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篇章:外甥女不记仇的天性的值得分享
前几日,姐姐忙于工作,需要我帮忙带外甥女几天。相处下来,既有辛苦也有欣慰,娃娃哭闹时我很烦躁,娃娃静谧时我很喜欢,整体来说,带娃是美好的体验,虽然劳累,但是跟孩子玩耍,也挺有意思的。
外甥女今年3岁了,现在已经掌握了说话的能力,基本运动能力业已具备,加上现如今的孩子头脑聪明,与其沟通也能听懂成年人的话语,所以带娃也算可以。但是毕竟是孩子嘛,都有逆反心理和调皮的状况发生。诸如不好好吃饭啦,不穿衣服啦,光脚走路啦,非得买饮料,吃冰激凌啦等等。
而孩子一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便会大声啼哭,不分空间和场合,任成年人奈何?
诚如我的外甥女,那天天热我带她去地铁入口玩了一会儿(因为比较凉爽),等到离开的时候,她非得进入闸机里面,高低不跟我回家。我不理她,她就无理取闹,大声啼哭,后来哄好了跟我往回走。按成年人来说,某人惹了自己,最起码需要一会子才能恢复相处关系。但是对于外甥女来说,迅即蹦蹦跳跳的用小手牵着我,舅舅~ 快点儿走呀,舅舅~,将刚才我阻止其进入闸机的事情抛之脑后;
下午我带她去公园玩滑板车,本来带的水是小杯子,因为担心烫口,所以我将杯盖摘下,将水倒在杯盖里晾着。等她滑了几圈下来,我唤她喝水,她过来第一口很配合的喝下了,第二口就开始调皮,不好好喝水了。她用自己脏兮兮的小手指放在杯盖的水里,因为手指很脏,导致杯盖的水不能食用了,我便倒掉。我对她讲,不可以将手指放在杯盖的水里,那样就没办法喝了。等我第二次和第三次重新倒在杯盖水让她喝的时候,她又开始捣蛋,又把脏手指放进水里。这时候,我拿着扇子拍了她小手一下。 或许她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招致我的口头制止之外还有纠正行为,然后脸色一变,嚎啕大哭,看着她眼泪吧嗒吧嗒的,我也于心不忍。再一次,给她讲述不可以将手指放进水里,因为要喝到嘴里的事情。她可爱的嗯嗯道,还佯装大人口吻:好嘞! 边说着边钻进我怀里,非让我抱着她,关键是说一些俏皮的话语。更加可气可笑的是,她还时不时的拿着手指头假装要放进杯盖里,我一看到她在挑衅,我就装作要再次打她的举动,她又吓的缩手,在数次的假装拉扯中,她仿佛找到了乐趣,玩了好一会儿。
经过几日的带娃,我发现外甥女(或者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天性),那就是不记仇。哪怕是成年人前一秒因为自己调皮捣蛋而动手揍了自己,孩子们后一秒也能翻篇不去计较,这种不记仇的天性,真的很好。 事过即完,没有那么多的耿耿于怀。
我觉得,幼儿不记仇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些独特特点,这种特质值得我们以积极和正面的视角去看待。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大脑和情绪系统都还在快速发展中。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相对有限,很难长时间保留对不愉快事件的详细记忆。此外,幼儿时期的情绪表达更加直接和即时,他们往往能很快从一种情绪状态转换到另一种,这种灵活性有助于他们快速从冲突或挫折中恢复。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包括如何处理冲突和建立友谊。不记仇可能是一种自然的社交策略,帮助他们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因小事而产生长期的敌意或隔阂。
幼儿期也是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记仇可能表明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较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转向更积极、愉快的活动。
幼儿的行为和情绪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他们更有可能以积极、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冲突。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不记仇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宽容、理解和原谅。例如,在孩子们之间发生小争执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通过沟通、协商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报复或记仇来加剧矛盾。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幼儿不记仇是一种积极的现象,它反映了孩子们心理发展的独特特点和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看待这一现象,并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们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孩子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这些大人呢?
似乎更应该学习这种包容和宽容的品质吧。。。
森林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16:41于北京市大兴区图书馆 晴朗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