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怎样收复台湾?

晴晴说武器 2024-11-12 06:00:35

作者:季风

台湾岛与大陆的联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能用若即若离来形容。直到元朝,澎湖巡检司的设置,让中央政府的触角第一次触及到台湾这座岛屿。明清之后,中央王朝才真正确立了对台湾的掌控,把台湾牢牢控制到自己的手中,直到近代甲午战争清朝的战败。

抗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再次收复台湾。但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政府败退到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再次被迫分离,直到现在。

未来台湾会怎样,这与岛上的分裂势力关系不大,而是取决取决于中美博弈的结果。但不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还是要依赖我们的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平统一和武力解决都可选范围内。这两种方式在历史上都是有迹可循的,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参考。

首先说武力解决,这可以参考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的行动。

关于郑成功,历史教材对于他的定位是民族英雄,军事家。因为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而被历史所铭记。奠定他历史地位的收复台湾之役,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跨海作战的经典。

现在的荷兰在国人眼中,属于小国寡民,自身实力有限。而郑成功生活的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世界的顶级强国。为了争夺霸权,荷兰与英国先后进行过三次英荷战争,甚至一度在海上碾压英国海军。尤其是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海军将领德·勒伊特率领海军舰队沿着泰晤士河深入英国腹地,重创英国海军,扭转不利的局面,也成就了此时荷兰海军的赫赫威名。

英荷战争

要实现收复台湾,就必须面对强大的荷兰海军。尽管郑成功家族也是靠海吃饭几十年的海上武装,但面对荷兰海军,多少还是有一些顾虑。不仅仅是忌惮其实力,更重要的是,郑成功集团刚刚经历过北伐的失利,损失惨重!此时的郑家在收复台湾的时候,不仅要面对强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还要顾及清军对自家最大陆沿海最后要点——金门、厦门的攻击。

所以能够投入这次跨海作战的兵力有限。

除此之外,台湾周边的水文环境也是十分复杂。台湾东部海域风浪极大,对于航行十分不利。面对的大陆的台湾情况也不太好,除了5-9月浪比较小,其他时候海浪都比较大。冬季大风期间和夏秋台风来袭的时候,最高可达10米。在以风帆战舰为主的,如何安全渡过海峡,到达台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然大自然是公平的,复杂的水文条件,不仅限制了郑成功,也限制了荷兰海军的行动。

郑成功

除此之外,郑成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荷兰此时的殖民中心在巴达维亚(今印尼),在台湾的兵力十分有限。只要能够在台湾岛上成功登陆,郑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军事行动。这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即便如此,郑成功在准备渡海作战前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先是通过何廷斌(曾经担任过荷兰人的翻译)了解荷兰军队详细的部署,还拿到了台湾台湾地图及港路图。

有了一手的情报,郑成功还采用各种方法麻痹对手。他给荷兰人在台湾的总督揆一写信,把种种备战行动解释为针对占据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清政府。同时,郑家的船队也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前往台湾,与荷兰人进行贸易。这既可以麻痹敌人,还可以顺手进行侦查。毕竟那个时候的要塞是难以隐藏的,笨重的火炮阵地不被发现也是很难。

郑成功军

可以说这些示弱的手段效果不错,荷兰人将增援台湾的兵力调往其他方向,极大削弱了防御力量。

为了能够快速处理各种问题,1661年2月,郑成功将行辕搬到了金门。在这里,他对军队进行重新编组,以应对实力不俗的荷兰军队。与此同时,郑成功引以为傲的舰队开始向料罗湾集结,随时准备出击。

1661年4月初,郑成功在金门誓师出征,准备工作开始加速。4月21日,郑成功亲自率领120艘大小战船、2.5万兵力,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日船队到达澎湖。经过几天的休整,船队再次出发。几经波折,船队最终靠近台湾外海。在选择登陆点的时候,郑成功没有选择通常的鸡笼(今基隆)、打狗(今高雄),而是选择了鹿耳门。

郑成功水师

按理说,鸡笼和打狗的港口条件更好,但也是荷兰重兵驻防的要点!在这里登陆必然是强攻,即便成功,伤亡也是不可承受的。鹿耳门的条件要差得多,平时只能只能走小船,大型战舰难以通过。因此荷兰人在这里的防御极为薄弱!但是他们忽略了,鹿耳门每年有两次大潮可以通行。

