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也有“靖难之役”,十战十胜战神附体,一打四逆风局绝境翻盘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4 02:23:00

下图里是如今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鞑靼人。他们的祖上大概率是世代生活在伏尔加河一带草原上的钦察人。在13世纪的蒙古历次西征中,相当数量的钦察部落被蒙古人击败并奴役,被迫成为蒙古黄金家族的仆从军。

而元帝国建立后,忽必烈将境内最骁勇彪悍的钦察人编入了宿卫亲军,用以护卫自己的安全。这支骑兵部队就是钦察卫。第一任钦察卫都指挥使叫做图图哈。

这哥们极其能打,他参与了忽必烈时期几乎所有的重要军事行动,包括征大理、灭南宋、讨伐阿里不哥、平定漠北叛乱。所以1286年,忽必烈正式组建钦察卫时,点名让图图哈当一把手。

图图哈死的时候,元朝由第二位皇帝元成宗当家。他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可能是忌惮钦察骑兵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元成宗把钦察卫一分为二,变成了钦察左卫和右卫。其中,钦察左卫由图图哈的儿子床兀尔世袭,虎父无犬子,这个床兀尔也是各种东征西讨,战绩爆表。在平定乃颜之乱和对抗西北叛王海都进犯时,立下赫赫战功。

值得注意的是,床兀尔的军旅生涯,基本是和元朝第三位皇帝海山挂钩的。因为这位海山在没有成为元武宗之前,是出镇漠北的宗王,而床兀尔正是他手下最能打的将领之一。甚至后来大都之变时,床兀尔担心海山当不上皇帝,曾经谏言:“请帝急归,以定大业。”

海山:”纳其言,即日南还“

这才有了日后的元武宗。元武宗继位后,对床兀尔非常器重,大加赏赐。甚至连忽必烈生前御用的座驾、大帐和珠衣都赐给了床兀尔。

床兀尔有一个儿子叫燕帖木儿,也在元武宗帐下效力。并且武宗特别喜欢他,让他担任自己的宿卫,并说:“事多年,特爱幸之。”。说实话,这个特爱我能理解,但“幸之”属实有点暧昧,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那个意思。

1322年,床兀尔挂了,钦察左卫都指挥使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非常自然的交给了燕帖木儿。从三代钦察卫掌门人的经历,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燕帖木儿这个钦察人,的确有拥立武宗后人为帝的动机。因为他和他爹就是跟着武宗混出道的嘛。

当然,我们实事求是地说,武宗之后的仁宗、英宗和泰定帝对燕帖木儿其实也不差。官是慢了点,但升迁一直在升。至两都之战爆发前夜,燕帖木儿已经官拜千枢密院使,这是个正三品的大官。 在元朝枢密院这个系统里算四把手,上面只有一个正枢密使和两个枢密副使了。所以两都之战中,燕帖木儿本来完全可以太平无事,老老实实站队上都集团的。但他毅然决然地拥立武宗后人,成为了大都集团的主心骨。

这种风险高到爆炸的政治战队,除了“特爱幸之”的原因,真的很难解释。

好,说了这么多,我们进入正题: 两都之战。

公元1328年,元朝的天上出现了两轮红太阳,一个是在上都刚刚去世的老皇帝的儿子,不满十岁的天顺帝;另一个则是元朝第三位皇帝,元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被燕帖木儿等人拥立为帝,改年号天历,也就是后来的元文宗。

于是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两都之战爆发。我们先看一下两方的面板数据。首先是上都方面,拥立天顺帝的主要政治力量有:大元左右丞相,加上辽王、梁王、赵王、齐王河西王和湘宁王。 简言之就是两相拖六王。那这帮人有军队吗?有,而且很多,很强。

其他不说,老皇帝在上都刚刚去世。所以,此刻四大怯薛肯定在上都。另外,还有侍卫亲军中比较精锐的阿速卫、唐屋卫、西域卫、贵赤卫。

还有戍守国门的大元最强战力漠北军团,以及东部诸王麾下的蒙古骑兵。大家注意,以上是上都集团立刻能掏出来的兵力。如果把范围拉大一些,那么支持上都集团的还有陕西,四川,云南等地的探马赤军。

