不是装备的好坏,而是有生力量的缺失。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乌克兰当局能够在战前拥有和俄罗斯相当的100万常备军及其配套装备,那么乌克兰不仅有能力在没有美国及其北约国家援助海马斯火箭炮、T-72主战坦克的情况下独立对抗俄罗斯。甚至于当乌克兰拥有这种级别的武装力量时,整个俄乌冲突就没有爆发的条件。
乌军在哈尔科夫发起的反攻攻势
但遗憾的是乌克兰没有,这就使得在这场冲突中乌军虽然能够在局部战线上取得一定的战术优势,但在战略层面上却一直被俄军所消耗,以至于需要靠无尽的征兵动员来填补前线的人力缺口。
而缺人导致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就算美国与北约给了乌军各种装备,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熟练士兵去操控,所以时至今日乌军的海马斯火箭炮也好,各种自行火炮、防空炮也好,其操控人员多为波兰、罗马尼亚以及美国等北约国家雇佣兵。
乌克兰战场上的英国雇佣兵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技术装备通常都是独立作战,很少出现在前线的乌军作战部队中的原因。大家语言都不一定通,怎么搞联合作战?
乌军的问题美国不可能不知道,也正因如此美国才会持续不断地调整援助清单。因为美国人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让乌克兰打赢这场仗。
诚然,对于美国而言乌克兰能打赢俄罗斯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从实际层面上来说这种可能性太低了。毕竟连我们都能看出来的事,美国政府上上下下那么多人还看不出来?美国会支持乌克兰,给他们援助,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俄罗斯“放血”,希望将乌克兰变成俄罗斯的“越南”,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美国的援助清单上才会迟迟没有主战坦克、战斗机这些乌克兰几番讨要的装备的名字。因为美国人很清楚这些装备就算给了乌克兰,缺乏体系的乌军也没有能力用这些飞机坦克打赢俄罗斯。那既然都打不赢了,为啥不送那些便宜的装备糊弄一下呢?
乌网友绘制的乌克兰豹2绘图
毕竟海马斯的游击战术是真的很好用,也真的能给俄军造成杀伤,但坦克飞机这些装备可能刚一送到前线,就被占据制空权与情报优势的俄军给打掉了。
此外,送主战坦克还有可能引起俄罗斯的战略误判,而这也是美国最担心的。因为和数量不足、只能给几十辆、对战局影响有限的海马斯火箭炮不同,美国拥有上千辆封存的M1系列主战坦克,一旦美国开了给坦克的头,谁也没法保证美国会不会把这些库存坦克都给乌克兰。而这一级别数量的坦克也足以如强心剂一般让乌克兰获得扭转战局的能力。
更不用说,谁能保证开这些美制坦克的人不会是一些操着美国口音的“雇佣兵”呢?这是否又代表着美国及其北约直接干涉俄乌冲突呢?而俄罗斯是否又会以此为理由进一步扩大冲突引发欧洲热战甚至是核战呢?
正是有着这样一条猜疑链的存在,才让美国一直没有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援助。毕竟比起乌克兰虚无缥缈的“胜利”,俄罗斯的核威慑是真实存在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美国又在最近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坦克了呢?
美国封存的M1系列主战坦克
事实上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幌子。真的地方在于整个北约的苏制坦克库存已经耗尽,美国如果想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坦克,就只能调动本国坦克库存。假的地方在于,美国所说的到货时间是“明年”,是2023年的明年,而且还只有31辆。也就是说“提供坦克”只是美国所作的一个政治表态而已,能不能成真还得再等1年才能知道。
至于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政治表态,是因为美国已经把全北约的苏制武器库存都送给了乌克兰,但即便如此乌克兰还是打不过俄罗斯。但美国挺乌反俄的大立场又不能变,所以只能嘴上说着给乌克兰坦克,然后想办法拖延交货时间。一边观察俄罗斯反应的同时,看看能不能在未来给自己拖出一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