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说出了真相,果然,俄乌战争的赢家不是中俄

战略风雨 2024-11-27 17:24:12

2024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仍在持续,且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纷纷角力。这场战争不仅影响着欧洲和俄罗斯,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爆料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揭示了俄乌战争背后的一些关键因素。她直言不讳地表示,乌克兰之所以能有准备迎接这场战争,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她当年与俄罗斯的外交接触。同时,默克尔的言论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究竟对谁有利,是否真如某些舆论所言,是中俄的“共赢”局面?

默克尔的这番话,除了让人重新审视俄乌冲突的背景,也揭示了一些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利益关系。她明确指出,如果没有她当年与俄罗斯的“亲近”关系,俄乌战争很可能会更早爆发。她提到,正是她通过外交渠道,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做出了多次调解,为乌克兰争取了长达8年的准备时间,才让乌克兰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军备建设和军事准备。对于默克尔的说法,西方媒体并没有过多质疑,反而通过她的口吻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冷静。

默克尔的另一番话也十分耐人寻味。她提到:“我们早就预见到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因为我们非常了解普京。”这番话透露出她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了解。默克尔认为,普京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导致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俄罗斯对乌克兰“非北约化”的要求,长期以来一直是普京政府的核心外交战略之一,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与北约的不断扩张,无疑加剧了俄罗斯的安全焦虑。

但默克尔的言论也让人思考:如果战争的爆发几乎是欧洲各国政府早已预见到的结果,那么,欧洲政治精英们究竟做了什么准备?从默克尔的表态来看,欧洲和北约早已将战争风险列入了战略预案,并为乌克兰提供了多方支持。然而,从一个更深远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赢家并不是中俄,而是某些隐藏在幕后、早已为这场冲突布局多年的力量。

这时,美国的角色愈加引人注目。美国国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最近公开表示,俄乌战争背后其实是一个“钱”的游戏。他透露,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之一,估计其稀土资源的潜在价值高达7万亿美元。而这些资源,恰恰是美国在全球竞争中争夺的焦点。

格雷厄姆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众所周知,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过去几年,稀土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曾多次通过限制稀土供应,试图削弱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乌克兰作为全球稀土资源的重要供应地,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美国的真实目的或许不仅仅是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而是通过这一战争,重新获得对全球稀土资源的控制权。美国曾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过类似的停战方案,计划通过与泽连斯基政府签订协议,将乌克兰的稀土资源及粮食资源纳入美国的控制之下。这一协议的本质,是美国通过战争保障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控制方面。

对于泽连斯基而言,眼下的局势更加复杂。一方面,他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支持,尤其是在军事援助和财政援助方面;另一方面,他深知,乌克兰的资源和经济将逐渐被美国掌控。尽管乌克兰政府表面上仍在为国家的独立与主权而奋斗,但实际上,泽连斯基与美国的合作,也意味着乌克兰将成为美国在东欧的一个长期战略棋子。

泽连斯基深知这一点,甚至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公开表达过对于美国利益的担忧,认为乌克兰的资源和经济可能会成为国际博弈的牺牲品。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与美国进行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无疑会导致乌克兰的部分国有资产、资源乃至能源被美国控制,而乌克兰人民的未来,也将与西方利益深度捆绑。

尽管如此,泽连斯基所面临的抉择并不简单。在一场政治和军事冲突的漩涡中,乌克兰能够做的选择并不多。即便是通过与美国签订协议,他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控局面。最终,战争结束后,乌克兰的命运将取决于他与美国达成的协议,而这份协议的内容,可能远远超出了普通民众的理解和预期。

通过默克尔的采访和格雷厄姆的言论,俄乌战争的背后利益链条变得愈加清晰。最终,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是直接交战方,但战争的背后,真正的赢家或许并不是中俄,而是那些早已为这场冲突布局、获取资源的国家。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不仅通过控制稀土和能源资源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全球竞争力,还成功地利用战争推动了其长期的战略目标。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在这一局势中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但它在资源和经济上的稳定,可能在全球博弈中保持着相对的优势。而俄罗斯,尽管在军事上投入巨大,但其付出的代价也远超预期,最终能否在这场冲突中保持长期的战略利益,仍是一个未知数。

这一切的背后,既有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也有战略布局的深远考量。在这场多方角力的复杂局势中,最终的赢家并非单一国家,而是那些能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和战略体系、掌控关键资源的国家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