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50多年后,美国着陆器“奥德修斯”登陆月球,迈出新的一步

吕璐观 2024-02-26 05:50:23

据CNN报道,美国私营公司“直觉机器”近日宣布,其开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已成功登陆月球表面。此前,“奥德修斯”曾因推进剂温度问题一度推迟发射。最终,它在当地时间2月15日凌晨1时05分,从佛罗里达州成功发射升空。

“奥德修斯”着陆器成功将其第一张任务图像传输到地球

报道称,“奥德修斯”的发射是由SpaceX的“猎鹰9”火箭负责,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搭载“奥德修斯”进入太空,并在经过六天、超过90多万公里的航行后,顺利抵达目的地月球。

根据CBS的报道,“奥德修斯”在着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在预定着陆的最后12分钟内,着陆器的主引擎在接近地面32公里的地方启动,随后几分钟内垂直下降,直接向月球表面坠落,好在接近月球表面大约10米时,主引擎调整了推力。尽管在着陆之后恢复通信的时间比预期要长,但探测器最终成功与地面站建立了联系。

据报道,“直觉机器”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史蒂夫·阿尔特穆斯激动地宣布了此次发射的成功。同时,美国航天局也发表了祝贺,进一步强调了其与商业公司合作的重要性和潜力。

“奥德修斯”打破了美国在探月方面超过五十年的沉寂,它是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以来,首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美国着陆器,也是第一个达成此成就的商业性着陆器。

“奥德修斯”着陆器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

“奥德修斯”着陆器,有着宽1.57米、高4米的六边形柱体结构,配备了6个着陆支腿。这个着陆器不仅搭载了美国航天局的多项科学仪器,也承载了若干商业载荷。根据美国航天局的官方说明,这次任务旨在执行多个科学研究与技术验证活动,包括分析着陆过程中发动机喷流与月表土壤的互动效应、开展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太空天气对月表的影响等。

不久之前,一家位于匹兹堡的私营商业航天企业,也曾试图用其“游隼一号”着陆器实现这一成就。但该着陆器在发射后不久由于推进剂箱破裂而偏离轨道,最终在南太平洋上空解体烧毁,这次失败让美国重返月球的梦想暂时破灭。但如今“奥德修斯”继续了它没有完成的任务,而且这对美国确实是重要的一步。

探月活动的技术含量很高,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私营公司而言。不光美国,其他国家的私营公司也走得磕磕绊绊。在2023年,日本的iSpace公司开发的“白兔-R”着陆器,在尝试着陆过程中坠毁在月球表面,未能完成任务。此外,回顾2019年,以色列的SpaceIL公司也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发射了“创世纪”号着陆器向月球进发,但在着陆过程中同样遭遇失败,最终坠毁。

“奥德修斯”发射任务指挥中心画面

自1966年美国和苏联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以来,过去半个世纪里,仅有少数国家成功实现了将无人探测器送达月球表面的任务。根据CBS报道,进入21世纪,中国、印度和日本成为了少数能在月球上实现无人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其中日本的“SLIM”着陆器在尝试着陆月球表面时翻倒,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美国政府在2019年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计划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并把最初的目标设定在了2024年之前。

然而,由于预算短缺等一系列挑战,美国航天局不得不宣布推迟宇航员重返月球的时间,但不载人的探月活动近年一直在进行中,此次“奥德修斯”着陆器的登月计划也是美国航天局商业计划的一部分。

CNN指出,美国此前进行的月球探索大多集中在赤道区域。如今,美国对月球南极区域的兴趣日益增加,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有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月球被认为含有地球上稀缺的矿物质和同位素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核聚变这一清洁能源技术,月球上的某些材料可能至关重要;二是科学家推测,月球南极的冰水资源可以被转化为火箭燃料。

在美国人的这个成功时刻,CNN不忘扯上中国,称太空旅行背后,也有着国家之间的技术和政治竞争。登上月球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也象征着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自己在太空探索,尤其是在载人登月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

此前在休斯顿展示的“奥德修斯”着陆器

此前,美国航天局局长尼尔森访问阿根廷时,将“中美竞争”延伸到了太空探索领域。尼尔森强调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的成就,并提出太空竞赛的概念,这种言论反映了美国将零和博弈的思维,应用于太空探索的倾向。

这并不意外,回顾历史,美国在搞耗资巨大的科研计划时,经常会需要一个对手来对标。以前是苏联,现在就轮到了中国。不过中国有自己的节奏,相对而言,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更加注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发展,而不是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国航天的探月计划也一直没停下脚步,近日,嫦娥七号的中继星(鹊桥二号)也要发射,这将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环。

对于全人类而言,太空应当成为一个和平的地方,月球也该是各国共同探索的新世界,因此,中国航天人并不会因为美国同行的挫折而高兴,而对于美国取得的成果,我们只会大度的表示祝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