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奇幻,终于憋出了一部好片

独立鱼电影 2024-10-11 08:37:22

《西游记》,称得上是国内最强IP。

从小说、影视到游戏,不断刷新人们对经典的认知。

今年,《黑神话:悟空》更是以极高的质量再次让这个IP出圈。

自从推出以来,这款游戏仅在Steam上的销量突破了2000万份。

收入超过10亿美元(约70亿人民币)。

而且还带火了许多游戏中场景的取景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许多景区在国庆期间因超出承载能力而上了热搜。

吴承恩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

可以说,吴承恩这个名字不仅是古典文学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娱产业的「摇钱树」。

翻看中国影人票房榜单,他个人的累计票房已近60亿。

有趣的是。

最近有一部国产动画片,直接以吴承恩作为主角。

将这位文学家的经历和想象力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捉妖故事。

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

今天鱼叔就来聊聊——

《缉妖录之启程篇》

这部动画片改编自《吴承恩捉妖记》。

小说灵感来自马伯庸的一个脑洞。

他曾设想,如果《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会为了写武松打虎而观察老虎的行动,那么创作了《西游记》的吴承恩是否也与妖怪有过类似的交集?

根据这个有趣的假设,有时右逝、马伯庸、海棠3位作者,合力完成了这本小说。

《缉妖录》采用了浓厚的国风美学,以中式奇幻的背景讲述了吴承恩与仙妖之间的羁绊。

故事从淮安城的一场悬疑事件开始。

近日,淮安城接连丢失了五个孩子,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大多数捕快认为这是人贩子所为,只有少年捕快吴道应坚持认为,「这事绝对是妖怪干的。」

没人相信他,他只好独自调查这个案件。

在他的走访中,吴道应得知城里最近出现了一位形迹可疑的陌生人:

他手持七环禅杖,穿着行者服,外貌俊朗但行踪诡异。

吴道应怀疑此人与孩子失踪案有关,于是悄悄尾随,却最终跟丢了目标。

就在此时,他听到远处传来孩子的尖叫声,循声而去,地上却只剩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追踪这些脚印,吴道应来到灵感大王庙,意外地发现这位被百姓供奉的灵感大王,竟然是个孩子。

吴道应一度怀疑她是拐走孩子的妖怪。

然而,这位小女孩自称也在追查妖怪。

在她的指引下,吴道应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专门吞食孩童的老鼋妖。

而他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妖的存在。

在与老鼋妖的激烈搏斗中,吴道应险些丧命。

幸好在关键时刻,那位他曾跟踪过的行者出现了。

他名叫青玄,已在城中暗中寻找妖怪多日。

两人联手,最终成功收服了老鼋妖,救出了失踪的孩子。

而被百姓供奉的感应大王,其实也是妖,不过是好妖。

她原是一条在观音莲池中修炼成精的金鱼。

为了逃离束缚而来到人间,占据了老鼋妖的水府,成了百姓供奉的「神」。

但由于无力独自消灭老鼋妖,她的力量逐渐被百姓怀疑,失去了供奉。

庙里的神像被砸,她的地位也被新神取代。

她最终坠入河底,变回了一条金鱼。

《缉妖录》以捉妖人吴道应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在这里,妖怪不再只是邪恶的象征,他们各自带着与人类相似的欲望与挣扎,化作一个个饱含人性的角色。

《缉妖录》的颠覆之处,就在这个「妖」字。

它在对传统妖怪的描绘上别具匠心。

许多来自《西游记》的经典妖怪被重新塑造,赋予了更加立体和复杂的人格。

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这对原著中人气极高的妖怪,不再是被孙悟空耍得团团转的憨憨。

在这个全新的演绎里,金角和银角变成了一对性格迥异、却都强烈执着的姐妹。

她们原本感情深厚,但因争夺紫金葫芦而关系不和。

这件本应是她们母亲九尾狐遗留的唯一宝物,却成了她们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母亲临终时将它传给了银角,然而金角认为妹妹无法保管如此珍贵之物,便将紫金葫芦抢了过来。