从地图上看,大概是这么个情况。而剩下这一块,被三面包起来的地方,就是大都方面的基本盘。大都派的核心人物当然也有很多,但平心而论,大家只需要记住一个燕帖木儿就够了。

那他能调动多少军队呢?一个是他本部的钦察骑兵,另一个就是留在大都的汉军诸卫,加一起不到 10 万。

从兵力上看远不及上都集团。但大都派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经济。大家看地图就能明白,黄色和绿色这两部分的 GDP,从唐朝往后基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当然,我们从事后角度复盘,经济倒不是重点,因为两都之战的主体战役只打了两个月不到,还没有拖到后期拼经济的阶段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大都派并不是靠苟、靠拖,靠经济优势耗死对手的。那他到底是怎么赢的呢?

无他,全靠燕帖木儿那一身离谱到极致的军事素养。1238 年 8 月中旬,燕帖木儿控制住了大都,迎请当时尚为怀王的元文宗过来称帝。而元文宗刚刚抵达大都,还没来得及登基,上都方面就开始调兵,准备南下动手了。

8 月底,上都集团发动全面进攻,分四个方向进军,分别是山海关、古北口、居庸关和紫荆关。战略部署无懈可击,大迂回加定点包围,依然是熟悉的老蒙古人战法。

而对强敌,燕帖木儿也不慌,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都所有城门全部关闭,一只蚂蚁也不准出城。这招确实很管用。这招确实很管用。还没有开打,上都那边最精锐的阿速卫就整体倒戈,主动来投了。

为什么呢?因为阿速卫的家眷全在大都。这样,燕帖木儿除了钦察卫之外,又多了一支色目劲旅。

然后 8 月 24 日,古北口方向出现上都军队,但他们还没有抵达古北口,就被刚刚倒戈的阿速卫,在宜兴这个地方打了个措手不及。上都方面折了一个平章不说,连带过来的贵赤卫也被策反了。这下燕铁木耳就有钦察卫 + 阿速卫 + 贵赤卫,三支精锐的色目骑兵了。

那也许有人要问,不是还有汉军诸卫吗?嗯,确实有,但汉军当时主要负责运粮和屯田,他们并不是主要的野战力量。宜兴之战被击败后,上都集团并不在意,继续按照原定计划进军。

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率军抵达榆林,然后,9月1日,燕帖木儿一波把这帮人全部干废。史书原话:“至榆林西,趁其未阵薄之,北军大败。”

“未阵”,那代表上都军大概率还没有来得及布阵,就被燕帖木儿冲掉了。

从宜兴和榆林两场仗,我们可以看到,燕铁木耳的打法很游牧,不依靠城池死守,两次都是轻骑快速闪击,根本不给对方准备时间。那这时候上都方面也急了,觉得不能这么搞。本来我们兵力多,所以可以玩分兵,玩多路协同作战,但燕铁木耳这么打,等于还没等到我们协同就被他各个击破了。

那这样下去不行啊!所以上都方面重新调整进军节奏,让辽王率军先突破山海关,推进到冀州,然后再让梁王从居庸关方向给压力。这样就能让兵力本就处于劣势的燕帖木儿,深陷两线作战的窘境。这一招果然奏效。

9月3日,辽王成功进兵冀州,威逼大都。燕帖木儿率兵进行拦截。结果他刚一到东面,西线的梁王立刻突破居庸关。

9月16日,来到大都近郊。城内的元文宗着急的想要御驾亲征,出城和梁王拼命。此时燕帖木儿决定先解决西面的燃眉之急。

从冀州到大都,差不多小100公里,燕帖木儿急行军一天就到了。9月17日,燕帖木儿回到大都,他第一件事是阻止元文宗亲征。燕帖木儿说:“陛下你可是天子啊,天子亲征,你让城里的百姓怎么想?

