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劳春燕:和丈夫分居16年,怀孕还要上班,风光背后有心酸

了了娱乐谈 2024-11-05 03:24:56

# 从央视一姐到三星堆主播:一个女人的事业高光

谁说女主播过了40岁就该退居幕后?劳春燕用实力证明:专业不分年龄,实力永远是最好的通行证。

2013年,已在央视打拼多年的劳春燕接手《焦点访谈》主持工作。这档节目可不是一般的重要,它就像是央视的一张名片,代表着电视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劳春燕接手后,一改过去严肃刻板的主持风格,用温和却不失力度的态度与嘉宾对话,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既专业又亲和的《焦点访谈》。

你以为这就是劳春燕的终点站?不,对她来说,每一个节目都是新的起点。2021年,当《三星堆新发现》这个重磅节目需要主持人时,台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为什么?因为她不仅有扎实的主持功底,更有让专业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的本事。

但你知道吗?在央视这个男主持占主导的舞台上,劳春燕能走到今天,付出的努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知性""优雅""专业",这些都是观众给劳春燕的标签。但在这些漂亮标签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每一次完美的直播背后,都是无数个练习的日日夜夜;每一次临危不乱的表现,都是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

现在的劳春燕,已经成为央视不可或缺的金牌主持人。但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在这条看似光鲜的道路上,她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选择和坚持。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那个重要的选择时刻,看看这位优秀的女主持人是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抉择的。

【这段文字保持了原文的核心事实,运用了更生动的写作手法和网络化的表达方式。通过设问和悬念的方式引出下文,为读者展现了劳春燕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

既突出了她的专业成就,又自然地引出了她的个人生活,为后续内容做了铺垫。

# 16年异地婚姻:事业与爱情的天秤

说到抉择,谁的人生不是由无数个选择堆砌而成?但对劳春燕来说,最艰难的选择莫过于那年央视的招聘机会。

那时的劳春燕,在上海东方卫视已经小有名气,事业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她和丈夫裘正义的婚姻生活甜蜜幸福。

可就在双方父母开始催生时,央视抛来了橄榄枝。

"去还是不去?"这成了她心里最大的纠结。34岁的年龄,马上就要成为"高龄产妇",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对新闻人来说,央视就像是明星的好莱坞,是每个主持人心中的圣地。

最让她感动的是丈夫裘正义的态度:"春燕是我的妻子,不是我找的生娃机器,我们之间的感情没有问题,我支持她去北京。

"就是这句话,给了她最大的勇气。

来到北京后的生活,跟想象中的光鲜完全不同。租住在单位附近的小房子,每天省吃俭用。虽然嘴上总说"不用担心我,我过得不错",但日渐消瘦的身影出卖了她。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忙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你以为她会选择休息?不,她选择继续坚持。怀孕7个月的她,还在演播室里嘴含酸梅缓解孕吐。

直到生产前的最后一刻,她都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

生完孩子才休息了两个月,她就又回到了岗位上。为了工作,她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孩子送回上海,交给父母照顾。

等到孩子该上幼儿园时,又接到北京自己身边。

这16年里,裘正义成了她最坚强的后盾。每次来北京看她,总要给冰箱塞满吃的,留下一笔钱才肯离开。即便不在身边,每天也要打好几个电话嘘寒问暖。

每到节假日,他都会飞到北京,陪伴妻子和孩子。

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整整持续了16年。但你知道吗?裘正义从未抱怨过。他只说:"等我退休了,就可以每天看见你了。

有人说: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互相成就。劳春燕和裘正义的故事,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在外人看来,也许这段婚姻太过艰辛,但对他们来说,支持彼此的梦想,就是最好的爱情。

既有对现实的直面,也有对感情的深刻刻画,为下文讲述两人的相识埋下伏笔。

# 双状元的浪漫相遇:新闻人的复旦情缘

说起劳春燕和裘正义的相识,简直就是学霸版的"状元与才女"。不过这个故事里可是双状元:一个是绍兴市的文科状元,一个是浙江省的文科状元。

缘分这东西,还真是妙不可言。同样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子,同样怀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只是入学的时间相差了几年。

裘正义比劳春燕大8岁,当劳春燕还在复旦读书时,他已经从本科读到了博士,还当过复旦大学的副院长。

你可能会问:8岁的年龄差,会不会有代沟?但事实证明,共同的理想和志趣,才是最好的"红娘"。在一次工作场合,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聊得火热。

那时的裘正义在《新民晚报》已经混得风生水起,没过多久就升任了副总编辑。而劳春燕呢?她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也让她在上海电视台崭露头角。

两个新闻人的恋爱,就像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晚上下班后,裘正义会陪劳春燕去吃她喜欢的路边摊,一边吃一边聊着当天的新闻热点。

回家的路上,牵着手谈论工作日常,那画面,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对CP连约会都很特别。别人约会看电影,他们呢?躲在书房里,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能看得津津有味,常常忘了时间。

这种"书呆子"式的浪漫,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那叫一个满意。门当户对,兴趣相投,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那么优秀。

谁能想到,这样一对璧人,后来会因为事业选择而开启长达16年的异地生活?但正是因为有了最初这段甜蜜的积累,他们才能在漫长的异地岁月里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保持了原文的关键事实,用更生动的方式呈现。

# 追梦之路:从上海到北京的职场进阶

还记得毕业时的劳春燕吗?当老师给她规划编辑、高校教师、公务员等"稳定"工作时,她却选择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来到上海电视台,劳春燕从一个小小的编辑记者做起。有人说,新人需要时间成长,但劳春燕用实力证明:只要够努力,机会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仅用一年时间,她就被提拔为《今日报道》的主持人。这可是她第一次面向全国观众的节目啊!别人可能会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劳春燕早就准备好了。

在家里练习了整整一年的发音和仪态,一上镜就像个老将,发音字正腔圆,台风从容大方。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只是开始。从《新闻透视》的主播和责任编辑,到《星期视点》的主编和主持人,再到《人在上海》的制片人和主持人。

当其他同事下班后三五成群去聚餐、放松时,劳春燕总是独自一人回家啃书到半夜。因为主持节目需要经济学知识,她愣是自学了一大堆经济学著作。

不仅如此,2001年她还重返复旦,跟着名师系统学习经济学。

大家都说她是个工作狂,可她知道,在这个行业里,不进则退。就在她在上海电视台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央视的机会来了。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但对劳春燕来说,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要知道,去央视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上海,离开刚刚稳定的生活,更要和丈夫分居两地。

来到北京后的日子,哪有想象中那么光鲜?租住在单位附近的小房子,每天省吃俭用。但劳春燕从不抱怨,她知道,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

回头看,正是这个选择,让她从一个地方台的主持人,成长为央视的金牌主播。但成功的背后,总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这段文字紧扣劳春燕的职业发展历程,通过具体的工作经历和细节,展现了她在事业上的拼搏精神。用问答的方式增加互动感,让读者更容易代入故事。

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她为梦想付出的努力,并自然引出下一段少年时期的故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