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TWS2降噪真无线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3-30 01:31:37

iQOO TWS 2 ANC TWS - TDS REVIEW

アイクー TWS 2 ノイズキャンセリング完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iQOO TWS 2: V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In-Ear Skyline Level

这是 vivo iQOO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一个产品。

在2022年的年度音频高亮榜中,我们曾经在“年度降噪真无线”的荣誉提及部分提到过 vivo 的 TWS 3,这是一个定位并非旗舰但是降噪深度表现在同价位非常好的一个例子。然而我一直没有详细谈过这款耳机的其他表现,核心原因在于我并不是 vivo 生态的用户,也对于 TWS 3 系列的调音并不感冒,甚至可以说 TWS 3 如果不是因为降噪足够突出,甚至它都很难出现在我们的内容中。不过,在随着新的 iQOO 手机发布的 iQOO TWS 1 出炉之后,我却发现作为副厂产品的它实际上却比作为“样板”的 vivo TWS 3 在综合表现上更好,尤其是更加正常的声音风格,算是提升了相当多的印象分。最近看到 TWS 2 上架,且所支持的编解码器是更加通用的 LDAC,于是出手。至于这次购入 TWS 2 的核心原因,则是源于前不久的一条问题,正好看看最近手机厂的中低价位 TWS 现在做得都怎么样了。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脱离于 vivo / iQOO 品牌手机、平板产品进行的体验评价。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TWS 2 的盒子相对小巧,表面覆盖了一层类似碳纤维的纹理,摸上去手感不错。整体的包装设计也融入了自家的标志性设计。

配件包含有独立托盘的两对替换硅胶耳套、一条 USB-C to USB-A 短充电线。

TWS 2 的耳套同样是 TWS 上常见的矮轴版本,为了适配耳道口而设计为 Y 轴稍长的椭圆形。导管尾部为了加固接触而专门进行了加厚加硬,而耳帽部分则相当软。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TWS 2 有两种配色提供,一种是和 AirPods 类似的白色,全白就显得怪没意思。所以我们这次讨论的也是更有 iQOO 自家特色的黑黄版本。我倒是希望那天可以出个红蓝白拼色的版本能跟自家数字系列手机的配色有所匹配。

充电盒的体积基本上与 AirPods Pro 系列类似,不算大,耳塞在其中的对置收纳状态也与 AirPods Pro 一个样。我手上黑黄配色的充电盒表面为磨砂,但是在一定时间的使用后,这个磨砂材质还是容易产生使用痕迹的。配对按钮位于右侧,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开盖手感不错,回弹反馈力度比 AirPods 系列要大一些,更扎实。

耳机本体是相当光滑的“pods”形态,柄部做了从黑色到金黄色的渐变,这个小点缀倒是给黑色的腔体加了一些趣味。柄部内侧的操控区域有轻微的凹陷和点状纹路可以方便盲操。腔体的饱满程度与 TWS 3、AirPods Pro 2 等近似,基本上是一个内侧贴合度较高,相对不会特别顶着耳甲腔外缘的状态。稳定性在带柄 pods 形态 TWS 中属于还不错的,腔体不算重,舒适性没什么问题。

支持 IP54 级别防尘防泼溅,面对汗水、小雨等场景没有什么压力。

耳机上可见两种大开孔,分别位于顶部和腔体内侧,佩戴传感器、气压平衡孔和麦克风等均在网内。底部的通话麦克风也有专门开孔。

操作 | Control

TWS 2 的操作依靠柄部靠前的操作区域来进行,基本逻辑近似于 AirPods Pro 系列,支持双指捏合控制播放、长捏切换降噪模式等操作。官方宣传也支持在触控区域上下滑动进行音量调节的操作,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非常难触发,经常是还没有怎么滑动,就直接被识别成播放控制了。基本的操作在目前的固件下也会有点小问题。在目前的版本中,按压的力度要比过去类似操作设计的苹果、小米、倍思等品牌设备所需要的力度更大(或许是为了防止误触?)。另一个不太舒服的点则在于反馈声音的延迟,并不算跟手,希望后续固件能够进行优化。

软件端功能与音效 | APP & Sound Modes

和母品牌的关联程度非常高,iQOO 耳机也使用了和 vivo 耳机一致的控制 app,名字也很简单,就叫“vivo 耳机”。界面还是比较简洁的,只是这个 UI 的空间利用率着实在我这几个机器上都看上去不高。

主要要介绍的是两种音效相关的东西,首先是“DeepX 立体声效”——说是立体,其实更多的是基于现有声音的频段调节,类似 EQ。四种模式的实际感知都与名字能够对应得上,可以尝试。

人耳定制音效,这似乎是一个根据使用者的耳朵听力状态来进行定向补偿的东西。默认有三种预设,从按照年龄区分的设计来说,基本可以判断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听力衰减水平不同而设计。但是说实话,按照示例音频样本的质量,基本上听感补偿变化微乎其微。至于自定义音效,则是通过对于不同频段微小声音的分辨来判断是否有频段需要补偿——仍然,就示例音频来说,我认为是补偿了个寂寞,毕竟测试中的微小声音在我这里真的都能听到。

