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代的开元盛世中,文坛兴盛,诞生了大量的著名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王维、贺知章、孟浩然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这里面,要说谁的名气最大,那么李白、杜甫绝对是人气之王。
但要论谁的成就最大,那绝对非高适莫属了。
高适不仅诗写得好,而且能文能武,做过大官儿,还带兵打过仗,而且打了胜仗,晚年因功劳突出被封了侯。
如果没听过高适这个人,那他的这句诗你一定听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句诗出自高适的《别董大》,当时他写这首诗是与友人分别时的赠别之作。
那时候的高适,还没有发迹,生活十分贫苦,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与朋友相遇,他连买酒的钱都没有。
而高适的整个前半生49年都是在这种穷苦的生活中度过的,要不是他后来大器晚成,估计真的就一辈子在穷苦的生活中过完一生。
高适的前半生原本,高适的祖上也是显贵家庭,他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代的名将,曾经在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官职做到了安东都护。
安东都护在当时属于封疆大吏,是管理辽东和渤海国等地的军政机构,高侃做到这个职务算是位极人臣了。
但不幸的是,到了唐玄宗时代,高家已经家道中落,高适虽然出身名门,却早已沦为贫苦家庭。
不过,贫苦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高适发发奋图强的信念,在他20岁之前,学习十分刻苦,平时不仅要种地,还要习文练武。
到了高适20岁以后,他决定到帝国首都长安寻找机会,没想到一无所获,失望而归,最后还是得回去种地,继续过着贫苦的农耕生活。
就这样,一直到730年,高适的生活轨迹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一年,他30岁,当时辽东的契丹权臣可突干弑杀契丹王,并且胁迫当地奚族人与他一起背叛唐朝,投降突厥,契丹与李唐方面于是爆发战争。
高适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去投军,建立军功,就可以出人头地。
因此,高适立即动身前往幽州、蓟州一带,寻找投军的机会。
北上途中,高适开始了他的创作,在写诗这个领域,他的创作开始了井喷式爆发,从此开始写下大量的诗。
但奇怪的是,从730年到732年整整两年时间,李唐与契丹开战是731年,从开战到打赢,也有一年时间,没听说高适有过从军的经历,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诗中也没有相关的创作。
也不知道他北上以后这段时间都干了些啥。
直到732年,信安王李祎大破敌军,这时候,高适走了李祎幕府的门路,给幕府的人献上一首诗,希望能引荐他,可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投军这条路算是没走通,那剩下就只能走科举这条路了。
735年,高适去了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谁知竟然没考中。
奇怪的是,高适此后长达十几年没再参加科举,但他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游历天下。
从此,高适开始了十几年的游历生涯。
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以诗为主的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入选教科书的《别董大》这首诗。
他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著名的诗人都是好朋友,并且交友广泛,有大量的朋友,在这十几年里,高适与朋友们往来密切,但日子依然过得贫苦。
事实证明,朋友多是有好处的。
749年,高适49岁,基本上算是年过半百了,没想到多年萎靡不振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
此时的高适,虽然事业没起色,但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文学界也算有点名气,睢阳太守张九皋与他结识后,十分赏识他,于是举荐他参加有道科的考试。
这一次,高适一举考中,被任命为封丘县尉。
但是很快,他又陷入到了苦闷当中。
毕竟年过半百还没进入过职场,他显然不大适应职场里的一些潜规则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在担任封丘县尉期间,对于曲意逢迎上级官员以及看着地方官压榨百姓而无能为力这些事情,高适感到十分郁闷。
虽然做了官,但心累。
在封丘县尉的职务上干了两年多以后,高适最终无法接受这样的职场生活,于是辞官不做,转而到长安寻找新的机会。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在长安,他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从幕府属官到封疆大吏752年,到了长安后,友人田梁丘推荐他到河西幕府工作。
当时负责河西事务的正是大唐名将哥舒翰,高适去河西就是要加入哥舒翰的幕府。
