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挥不去的蒲扇记忆

鸿朗说健康 2024-07-14 13:09:17

现在的夏天,人们有空调,有电扇等消暑工具,而对于蒲扇那则很陌生了。

以前的夏天,蒲扇那可是人们最离不开的宝贝。炎热的季节,人们白天田间地头小憩扇风,夜晚青石小院纳凉驱蚊,都离不开一把大蒲扇。“手持蒲扇扑流萤”“竹床蒲扇养天真”,成为一幅别有情趣的风俗画。

夏天的骄阳似火,这时候乡亲们下地干活,除了戴个草帽,一般还带着蒲扇。走路上坡时,蒲扇可以扇风。干活累了歇息时,蒲扇可以当坐垫。歇够了起身时,拿着蒲扇在身后“啪啪”两下,可以把尘土抖落。甚至后背痒痒时,将蒲扇倒个个儿,用扇柄伸进后背挠一挠,嘿,不痒了。有时候,蒲扇还成了“黄金棍”,小孩子不听话时,大人们就一把蒲扇拍过去,不过,蒲扇拍人,气势大,一点儿都不痛。小孩子们则喜欢用蒲扇当遮阳伞,烈日下在额前用蒲扇搭一个“凉棚”,凉爽宜人。

到了家家户户干完农活、吃完晚饭的时候,月亮初升,晚风和畅,乡邻们三三两两相聚村头的泡桐树下、或者田头的水井边,端着老鹰茶,摇着大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侃大山、唠闲话,实在是惬意极了!蒲扇就像助兴的道具,“呼呼”“呼呼”,扇得月影婆娑、月光散淡,人们谈得更欢了!乡间蚊子多,偶尔有人被叮咬了一口,只听见“啪啪”两声巨响,蒲扇又成了灭蚊利器,拍打之人总觉得效果奇佳。夏夜的时光,乡邻的谈笑和着村口的犬吠、咕噜的井水和着细碎的人声,都在“呼哧呼哧”的蒲扇摇曳的背景声中惬意地逝去。

小时候的我们喜欢在扇子上写字,小孩儿们喜欢两句打油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你瞧这人做的!我不是不借,是你来得不是时候;要借也行,立冬来拿吧。这实在算不得自私,正常的人性啊。我邻居那时正迷恋读《三国》,弄了一把纸折扇,文绉绉的,网不住多少风,还题了毛笔字“心静自然凉”,看能的!我说:“叔,你心静就凉快了,干吗还要扇子?”他拿折扇敲我头说:“鬼精!你知道啥?这是气质,是风度!”

现在的夏天,已很难见到蒲扇的身影了,我觉得这是人们的一大损失。一把轻盈质朴的老蒲扇不仅能够扇风驱热,还融入了诸多民间智慧,被巧妙地赋予了驱蚊、遮阳、挠痒、挡雨、垫座等多种用途,可谓是“一扇在手,百事无忧”。

现在科技的发展,如今,孵在空调房间,已成为当下流行的消暑方式。殊不知,长期与空调为伴,不利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体内组织器官发生退化,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对环境温度敏感性降低,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甚至引发面神经麻痹等病症。何不重新试试这种节能、环保、方便,且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消暑方式呢?这就是摇蒲扇祛暑消夏。

在倡导低碳绿色生活的当下,蒲扇当属最绿色最环保的消暑工具。蒲扇的用途很多。人们慢条斯理摇着轻巧灵便的蒲扇,驱赶苍蝇蚊虫,摇来一片清凉,摇走了长夏蝉鸣如织、蛙声如潮的慢时光。不仅如此,蒲扇还有别的妙用呢,人们摇呀摇、扇呀扇,不知不觉中还能摇来身心健康,摇来一身舒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