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一具尸体1.8万,一周捞70具尸体,捞尸人却叫苦:真没挣啥钱

万史浮铧 2024-10-17 14:17:08

2009年,一个名为“打捞队挟尸要价”的词条冲上热搜,捞尸人这个神秘的职业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原来是一个男子不慎落水,然后请来打捞队救援,谁知打捞队不仅不着急找人,反而一口要价一万八,还说少一分就不给捞。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怒骂,捞一个人这么多钱,太黑了吧!

而捞尸人却十分委屈,表示这个真的不赚钱!

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王守海是长江边上打捞队的一员,每年长江总有人跳江,或者失足落水,而他的工作就是把他们捞上来。

王守海叹了口气,他知道,又有人遇难了。作为一名捞尸人,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不到半小时,王守海带领着 7 名队员赶到了现场。

江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警察,有学生,还有一些围观的群众。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悲伤的气氛。

王守海点点头,开始安排队员们下水搜寻。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捞尸人,知道如何在江水中寻找遗体。

3:30 左右,第一具遗体被打捞上来。是陈及时。看到儿子的遗体,陈父痛哭失声,周围的人都沉默了。

王守海心里一阵酸楚,但他知道自己还有工作要做。他继续指挥队员们搜寻其他两名学生的遗体。

4:00 左右,第二具遗体被找到,是方招。5:00 左右,何东旭的遗体也被打捞上来。

三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王守海看着悲痛欲绝的家属,心里充满了同情。但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当时谈好的价格是,一具尸体一万二,先交钱后打捞。

然而此时陈波突然打电话来,说:“家属没带够钱,只给了 4000 元定金,剩下的 32000 元暂时没凑齐,别干了,等他们给完钱再继续干。”

王守海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理解家属的困难;另一方面,这毕竟是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收费维持生计。

但他也不得不停下手里的工作,把船划到了岸边,大约等了半个小时后,剩下的钱才拿到手。

这时候陈波下令,王守海才带着一众人去找随后一具尸体。

然而王守海和陈波打电话的时候,有人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王守海手里拿着绑尸绳,似乎在和人交谈。这张照片后来在网上流传,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但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快,这个事件就在网上发酵,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一具尸体要收费 1.2 万元?为什么不先救人再谈钱?捞尸人是在做善事还是在趁火打劫?

事实上,当天确实有 6 名学生从渔船获救。但这个信息在舆论的狂潮中被忽视了。

随着事件的发酵,捞尸队和渔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报复。陈选德夫妇在宝塔湾卖鱼时被打,渔网差点被烧毁。陈恒云甚至决定不再去荆州卖鱼。

然而,这些解释在汹涌的舆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是贪婪的、无情的捞尸人,而不是普通的劳动者。

长江上的另一个捞尸人,说出了这个行业的真相。

重庆寸滩长江大桥下游北岸一个废弃的码头附近一片区域,只有他一个捞尸人,这份特殊的职业,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已经干了二十多年。

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江面上的浮尸。

去年,陈松打捞上来了 100 多具尸体。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惊人,但对陈松来说,这已经是近年来相对较少的了。

根据陈松的观察,溺水者中以女性为主,特别是从农村到重庆打工的女性民工。

陈松回忆起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

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刚来重庆打工不久。她的尸体被打捞上来时,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和一个年轻男子的合影。

识别和认领尸体是陈松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

有时,他能通过衣着或者从衣物中找到的身份证、工牌来确认身份。但更多时候,需要等待家属来认领。

事实上,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女性的重要死因之一。据统计,全球 26%的自杀发生在中国。

除了自杀,意外溺水也是造成大量尸体的原因。

陈松发现,尸体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过后,尸体数量会增加。这是因为冬天水温低,很多尸体沉在水底。到了春天,水温升高,尸体就会浮出水面。

夏季则是另一个高峰期。随着气温升高,更多人会到江里洗澡,意外溺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虽然近年来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人会冒险。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往往低估了江水的危险性。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捞尸人。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像陈松这样的人,将继续默默地守护着这条江,守护着那些可能失落的生命,也守护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善良和希望。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