于是我让听力已经衰减到 12000Hz 的长辈来进行测试……虽然并没有什么听音经验,实际上也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频段补偿感知。只能说,还是希望有所优化吧。

降噪/通透/通话 | ANC, Transparecy & Call

TWS 2 的官方标称降噪深度可以到 55dB……虽然它的降噪水平在这个价位确实无可挑剔,但我也依然觉得现在这深度峰值真的是卫星一个更比一个高。实际感知下来,TWS 2 的降噪深度确实相当不错,在开启深度降噪通用模式之后,TWS 2 的降噪深度完全可以进入降噪金字塔的 Skyline Level,且耳压感并不是很严重。此时频宽覆盖也相对还不错,虽然主观感知上距离 AirPods Pro 二代这个等级还是有些许距离,但也能对于人声频段偏重下盘的一些地方有着稳定有效的处理了。在这个深度降噪中,还可以定向地选择飞机、地铁、公交三种模式,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不同通勤环境下的适应。这点值得好评,如果能够把某友商的气压平衡调节也加入进来那会非常好。

当然,除了深度降噪以外,TWS 2 也具备耳压感更低的常规降噪,以及主观感知上深度峰值变化不大但是覆盖频段有所缩减的常规降噪,自动调节也是存在的。对于这套降噪的表现,我唯一的抱怨点大概就是对于突发大声压噪音的处理速度了,这个取决于芯片算力。但是其他方面,它就是这个价位我所听过的 TWS 耳机中毫无疑问最好的一档。

通透模式也有两种档位,标准通透的自然度尚可,但是高频的滚降显然是过早了,导致环境音听上去有些偏暗,实际的可用性中规中矩;人声增强又会引入一些高频增噪,且中高频的亮感有些不自然。

抗风噪能力还不错,尽管没有独立的抗风噪功能。值得一提的则是在风中的通透模式受干扰问题,以一个降噪旗舰的标准来要求它似乎还有进步空间,但考虑到价位就都不是问题了。

通话性能方面,TWS 2 搭载了单边三麦一共六麦克风,实际的收音稳定性在运营商网络下表现良好。通话降噪的深度不是很高,倒没有影响到清晰度。

总体来说,iQOO TWS 2 的降噪综合能力表现在这个价位基本上做到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降噪深度、降噪频宽覆盖、多模式自适应以及耳压感控制是加分项,但是通透模式的表现与 Skyline Level 中通透表现优秀的一些型号(如 AirPods Pro 系列和 Beats Fit Pro 等)在自然度和高频增噪控制上还有所距离。但考虑到主动降噪的出色表现,TWS 2 成为了目前进入 TDS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 In-Ear Skyline Level 的最低价型号。在上一代以及母型号已经在降噪方面可圈可点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不容易。

信号与续航 | Connection & Battery

高通第二代 S3 音频平台,其实作为信号的基本保证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这也在 TWS 2 的实际信号表现上有所体现。在骁龙畅听+ aptX Adaptive 96kHz 码率下和 LDAC “最佳效果”的状态下,连接 Xperia 5 III 的表现都基本上可以说是足够稳定的,无断连问题,也很少会遇到卡顿。WLAN 开启+ LDAC 990 kbps 码率下,则卡顿丢包基本上就非常常见了,这个就属于 LDAC 下的通病,TWS 2 这个表现其实和之前我们介绍过的水月雨 梦回类似。

延迟方面,在骁龙畅听+ aptX Adaptive 96kHz 码率下连接,可以做到流媒体视频延迟控制在正常语速小于半个字,甚至一些 FPS 游戏也是可堪使用的了;LDAC 990kbps 下则来到略高于半个字的程度。TWS 2 也有专门的游戏低延时,建议在 LDAC 状态下看视频玩游戏时把它打开。

TWS 2 也支持双设备连接,但是手上没有 vivo / iQOO 自家的设备,这个双设备切换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不知道生态内是不是能相对好一些。

续航方面,官方标称可以连续播放11小时/6小时(降噪关闭/降噪开启),结合充电盒一共45小时/26小时(降噪关闭/降噪开启)。按照标准续航测试流程,以 LDAC “最佳效果”码率连接 Xperia 5 III,并在自适应降噪与通透之间切换(模拟日常使用)、关闭低延迟,不间断播放以50%音量连续播放流媒体音乐(Apple Music Lossless)、播客节目(小宇宙),仅耳机续航为5小时36分钟(三次满电状态下均值),考虑到降噪开启和 LDAC 的影响,基本符合官方描述标称值。

扬声器单元、全景声体验与编解码协议 | Driver, Dolby Atmos & Codec

TWS 2 搭载了直径为 12.2mm 的动圈单元。尺寸与上代相同,但是这个新的“陶瓷钨”振膜是个啥材质具体就不清楚了,盲猜是个陶瓷球顶的复合振膜?