“民心必惊“,所以您别动,我来搞定就行。

第二天,也就是9月18日,民心果然惊了。那个倒戈过来的阿速卫都指挥使扛不住压力,想要再次反水,和其他人密谋造反,但被燕帖木儿觉察扼杀在萌芽中,斩了。

两天后,9月20日,燕帖木儿率军出城,在城外榆河上游处故技重施,以本部钦察骑兵闪击的方式,击溃了梁王的先头部队,随后与梁王主力开始对峙。4日,也就是9月21日这一天,燕帖木儿和梁王两个人的目标是同一个,横跨在于河之上的一座红桥。如果是上都军拿到红桥,那么他们就能渡河兵临城下。

所以燕帖木儿无论如何都要守住。他亲临最前线,纵马驰入战阵,亲自手刃敌军。那这上都军的将领就不能忍了。

当时上都军的前线指挥是大元枢密副使,算起来还是燕帖木儿的顶头上司。这哥们儿挥舞着长戈,奔着燕帖木儿的门面就来了。燕帖木儿毫不退缩,侧身以刀格挡,将其左臂割伤。

也就是说,燕帖木儿把位枢密副使的左臂砍伤了。而此时,统督军的另外一位前线大将也受了重伤。梁王呢,他又没有亲自上阵杀敌的本事,所以,上都军士气一落千丈,红桥遂被燕帖木儿守住。

但此时,梁王惊讶的发现,燕帖木儿花了血本守住了红桥,却在刚得手之后撤了。那梁王寻思,必然是燕帖木儿兵力不足,而且之前他从东线赶过来,士兵体力消耗太大。所以,梁王判断,燕帖木儿不愿和自己在红桥这僵持,因而回撤。

那还等什么呢?赶快过河呀!一过河,梁王发现果不其然,燕帖木儿有点后劲不足,且战且退。没想到,这恰恰是燕帖木儿的诱敌之计。

隔河守桥不是不可行,但意义不大,歼灭敌军才是正经事。所以,他放梁王过来到平地来野战。这个梁王不知是计,九月二十二日于白浮之野被燕帖木儿击败。

史书记载,此战中,燕帖木儿“周旋驰突,手毙七人。”

当天半夜,燕帖木儿选100轻骑发动夜袭,打了一阵子后快速回撤。梁王军队以为大军来袭,惊惧之下一片混乱,互相残杀,到了早上才回过神。

“敌众惊扰,互自相击,至旦始悟,人马死伤无数”

第二天天气大雾,被搞怕了的梁王担心被偷袭,所以他依山结阵,但白天燕帖木儿没有任何动作。到了半夜,他又重操旧业,夜袭了。

而这次,史书记载更加玄幻,燕帖木儿甚至都没有带人冲入敌营,就只是在边上猛吹铜角,以声震荡之,就引发了梁王军队的骚乱和自相残杀。敌不恶而乱,自相危殆。终于,梁王受不了了,手下兵马也一哄而散。

天明,燕帖木儿率军追击,追击至昌平北,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梁王仅以身免,单骑逃回上都。自此居庸关方向的威胁被解除。

但就在梁王被打得“西遁”的当天,古北口方向失守了。燕帖木儿马不停蹄,派出自己的弟弟为先锋的左卫亲军都指挥使韦兴,火速赶去阻击。这弟弟也是个人才,挑上统督军支起锅做饭的时候突袭,把锅全踩烂了。

然后,燕帖木儿率领主力牵制统督军,把统督军杀到四十里开外的牛头山。此战,俘虏了上都军驸马都尉周安,平章政事刘正,王毅等,还有无数的将士投降。古北口这个方向也搞定了。

元文宗这一刻非常心疼也体恤燕帖木儿,觉得你这样来回奔波,身体吃不吃得消啊?要不你和朕一样坐镇大都吧?不然的话,“每战亲冒矢石“,万一被砸死了,那可就全完了。

燕帖木儿倒也没有谦虚,说我不是非要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我真的觉得在座的诸位都是废物,交给你们这帮饭桶,我是真的不信任不放心的。“托之诸将,万一失利,悔将何及。”这句话在他说来,确实不是装,而是在陈述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这个时候,东路快完蛋了。还记得之前那个过了山海关的辽王吗?燕帖木儿一走,蓟州的大都军根本拦不住上都军,一下就被平推到通州来了。离大都一步之遥。

