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和生育率全球垫底!为什么有钱的地方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

啸瞰风云谈商事 2024-07-07 13:36:06
不久前看到一则旧闻,上海的总和生育率仅为0.6,远低于1.3的世界平均水平,连号称最不愿生孩子的韩国也有0.72。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生育率创下全球最低纪录令人错愕,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到底怎么了?一个曾经无比崇尚多子多福的民族,为什么突然间对生儿育女避之不及? 当然,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一点:生育率下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这个趋势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你没看错,西方国家的生育率从150年前就开始下降了,19世纪70年代是什么时候?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工业革命嘛。 但凡是工业化国家,生育率基本都是一路下滑,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有所反弹,其余时间都在下降,最早是西欧,20世纪后是美国,二战以后是日韩,进入90年代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21世纪后则是中国大陆。 为什么工业化与低生育率密切相关呢? 一个显见的原因是养儿防老的需求减少了。 我们都知道,农业时代的生产靠的是人力和畜力,家里多个孩子就等于多一个壮丁,等你老了干不动的时候就能接着干活,保证全家人的口粮。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进入到一个生产过剩的时代,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广泛的分工和协作,孩子作为社会成员,也参与到社会协作中,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再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 其实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城市化。生产力发展会催生更多的消费与就业岗位,从而使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市场规模决定了分工水平,市场规模越大,分工水平越高,出于交易上的便利,一个行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往往会聚集在一处,当两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城市人口就会持续增加。 当一个社会的分工水平高度发达,你的一切需求只需要通过消费就能获得,而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自己手头的那份工作,然后用报酬换取各类消费品。 比如过去的一日三餐都买菜烧饭,现在上网点个外卖就行。以前打扫卫生需要亲力亲为,如今找个钟点工就能搞定。在没有洗衣机和微波炉之前,洗衣做饭都是家务的重头戏,而这些现代家电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那么,既然现在的生活比以往更富裕、更轻松、更便捷了,大家为什么反而不想生孩子了?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育儿成本。 根据知名人口学家梁建章的观点,中国是全世界育儿成本最高的国家。 梁建章认为中国人的育儿成本首先体现在教育上。 中国目前还在实行9年义务教育,而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12年乃至15年的义务教育。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就是初中考高中。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育儿成本增加,不是指直接的货币支出,而是初中考高中,让教育内卷提前了。 目前在国内有一种说法,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不是高考,而是中考。你考上什么样的高中,就意味着你将来能进什么样的大学。 你进入市重点,未来大概率就能进985、211;你考入区重点,未来大概率能考上大学;你若是进了普通高中,能否考进大学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正因为内卷提前,导致不少家长不得不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拼命给孩子补课,虽然国家的双减政策消灭了规模化的补习班,但私下的补习依然猖獗,而且收费高昂。 内卷耗费了孩子的精力与家长的财力,最终换来的不过是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所有人补课导致所有人成绩提高,结果等于谁都没提高。 除了教育成本,另一个制约生育率的成本是高房价。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中国人结婚必须得有一套房子,而高房价意味着注定有很多人买不起房,买不起房就不会结婚,不结婚就没有孩子,叠加这两年经济不景气,很多人收入下降,结婚生子的人就更少了。 以上理由似乎都说得过去,但还是无法回答一个根本问题:既然大多数人只生一个孩子,育儿成本应该更低才对,为什么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呢?为什么我们的祖辈年轻时如此贫穷,家里却仍有一大堆兄弟姐妹呢? 因为时代变了,我们对生活的预期也变了。 工业化在让我们不再依赖“养儿防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观念,就是孩子不要多养,而是得精养。 所谓精养,就是不靠孩子的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 听起来很不错,但症结恰恰就在这里。 因为精养是不可量化的,它只有一个目标:让我的孩子更优秀。 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孩子优不优秀,不是你说了算,而是由别人说了算。更确切地说,是由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说了算。 