郑成功就充分利用这一水文特征!4月30日,大潮准时到来,郑军趁此机会快速通过。先头部队迅速抢占了至关重要的北线尾岛,掩护主力控制鹿耳门港口。郑军借助鹿耳门,顺利在台江海湾和禾寮港登陆,从侧后包围了荷军要塞赤嵌楼。

这种利用水文、出其不意的登陆作战模式在后世多有运用。最为典型的就要数1950年麦克阿瑟在仁川实施的“烙铁行动”了!同样选择不利于登陆部队展开的港湾,同样的利用少有的大潮直逼海滩,同样的利用防守方的麻痹大意……

登陆成功后,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郑成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岛上的荷兰人。荷兰人的兵力少,只能集中到赤嵌楼和台湾城。此时的欧洲棱堡为代表的防御工事被荷兰人应用的炉火纯青,兵力占优势的郑军也难以撼动,只能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术。

击败荷兰人在台湾的舰队后,郑成功成功切断了赤嵌楼和台湾城与外界的联络,尤其是撤退的海上通道。

赤嵌楼

接着郑成功设法切断了赤嵌楼的水源,靠着这种战术,赤嵌楼首先被拿下。但是台湾城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攻克,只能继续围困。这个时候郑军面临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荷兰人可能的增援;另一个则是后勤补给缺乏,尤其是粮食不足。

对于第二个问题,将士们靠着当地百姓的支持和大陆运送过来的军粮先结燃眉之急,之后延续了历代中国军队的传家宝——军屯。

对于第一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好在荷兰人最近的殖民地在遥远的巴达维亚(仅印尼),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准备。8月,荷兰人的舰队终于来到,但只有10艘战舰,七百余船员。这些战船经过长时间的航行,未经休整就投入战斗,战力很受影响。类似的事情在后来的海战中,曾经多次出现。

这对于郑成功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远来的荷兰的战舰、火炮或许有一定的优势,但数量的劣势太过明显。郑军集中大量战船采用狼群战术进行攻击。

经过激战,荷兰海军惨败!2艘战舰被毁,3艘被俘,剩下的逃至外海。岛内的荷兰军队再无获得增援的机会,败局已定。之后,明军拿下台湾城外的制高点,开始炮击城内。最终,荷兰人在台湾的所谓“总督”揆一,被迫走出城堡,向郑成功,他们口中的国姓爷投降。

郑成功接受荷兰人投降

台湾在经历数十年殖民统治后,再度回归中华大家庭。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的分离,大多都与海外势力有关。未来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阻力,估计也来自海外势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一些操作,我们可以借鉴。比如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比如将敌军分类包围,比如设法阻断敌方可能的增援……尤其是阻敌增援!因为台湾岛不足支持一支庞大的军队长期作战,想守住岛屿必须有来自外部的支持。

后来,清朝为了应对郑成功集团,对沿海做了许多不当人的事情。比如臭名昭著的“迁海令”,甚至一度联合荷兰人围攻台湾,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台湾郑氏家族内部出现问题,清廷才有了机会。

郑成功

1681年,掌控台湾的郑经(郑成功之子)去世,立长子郑克臧为继承人。但其部将冯锡范为一己之利,杀死郑克臧,扶植郑克塽上台。台湾岛内一时间政局混乱。

这让清廷抓住了机会!作为清军主要的水师将领,施琅说服清廷趁机出兵。与郑成功直取本岛的做法不同,施琅的策略是拿下澎湖,然后以武力迫使郑氏家族投降。

热兰遮城

在澎湖海战中,刘国轩统帅的明郑水师惨败!这对于明郑内部的心理震撼是毁灭性!因为在此之前,水师一直是他们强项。即便清廷拥有资源要远多于郑家,但在这一块一直是被郑家压着打。

以此为基础,清廷一方面以大军压境,一方面采用怀柔政策,最终明郑内部瓦解,郑克塽投降清朝。明朝在中国境内最后的政治势力就此瓦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