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提出可以和中国和解,但前提是“希望中国能做出改变”

浩哥爱讲史 2024-11-20 10:50:52

立陶宛的政客为了上台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前后的态度,能差这么多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都。一边呆着去吧,今天一坨明天一蹶的,这样的反复无常“蕞尔小国”既没国格又没脸面。

立陶宛在呼吁和解时,抛出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希望中国做出改变。”细细一想,矛盾点反倒在立陶宛自己。明明是他们在台湾问题上捅了刀子,又摆出一副要和解的姿态,似乎自己有足够的筹码和底气谈条件。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份“底气”真的有多实?立陶宛的“和解姿态”里暗藏着满满的反复。

台湾代表处——玩火的代价

今年5月份的时候,明面上,立陶宛是开始“释放善意”了,瑙塞达在忙着竞选拉票,想要连任,回答对候选人相关的提问时还不忘提一句“更改名称以缓和对华关系”,仿佛一改名字就能瞬间回到好朋友状态。不过,老实说,光是这一句轻飘飘的“调整名称”就能让中国买账?怕是他们自己都不信。中方在台湾问题上向来没模棱两可过,这类“文字游戏”哪能真的起效?

转眼几个月过去,新政府帕卢茨卡斯的表态有点意思。他提到允许“台湾代表处”进驻是“重大外交错误”,对我们来说,这话算是少有的坦率。可惜啊,这位反对党的总理候选人虽表态明确,但改名的事他并没往前推一步,直接哑火,不提一句。

心知肚明这事儿棘手,却也不敢拍板。说得轻巧,“正常化”关系是立陶宛的“愿望”,可有愿望还得有行动啊!否则,这“愿望”就成了挂在墙上的一张空头支票——说说好听,但真到关键时刻,还是谁都不敢动真格。

这一番折腾,既想要从中国市场捞回利益,又不敢撼动“台湾代表处”的实质问题。真是想得挺美,光靠一两句“和解”话术,以为就能解决双方关系的冷淡?要真心想缓和,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处理好台湾问题,别光放话刷存在感。

“大小国”不论,脸面得放得正

谈到国家体量,立陶宛确实小,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主权国家,获得应有的尊重。然而,国格与面子要靠自己撑住,这一点放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立陶宛近年来对中国频频“出招”,从支持设立“台湾代表处”到频繁发出争议性言论,随时跟随大国脚步,让人不禁怀疑其外交自主性是否被忽视了。一边跟随某些国家的策略,另一边却又试图与中国修复关系,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态度,只会令人产生信任危机。

立陶宛确实不是唯一一这样的小国,但那些“小国”在面对大国时能守住基本立场与自我姿态,凭借着坚定的主权意识获得尊重。而立陶宛呢?左一脚、右一脚,言行反复,不仅影响了与中国的关系,还影响了其在国际上的公信力。试问,这样反复无常的立场,靠什么在国际上立足?

怎么说呢,新政府还不如之前,之前好歹做做样子,要更改“台湾代表处”的名字,这下好了,装都懒得装。

而且,立陶宛的总统和总理平常不在一起开会的吗?怎么突然想起来唱双簧了?自以为很聪明的做法,在外人看来不过是“装疯卖傻”。

需要帮助立陶宛的政客们做一下记忆唤醒吗?

毕竟,2021年那场不愉快的外交风波,到现在还不见有何实质性的悔改之举。那时候,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不仅直接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还搞出一副无辜的姿态。

结果可想而知,中方果断将中立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了驻立陶宛的大使。这一连串的举措摆在眼前,谁都清楚中国的态度绝非虚张声势。

国际舞台上,一味讲道理是说不进去别人心里的,只有让他们付出“代价”,才能坐下来好好握手言和。和立陶宛讲道理没用,必须让立陶宛得不偿失。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利益的核心。

中立关系的破裂点,一步步都和“台湾问题”有关。回到根本上来看,正是立陶宛不顾中方反对执意设立“台湾代表处”,才导致了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然而,立陶宛在这一点上显然没有看清。

还记得立陶宛在宣布设立“台湾代表处”时,一副“自由民主”捍卫者的姿态,誓言坚守“原则”,可如今,见局势不利,又放出“可以和解”的风声。立陶宛一再变脸,像是试图在国际政治这盘大棋中走位,却忘了其“信任资产”已被过度透支。要知道,国际关系不是轻飘飘的“游戏”,中国更不会在涉及主权的问题上轻易让步。

中立关系的破冰,或许也并非完全无望,但前提是要回到“底线”上来。就和解而言,中方从不排斥和平对话,更鼓励与各国的和平共处,但这一切的基础,正是“一个中国”原则,任何触碰台湾问题的行为,都难以被视作对话诚意。立陶宛若真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真正的诚意应该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在言辞上打转。

结语

怎么谁不谁都把自己当成葱?其实就是一棵毫不起眼的草,谁求谁搞清楚,别分不清主次,可悲呀!

不论是“大国”还是“蕞尔小国”,想在国际场合立住脚,不光是实力问题,更多是有无分寸、讲不讲底线。立陶宛若真有意和解,那不妨先从妥善收起“台湾代表处”开始。

以下为信息来源: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