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著名科学家叶企孙吴有训回国之后都不再出成果了?

网络天马行 2024-02-10 10:48:34

解放后曾蒙冤的物理学家叶企孙由于经网络炒作,被称作大师中的大师。有点尬尴的是,叶企孙不是解放之后才不再出成果,在民国时都不出成果了。准确地说,他在回国之后就不出成果了。叶企孙的主要成果,是和导师测定校准了普朗克常数,以及对高压物理展开研究。回国之后,再也没有相关的科研成果。

这就很不对劲,须知1924年叶企孙回国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正是搞科研的黄金年龄。叶企孙的导师布里奇曼教授比他大差不多20岁,在叶回国之后继续进行高压物理研究,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叶企孙教授

另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吴有训的情况和叶企孙相似。由于清华大学成立数理学院叶企孙担任院长后邀请吴有训做物理系主任,很多人都以为吴有训是后起之秀。实际上,吴有训比叶企孙还大一岁,但是他到清华的时间比叶企孙晚。由于协助导师康普顿教授证明康普顿效应的突出贡献,吴有训成为唯一一个在近代物理史上留名的中国人(杨振宁、李政道等申请了外籍的不算)。

另外遗憾的是吴有训的成果也基本止于此。他回国之后,还在国际物理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有水平的论文,如《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双原子气体X射线散射》等,但还在康普顿效应的范畴。这样的成果很不尽人意。吴有训是康普顿教授口中最出色的两个学生之一,康普顿获得诺贝尔奖,康普顿另外一个出色学生也获得诺贝尔奖,吴有训却没有。

吴有训教授

叶企孙、吴有训等科学家回国之后,基本再也不出成绩了,从吴有训的简介可以看到端倪:1929年,吴有训在清华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中国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在叶企孙做清华物理系主任那几年,即使是中国顶级的学府,连个近代物理实验室都没有的,怎么可能有成果呢?

当然,清华大学没有物理实验室,不能只怪教授们。需知道当年那些实验设备是烧钱的怪物,在战乱不休的旧中国,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要筹办一个物理实验室真的不容易。

此外,那些回国的教授很快就走上领导职务,如叶企孙当了数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等,必然会占用大量的科研教学时间。后来,吴有训也走了这条路。

毛主席和钱学森

从这两个科学家在民国时的经历,就知道主席在建国初期力排众议论研发两弹一星等重要项目,为众多科学家搭建科研平台,让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回国之后不但没有荒废自己的专业,还为作更深入的研究,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是多么的不容易。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