然后史书用短短几句话,再次让我们领略到什么叫做名将。燕帖木儿是9月28日得到通州被克的消息。

当天他从古北口“急引军还,三天后至通州,击之,敌军狼狈走渡潞河“。又过了四天,燕帖木儿和辽王主力决战,从早杀到晚,杀了整整一天,终于攻陷辽王军大营,”死者蔽野,余兵宵遁“,剩下的辽王军队连夜跑路了。10月5日,燕帖木儿搞定了东吴的辽王军。

这下上都方面的四路军队,就剩紫荆关这一路了。这路上都军也是初期没怎么干仗,非常顺利的来到涿州城下。从地图上看,离大都也就是一两天了。

但就是这一两天,到底还是没有走过去,因为10月7日燕帖木儿到了。他甚至都没有动手,上都军一见到宛若战神一般的燕帖木儿,自行溃散。我看其他有些资料说,紫荆关这路貌似和燕帖木儿有交手。

但我看元史的原文好像确实是没有打起来。元史说燕帖木儿在击败辽王军后,为了早点到东面救火,下令让骑兵把饲料装在袋子里,然后把袋子套在马嘴上,这样马就能一边跑一边进食,当然士兵也是这样。

然后日赶夜赶,终于赶到了卢沟河,元朝的卢沟和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永定河。赶到之后,上都军主帅忽剌台望风西走。

对不对?这是不是没有打仗?然后燕帖木儿当天凯旋,由肃清门返回大都,大都里的居民纷纷拜谢,这就是再生父母啊!完事燕帖木儿也很会来事,说我哪有什么功劳,都是皇上的功劳。

“帝大悦”

上都方面最后一次挣扎是四天后,10月11日,他们再一次从古北口下来,然后不出所料被燕帖木儿在密云这个地方击败。此战,燕帖木儿“降获”对面万人。至此两都之战的主体战役部分基本结束,上都方面再也无力成军,覆灭在即。

从1328年的8月24日到10月11日,一共48天,除去两次夜袭,燕帖木儿带着钦察卫,阿速卫,贵赤卫,这三支色目骑兵来回奔袭,十战十胜,活生生的以一己之力把上都集团打崩了。在这种情况下,上都内部开始内讧,过程很无聊,结局很标准。10月13日,上都集团首脑,左丞相倒剌沙献出玉玺,对元文宗投降,随后被处死。

而那个不到十岁,才当了42天皇帝的天顺帝,汉文史书里没有记载他的下落。我估计多半是被人弄死了,上都政权宣告覆灭。在倒剌沙投降之后的一个礼拜,也就是1328年的10月21日,元朝最后的掘墓人,朱元璋在安徽凤阳出生。

两都之战的余波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燕帖木儿在主战场宛若杀神一般,但在其他地方拥护上都集团的地方势力,威胁还很大。

尤其是陕西方面的探马赤军,接连在山西,河南和湖广方向取得大捷,说实话,哪怕在主战场的上都军赢一次,或者都不需要赢,只要稳住,别被击溃,就能和陕西方面的探马赤军形成对大都军队的围困,但主战场没了,天顺帝都失踪了,探马赤军也就没有必要死扛了。要么就地归附元文宗,要么溃散回家就好。两都之战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网上也有一些视频、甚至论文研究这次战役。往往会从各种角度分析大都集团为什么能获胜,什么经济优势,人心向背,或者上都集团犯哪些不该犯的错误,洋洋洒洒很多。但我看来,其实没有这么复杂。

我们实事求是,历史的大趋势固然很难因个人而改变,但在这种大趋势中,微调一下剧本还是可能的。两都之战,大都集团能获胜,单纯就是依靠燕帖木儿这个人的军事才华及超常的发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