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杂谈]杨跃新:漫谈“应县俺娃”

傲晋距离 2024-05-15 06:22:35

世人大多了解应县有个闻名中外、雄伟壮观的木塔,却对“应县俺娃”一词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其实,这种说法也是应县人的一个显著标配。

“俺娃”的称谓是应县人的常用语、口头禅,乃地方口语方言,意思是“我家的孩子”。这种叫法在应县范围内口口相传,妇孺皆知,遍地开花。但其历史源流已无从稽考。

“俺娃”之词非专指乃泛称,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体现了关心、爱惜、看好之意。在应县除了对自己的儿女、孙子辈甚至其配偶外,对别人家的孩子、晚辈也常常这样称呼,与“旦娃”、“奴旦”意思相近,甚至有的还把“俺娃”和“旦日”两个词汇联合起来一块使用,叫作“俺娃旦日”则更显得亲近。这种称呼主要在自己的长辈对晚辈、同辈中年长者对年幼者和街坊邻居对别人家的孩子之间广泛运用,像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被别人叫过“俺娃”,也叫过别人“俺娃”,流行更为普遍,并且直至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人与人迎头磕脑见了面,或是使用现代通讯工具当中,往往不去呼名唤姓,而是直接使用口头语,比如“俺娃吃啦?”“俺娃做啥哩?”等等而已,问候完之后,有事说事,没事则罢。一句“俺娃”叫得亲切自然,听得舒服顺意,马上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交流起来也就更加顺畅了。

“俺娃”一词一般是正面意思的表达,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如对某人的言论、规划、行为不满时则往往在“灰啥哩”前面冠以“俺娃”,这时便有了规劝、开导之情,甚至存在着讽刺挖苦的意味。

当然,现在的朔同地区方言口语仍然五花八门,为数不少,精彩纷呈。浑源县的“港们”(我们),山阴县的“瓦们”(我们)、“扭们”(你们)与应县的“俺们”、“俺娃”有异曲同工之妙。真是“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啊!

山西有些地方对自己的孩子也称做“俺娃”,而应县相对于朔同地区其它市县乃至全省范围在“俺娃”的叫法上一枝独秀,更为响亮。更普遍广泛,更具亲和力,情感也更加深沉宏厚,几乎成了应县人的代名词。更有甚者,有的干脆把自己的网名叫作“应县俺娃”。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口闭口必言“俺娃”二字,十分娇惯宠爱,对孩子不知怎样喜爱为好,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真正的“含到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当山西范围,特别是朔同地区的人们听到一句暖心的“俺娃”口语时,马上就会估计到说话者十有八九是地道的应县人。周边市、县的熟人见到应县人也会直接调侃“应县俺娃”,无褒无贬,很中性。

山西人一般用俺来替代我,娃指孩子。应县人特别在意孩子的大小事情,表现出了对孩子的无限重视和疼爱。“俺娃”这个词语具有浓厚的家乡情感和归属感,显示了这方热土的多元文化和底蕴丰厚的历史传承,这大概便是“俺娃”在应县叫得响的原因吧!

由此可见,“俺娃”称谓彰显了应县人勤劳朴实、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和推已及人、普惠大众的博大胸怀。

当今,国家提倡推广普及普通话,进行语法规范,对于加强国家认同感,促进区域间有效互动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方言口语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尤以年长者为众,并且一直赓续绵延,恐非一朝一夕、一年半载之事。诚然,随着国家层面的干预,现代教育模式的深入开展,人们虽然发音不标准,在与异乡人交流中也尽量使用官方语言,尝试着讲普通话进行沟通,以期使人家听得懂,弄得通;学生更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读讲普通话。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前进、观念的转变,方言口语自行消亡,退出历史舞台,代表官方语言的普通话进而实现普及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应县“俺娃”的称呼或许再也听不到了,同时,载入史册成为了历史的印记。

作者简介

杨跃新,山西应县大刘庄村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就职于应县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酷爱文学写作,作品散见《应县文艺》《塔乡儿女》《山西警方》等刊物。(文:杨跃新)

来源:乡土文学艺术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