哥舒翰见到高适,一番交谈后,发现此人才华不一般,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表荐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在哥舒翰的幕府内担任掌书记的职务。
从此,高适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哥舒翰进京述职期间,还曾经在唐玄宗面前说了不少高适的好话,引起了李隆基的注意,这为后来高适升职加薪奠定了基础。
哥舒翰从长安述职回来后,随即发动了进击吐蕃的战役,高适跟着哥舒翰这样的名将,出谋划策,参与军事,打了很多大胜仗。
在这期间,高适频繁地参与哥舒翰主导的各种军事行动,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军事实战能力,这些经历,将成为他日后登上封疆大吏位置的雄厚资本。
就这样,一直到755年,那场席卷半壁江山,让李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
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战场落败,随后被李隆基处死,哥舒翰被任命为统帅,镇守潼关,抵挡叛军,高适也跟着哥舒翰驻守在潼关。
但李隆基判断错误,而且听信谗言,强逼哥舒翰出兵与叛军决战,最后中了叛军的圈套,导致哥舒翰手里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哥舒翰本人也被叛变的部下绑起来投了叛军。
而高适则找到了机会逃回长安。
哥舒翰战败后,叛军随即攻破潼关,长安城危在旦夕。
此时,正是李隆基密谋出逃到蜀中的时候。
老李头一边密谋着跑路的事宜,一边安排杨国忠召集百官商讨应对叛军进攻的办法。
李隆基这是想制造一种要抵抗到底的假象,以稳定人心,但实际上他已经准备好跑路了。
那日,在朝堂之上,对于如何抵挡叛军一事,群臣束手无策,个个垂头丧气,甚至有些人已经被叛军吓得不知所措,开始哭起来。
这时,现场突然出现了一个声音:
不如召集百官子弟,以重金招募豪杰,聚集十万之众,与贼兵一战!
高适不愧是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魄力,当时的百官若是按照此法背水之战,胜负还真未可知。
但此时的百官已经被吓破胆,而且那些官宦子弟根本没上过战场,真要让他们去招募兵勇抵挡叛军,估计也没胆子,更没能力去做。
而且连皇帝李隆基都已经做好了逃往蜀中的准备,并没有打算背水一战的想法。
所以,高适此话一出,很快就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此事遂不了了之。
几天后,老李头果然带着太子李亨、皇子皇孙、后妃、宰相杨国忠等人跑路了,京城顿时大乱。
李隆基跑路后,叛军很快攻破了长安,文武百官逃的逃,散的散,还有的干脆就投降了。
而高适则是在打探到李隆基的消息后,立即追了上去,跟着皇帝陛下的大旗走,最后在河池郡追上了李隆基一行,随后被李隆基升职为侍御史,跟着一起入蜀。
不过,这会儿已经发生了马嵬兵变,太子李亨已经北上灵武,高适在蜀中注定是待不久的。
果然,没过多久便传来李亨在灵武登基,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的消息。
李隆基见此情形,被迫承认了李亨皇位的合法性,为了李唐江山的安危,老李头亲自写了传位诏书,交付给李亨的使者,让他带回去,以宣示李亨继位的合法性。
同时,顺便让高适也跟着使者一起去灵武,辅佐新皇帝,平定叛乱。
战乱时代,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很快,高适就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身在江东的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试图夺了李亨的皇位,李亨于是召见群臣商议对策。
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时,李亨听说高适素有谋略,于是召见高适商议对策。
凭借昔日在哥舒翰身边数年的军事经验,高适对李璘谋反事件进行了一番论述,并且分析了双方优劣,以及江南对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略意义,而且着重分析了李璘方面的劣势和缺陷,最后断言李璘必败。
李亨听完之后,顿开茅塞,对高适的分析十分钦佩,于是任命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率军与韦陟、来瑱共同平乱。
这一年,高适56岁,他第一次做到了节度使的职务。
757年,高适所部与韦陟、来瑱两路军队会合后,他展现出了在军事方面的能力。
高适根据现实情况分析,断定李璘的部下跟他不是一条心,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提着脑袋跟着李璘谋反的。
在对付李璘这件事上,应该以智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所以,高适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他写信给李璘的部下将领,劝他们不要跟着李璘一条道走到黑,谋反可是诛九族的重罪,现在回头还来得及,等朝廷大军击败李璘,那时候可就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这帮将领一听很有道理,于是纷纷离开李璘,从将领到士兵,足足跑了数千人,高适以及韦陟、来瑱等人趁势大举进攻,击溃叛军,叛乱就此平定。
