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美元买24架苏-35,结果不到十年,就被国产战机比下去了,中国这笔买卖,到底是赔了,还是值了?”这是很多人看到苏-35如今“退居二线”后的疑问。乍一看,这像是赔本的买卖,毕竟花了25亿美元的高价,却换来一款已经不是“时代尖端”的战机。但如果我们站在当年的背景下,再结合苏-35的实际贡献去分析,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笔交易不仅仅是为了买飞机,更像是在“临时补位”中,为中国空军技术转型打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础。
2015年,中国引进苏-35,并非单纯“喜新厌旧”,而是一种战略上的无奈。当时,歼-20虽然研发进展迅速,但还没有做好全面服役的准备;歼-16也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战力。在这个“空窗期”里,空军需要一款可以迅速填补战力空白的高性能战机。而与此同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又让这笔交易显得更为紧迫。
那几年,南海局势风起云涌。美国及其盟友频繁在南海部署舰机,试图在该地区对中国形成军事压制。面对这些挑衅,中国不仅需要更强大的装备,也需要更有威慑力的远海巡航能力。
于是,苏-35进入了中国的视野。作为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第四代半战机,苏-35具备远距离作战、强悍的空中格斗能力,同时还有超视距攻击的优势——这些性能正好能满足中国当时对远海巡逻和复杂空域作战的需求。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在“空窗期”选择俄罗斯战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曾因航空技术落后,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机。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尚未成熟,国产战机性能相对落后,尤其是歼-8这样的机型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空战需求。苏-27的引进,不仅解决了短期战力问题,还通过“消化吸收”的方式,为后来的国产战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苏-35的引进,与当年苏-27的引入逻辑如出一辙:临时顶上战力空缺,同时为国产技术积累经验。
很多人只看到苏-35如今的“边缘化”,却忽视了它在技术上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来说,这24架苏-35,更像是一座“流动实验室”。
苏-35采用了许多当时世界先进的航空技术,比如矢量推力发动机和无源相控阵雷达。这些技术对于中国工程师来说,不仅是一种“现场教学”,更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思路启发。比如,它的117S矢量发动机,不仅可以提高战机的机动性,还为中国后续在歼-20等战机上研发更先进的发动机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样,它的雷达系统,也让中国在空战电子技术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改进方向。
简单来说,苏-35的作用不仅仅是飞行,更在于“拆解”。通过深度研究其系统结构,中国得以更清楚地了解俄罗斯在航空领域的技术路线,这为国产战机在隐身性能、作战半径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可以说,苏-35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教学”而非“实战”。
当然,说到实战表现,苏-35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它服役后的几年里,南海成为了它的主要“舞台”。
2017年开始,苏-35被部署到南海执行巡航任务。这款战机凭借其远程作战能力,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同时通过高调的编队巡航,向外界展示中国空军的力量。一位军事专家曾表示:“苏-35在南海的巡航,不仅是一次次作战准备,也是一次次威慑表态。”
此外,苏-35还承担了一部分伴飞训练任务,为中国空军飞行员积累了宝贵的远海作战经验。这些任务虽然看起来“平淡”,却是任何战机服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苏-35不仅在技术上“值回票价”,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为自己正名。
如果将中国和印度对俄制战机的“消化能力”做个对比,苏-35的引进显得更为“物尽其用”。
印度空军购买了大量的苏-30MKI,至今仍是其空军的“中流砥柱”。但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加之维护不善,这些战机不仅出现了大量坠机事故,还导致印度空军在高强度使用中逐渐暴露了装备老化的问题。与之相比,中国的苏-35虽然数量有限,但却通过技术吸收和国产化升级,将其作用最大化。
比如,中国在引进苏-35后,很快就在歼-16和歼-20的研发上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而印度至今依然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技术支持。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越南和印尼等国。越南空军虽然购买了苏-30战机,但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大部分战机都只停留在“直接装备”阶段,无法形成完整的技术链条。而中国则通过引进苏-35等战机,逐步实现了从“买装备”到“造装备”的飞跃。
有人说,如今的苏-35已经从“主力”退居“辅助”,这是否意味着它的失败?其实,恰恰相反,这种“边缘化”正是中国空军崛起的标志。
随着歼-20的服役,中国空军进入了隐身作战的全新阶段。歼-20在隐身性能、作战半径和系统整合能力上,完全超越了苏-35,而歼-16则在国产化和多功能性方面表现更为优异。在这种背景下,苏-35退居二线,承担一些巡逻和训练任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35的“边缘化”,恰恰是它完成任务的最好证明。当它不再是空军的“顶梁柱”时,正说明中国已经不再需要依赖外购战机来支撑自己的作战能力。
如果单从“花了多少钱”的角度看,苏-35这笔买卖似乎确实不便宜。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来看,答案就完全不同了。它的存在,帮助中国空军渡过了一个关键的“技术空窗期”;它的引进,成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模仿到创新的重要“助推器”。
换句话说,苏-35买来后没几年就“失宠”,并不是它的失败,而是中国的成功。真正的胜利,是不再需要类似苏-35这样的“替补选手”,而能用自己的“王牌”驰骋天空。
当苏-35退出主舞台时,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战机,而是中国空军迈向新高度的一块垫脚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没有苏35哪来的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