银角对此深感不满。

吴道应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死里逃生,并夺下了紫金葫芦,将银角吸了进去。

当金角得知后,不惜以命相赔。

她的真情终于令银角理解到姐姐的良苦用心。

她明白金角之所以抢走葫芦,并非贪婪,而是世道艰险,她保护不了紫金葫芦,反而容易因它惹祸上身。

吴道应让两姐妹重新审视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黄眉大王的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在原著中,黄眉大王是玄奘师徒西天取经路上最难缠的妖怪之一。

他原是弥勒佛身旁的黄眉童子,趁佛祖不在,偷走几件宝物,自立为佛,在小西天开设假佛寺——小雷音寺,困住了玄奘师徒。

在《缉妖录》中,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妖怪,而是一个背负沉重家族使命的守护者。

动画中的黄眉,一出生时便被指定为小雷音寺的守护者,注定要一生守护玄奘大师留下的舍利,永远无法踏出西安城一步。

尽管在世人眼中,这是一份极大的荣耀,但在黄眉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诅咒。

这种强加的荣耀与他向往自由的心态产生了冲突。

他不认命,也不愿意被束缚于小雷音寺的围墙之内,甘做所谓的「奉迦人」。

对他而言,荣耀远不及自由重要。

他希望能摆脱这看似神圣实则禁锢的命运,追寻自己的道路。

于是,他毅然选择背叛使命,突破束缚。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他背后的挣扎和人性化的复杂面。

《缉妖录》颠覆了我们对「妖」的传统观念,妖怪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化身,而是拥有情感、欲望,甚至与人类相似的信念。

吴道应的捉妖之路,不仅是对妖怪的探索,更是对人性的考验。

每一次与妖的遭遇,都是他自我成长的经历,也带给观众对善恶对立的深思。

关于《缉妖录》,夸的最多的一个词,是脑洞大。

正是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创新,使它在众多西游题材改编作品中脱颖而出。

然而,随着「脑洞」一词的高频出现,伴随而来的也少不了「魔改」的质疑。

但其实,魔改和脑洞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不仅是对经典的重塑,也是对原著精神的一种解读和延续。

回顾西游IP,不得不提及一部堪称「魔改」的先驱——《大话西游》。

这部电影在1995年上映之初,几乎是被一片嘲讽声淹没,遭到观众、影评人甚至拍摄团队的批评。

扮演牛魔王的陆树铭,甚至请求导演刘镇伟不要在电影中署上他的名字。

作曲家赵季平也认为这部电影荒诞不经,要求撤下署名。

彼时的《大话西游》并不被主流认可,许多人对其大刀阔斧的改编方式嗤之以鼻。

然而,时光流逝,这部电影逐渐被重新审视和理解,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经典。

原本被视为「魔改」的作品,逐渐被赋予了「先锋」的标签。

并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座里程碑。

正是这种前卫的尝试,为西游记IP的改编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在《大话西游》掀起「魔改」潮流后,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再仅限于对原著情节的再现,而是发展出了多样的衍生作品。

例如,充满暗黑风格和哲理思考的《悟空传》、反思现实与人生的《西游记后传》等。

它们各自以不同的角度和手法,解构、重塑,甚至颠覆了西游的故事和角色设定。

这些「脑洞」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极具张力的另类西游世界。

打破了固有的神魔二元对立观念,让观众重新审视「西游记」这一经典之作的深层意义。

《缉妖录》也有这样的探索。

它不仅继承了西游IP的文化底蕴,还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重新定义了何为「妖」,何为「神」。

在《缉妖录》里,妖不再是纯粹的反派,而是有感情和故事的个体。

作品中的每一个妖怪角色背后,都隐藏着各自的愿望和挣扎。

这种改编使得《缉妖录》在诠释经典之余,也引发对人性、命运和自由的思考。

所以说,不必一棒子打倒「魔改」。

颠覆西游的传统形象,其实也丰富了中国古典题材的表达方式。

这种颠覆性的改编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经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2 阅读:256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3:39

    期待更多优秀文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