一旦你的比较体系里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内卷的开始。你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孩子一同加入这场人生竞赛中去。 这就是所谓“精养”的代价,以前大家过穷日子,对未来没什么指望,养一大堆孩子也不指望谁会有出息。 现在你只生一两个,且人人都想往上爬,当高预期叠加激烈竞争,育儿的负担就比以前加重了,因为你对孩子的期望,已不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了。 其实结婚买房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我父母辈小时候,家里六七个孩子挤在80平米的房子里仍旧其乐融融,那时候结婚,也从未要求男方一定得有套房。 一方面因为当时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另一方面,既然所有人的居住条件都很差,所以大家觉得住房条件也就那样。 但现在呢?你住过80平米的房子,就想住100平米,住过了公寓,就想要住大平层,住过了大平层,就想要有一套别墅······以前大人孩子可以挤在一起,如今给小孩一间独立的房间则成了房子的标配。 当别人都逐渐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时候,“有房”就成了结婚的刚需,当别人都有了两室一厅,“两室一厅”便成了基础配置。同样在几十平米的“老破小”蜗居,如今的年轻夫妇宁可不生娃,也要给自己预留足够的个人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好生活”的预期也提高了。更不幸的是,我们的预期,永远比现实能给予我们的多得多,也要快得多。 以前吃饱穿暖就够了,如今起码得有房有车。等你有房有车了,便开始追求自由、健康、富足和情趣。你还会发现,需求越是脱离了刚需,满足的天花板就没有上限,把所有人卷入其中。 一言以蔽之,年轻人之所以不愿生娃,最根本原因是生活提高了我们对育儿的预期,而很多人自认为没能力达到这个预期,也不想因此牺牲自己有限的富足和自由。 套用一句顺口溜:要么不生娃,生了就得鸡。实在鸡不过,干脆就不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着我们的预期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首先是大众传媒的影响,它从平面上拉近了普通人与精英阶层的距离。 什么意思呢?想想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尽管精英阶层也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但普通老百姓是看不到的,前者仅仅存在于后者的想象中,你羡慕归羡慕,却无法知道具体的细节,不敢有其他的奢望。 但自从有了大众传媒,从影视剧到各类网络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有钱人如何如何,他们的生活怎样,媒体把这些想象给具体化了。 一旦具体化,所谓的精英生活就成了大众的共识,我们不再觉得这样的日子遥不可及,而是认为“我们也该这样”,或起码让我的孩子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第二个因素是教育的普及。以前只有少数人读得起书,现在则人人都受过教育,过去一张大学本科文凭价值连城,如今则跟废纸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传统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相信教育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塑造了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心智模式。 在这种心智模式下,很多人往往会对未来产生过高的期望,把一切成功与失败都归结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得让孩子来完成。 至于第三个因素,则是源于消费品的泛滥。 这其实和第一个因素高度相关,大众传媒推动了广告业的繁荣,而广告又在不断呈现理想化的内容,满屏的帅哥美女,明星大腕,不断刺激着我们去消费。 而消费的本质是获得感,随着工业化带来的商品繁荣,以前只有贵族用得起的东西,现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变得可触达,我们的消费欲望不是降低,反而。 对于20年前的中国人而言,奔驰宝马是大款才配享有的奢侈品。但20年后,二十多万的奔驰宝马已经烂大街,这些品牌在入华之初,就拿捏了中国人的心理:能开奔驰宝马的人未必是有钱人,但一定有颗想成为有钱人的心。 从以上这个小小的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几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没错,和过去相比,大部分中国人确实更有钱了,但希望自己变得更有钱的中国人,却比以往大大增加了。 这就是所谓的中产焦虑,其核心就是现实和预期之间的矛盾。现代传媒、现代教育和现代消费,又在为这一切推波助澜。 而拒绝生儿育女的背后,就是这一焦虑的某种体现,本身就已经够焦虑了,何必再生个孩子增加焦虑呢? 最后用查理·芒格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生活幸福的第一法则是降低预期。如果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你注定一生都会痛苦。我们的预期要合理,对好的或坏的结果都要泰然接受。
0 阅读:183
评论列表
  • koo 7
    2024-07-10 09:47

    结婚年龄从18岁提高到22岁,砖家们说是摧生?

  • koo 2
    2024-07-10 09:45

    人口出生率越来越底最直接的原因,是砖家们的嘴歪了——说的太直白了不显示。

  • koo 2
    2024-07-10 09:47

    痛心!年轻的女孩做了砖家们的二n,年龄一大就被无情抛弃,一辈子日子不好过,抬不起头。严查电动车因为砖家们它不骑,不查包二n因为查了就坏了砖家们的好事了。

  • koo 2
    2024-07-10 09:46

    性别失衡只是表象,未婚女和丈母娘的胃口越来越大才是本质

  • koo 2
    2024-07-10 09:47

    2.39亿单身从来都是只字不提,砖家们从来都不知道啥叫灾难

  • koo
    2024-07-10 09:46

    老婆就像房价一样,就让他们拼命炒高,拼命各种坑蒙拐骗让你上套,直到未婚男性不再鸟他们,甚至都懒得理、懒得看一眼时,到那时,他们连尬演都演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