然而,接下来,高适迎来了职场上第一次低谷。
像高适这种能力很强,又敢说真话的大臣,宦官李辅国是极其反感的,所以极力在唐肃宗面前说高适的坏话。
758年春,长安、洛阳已经光复,而高适却在李辅国的打压下,被贬官为东都太子府少詹事,撵到洛阳干着一份闲职的差事。
但在那个战乱时代,真正有能力的人注定是不会被埋没的。
仅仅过了一年,唐军在反攻叛军的重大战役相州之战中大溃败,刚刚收复不久的洛阳再次沦陷,高适几经辗转回到了长安。
此时,安史之乱的战局急转直下,在这危急关头,蜀中也不太平。
蜀地是李唐的大后方,不容有失,必须派有能力的大臣过去经营,这时李亨想起了高适,于是任命高适为彭州刺史,不久后又改任蜀州刺史。
高适到了蜀地以后,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高适到了四川后,见到了他的老朋友——诗圣杜甫,还曾经到杜甫草堂看望杜甫。
彼时的杜甫,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住着破烂的茅草房,可谓是穷困潦倒。
对于这位老友,高适也是时有接济。
而高适到四川后不到两年,蜀地就发生了动乱。
761年,梓州刺史段子璋起兵谋反,高适随即起兵随西川节度使崔光远讨伐叛乱,一战斩杀段子璋。
也正是这一年,杜甫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了,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这一年创作的。
里面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的茅草屋无法抵挡恶劣的天气,下雨刮风的时候,茅草被风刮得四处乱飞,屋子开始漏雨,随着雨下得越来越大,屋子里的积水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双脚只能一直踩在水中。
好在杜甫还有高适这样一位好友,他曾经多次到蜀州,依托高适。
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李豫登基,是为唐代宗。
谁知,剑南兵马使徐知道竟然起兵谋反。
高适于是从蜀州起兵讨伐,在战斗中大破叛军,叛乱平定后,高适在当地安抚人心,重建秩序,工作十分出色。
唐代宗李豫看到了高适的能力,于是将其升职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摄东川节度使。
这一年,高适63岁。
从49岁开始做封丘县尉这样一个芝麻小官儿,到现在63岁做到节度使的高位,高适花了14年。
也正是这一年,吐蕃大举进犯,攻陷河西、陇右,兵锋直指长安。
高适身在西川,但也想为朝廷分忧,于是率军从西南对吐蕃发起攻势,试图牵制吐蕃军队,但由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吐蕃人很快就攻破长安,皇帝李豫被迫出逃,最后是郭子仪出面用计退了敌军。
一年后,高适被朝廷召回京城,升职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食邑700户。
这一年,高适64岁,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古人所追求的封侯拜相,他做到了。
但高适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765年,高适病逝,年65岁。
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纵观高适的一生,用大器晚成这句话来形容就在合适不过了。
他前半生过得穷困潦倒,49岁才做了封丘县尉这样一个芝麻官儿,52岁获得机遇,得以在名将哥舒翰帐下效力,63岁干到节度使这样的封疆大吏,64岁被封侯。
他的人生可谓是两极分化,前半生贫困潦倒,后半生位极人臣。
在盛唐时代的诗人中,在仕途上做到节度使,还封了侯的,高适是唯一的一个,这也算是人生赢家了。
《旧唐书》为此评论道:“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就是说,唐朝开国以来,到中期时代,诗人中,在仕途上最成功的,唯有高适而已。
事实上,与高适同时期的诗人,李白、杜甫是最郁郁不得志的两个,其他的人比如王昌龄、王维、孟浩然等,在仕途上的成就也远不及高适。
究其原因,还是人的能力问题。
写诗属于文学领域,但是走仕途这条道就牵扯到政治、军事领域,文学家不一定就擅长政治,更不一定擅长军事。
但高适不一样,他是个比较全能的人。
在写诗方面,他的诗作风格丰富多样,除了众多广为传颂的边塞诗以外,他还写过很多田园诗、政治抒情诗、酬赠应答诗、咏史诗等作品。
在仕途方面,他也有天赋,高适继承了祖上名将的基因,在军事领域有很强的能力,加上曾经跟在哥舒翰身边参加各种军事行动,使得他在带兵打仗方面取得不少成绩。
虽然高适打过的仗不能和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名将相比,但比起其他诗人,他已经很厉害了。
此外,在治理蜀地的工作中,高适也干得十分出色,治理能力也很强。
这样一个兼通文学、政治、军事的人,也算比较全能了,而其他的诗人,他们很多郁郁不得志,其实有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能力。
总之就是一句话,诗写得好,但不代表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也不代表有带兵打仗的能力,但高适绝对是具备这些能力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