上面我们介绍了 DeepX 声音效果,这个东西其实在官方介绍中被称为“3D 全景音频”,但是实际上在正常的立体声音源中我能感知到的变化更多是频段的调整而非空间感的变化。于是我便想了想,它对于 Dolby Atmos 音源的表现兼容性如何呢?尽管它并没有 Dolby Atmos 认证。

于是在 LDAC 下,我尝试了与 Dolby Sound 兼容设备连接之后聆听 Apple Music Dolby Atmos 音源,在音乐模式下,TWS 2 对于全景声音乐确实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现,能够渲染出较为完整的空间感和定位,这确实令我感到十分意外。甚至作为一个不兼容 360 Reality Audio 的设备,TWS 2 对于 360 Upmix 的重新渲染也能有还不错的表现力,挺好。

编解码器方面,和上代的 TWS 1 相比,这次的 TWS 2 在兼容性上会好不少。TWS 1 作为母厂 TWS 3 的衍生,支持的是 aptX Lossless 这条线;而 TWS 2 则转向了“高大全”。除了基本的 SBC / AAC 之外,TWS 2 对于 aptX / aptX Adaptive / 骁龙畅听的支持得以保留,还加上了 LDAC 的完善支持。在默认连接支持骁龙畅听的手机状态下,TWS 2 是默认在 aptX Adpative 编解码下工作的。LDAC 的开关则需要进入到 app 端来手动操作。

作为骁龙畅听支持但没有 aptX Lossless 的设备,它在此状态下最高可以跑到 96kHz / 32bit,LDAC 的 96kHz / 32bit 990kbps 档位也能正常支持。

对了……在完稿的过程中我才注意到它还支持 LE Audio 和 LC3 编解码……

下面我们会基于 LDAC“最佳效果”档位、所有声音效果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声音描述。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稍有突出,能感受到中低频会稍微有一点拱起感。下潜表现还不错,也有着还不错的弹性。收放速度适中,有保留程度很低的残响。氛围烘托不浓重,晕染程度也不算高,基本上算是点到即止。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不会有明显的前倾感。

中频,人声有一定的距离,口型比常规稍微小一点,在大多数歌曲中都不会有血盆大口的问题,结像的精致程度较高。TWS 2 对于人声的表达是质感稍微偏重的类型。男女声之间的适应性基本相当,但是大多适合声线有一定厚度的类型,同时颗粒感保留不算多。喉音位置比正常稍微高一点,气声比例较高,有保留有一定的齿音。人声的通透程度还不错,不会有闷感。

乐器方面,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则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偏向。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的琴体质感厚度不算突出,拉拨弦细节稍有突出但是不至于拱出来。大提琴的形体感还算结实,但是厚度同样会感觉与标准状态有差异。电声乐器的音色比如一些合成器和电吉他,刺激程度也相对比较高。铜管类的气势感尚可,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着稍突出的亮感。木管类的表现中规中矩。乐器的泛音不算很自然,但是量在这个价位的 TWS 中还是比较充足的。打击乐器的存在感适当,但是刺激感却相对比较突出了,尤其是一些镲片。

高频的总体亮度适中,能感知到一些频段存在明显突出的尖峰,使得镲片等的刺激感增加,甚至会轻度影响到总体的耐听度,但是还好没有特别过分(差一点大概就“碎玻璃”了)。极高频的延伸表现在这个价位显得相当不错,滚降不会过早,但相对还是有些快的。

声场规模不算大,但是大体还算规整,横纵距离基本相当。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尚可,也有一定的整体性。解析能力同价位中上,有一定的“解析感”突出强调。动态良好,瞬态也还不错。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iQOO TWS 2 的表现比起相近价位过去的 TWS 1 以及母品牌产品 TWS 3 综合都要更加出色,作为一款定价并不高的 TWS,它在编解码器支持的覆盖上做得非常到位,且大部分码率下的信号稳定性都不错。出色的主动降噪能力和大体上不错的声音基本素质也给它在这个价位的优势进行了拓展。对于全景声内容的适应性以及不错的续航能力算是额外的惊喜,但这并不意味着 TWS 2 是个完美的产品。在通透模式以及 LDAC 990kbps 下的信号优化方面,它仍然有相当一段路要走。默认声音模式下突出的高频峰引入的刺激感对于一些追求耐听度的用户来说也不是特别友好。在这个价位,它是完全值得推荐的,即使脱离 vivo / iQOO 的手机、平板设备,在支持骁龙畅听与 LDAC 的安卓新机器上,你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体验。

过一段时间 vivo 本家的 TWS 4 系列就要登场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扬长避短,在上一代出厂时声音优化不太到位的情况下把声音尽可能做好,同时具备 iQOO TWS 2 的这些优点呢?如果有必要,到时再看看有无必要去买一台/借一台试一试。

KingTsui, TDS Studio.

March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