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拥兵数十万的张学良,为何把东北拱手让给关东军?

高干聊历史 2024-06-01 20:02:46

文字/编辑:流云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轰开了我国北境的大门。东北三省沦为人间地狱。而当侵略者肆意践踏我国国土的时候,东北军又在干什么呢?

因为实行不抵抗政策,数十万的东北军在对上2万多的关东军却犹如丧家之犬“逃”入关内,短短4个月,东北三省落入日本之手。东北易帜后,东北军整体实力比蒋介石的中央军以及其他各路军阀的实力都要强大,为何要奉行不抵抗政策?少帅就这么的懦弱以至于甘当民族罪人将东北拱手相让?

对时局的错误判断,让蒋介石与张学良有了侥幸心理

张学良在继任东北王宝座之后,根基不稳,急需寻找后盾。所以在他接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东北易帜。东北易帜之后,中国在名义上实现了民族统一。在张学良看来,日本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挑起冲突、战争,对他们也是不利的,也需要更多的考量。所以他在对日本人的外交政策上还是延续了张作霖的马匪战术,主要以周旋为主,不与日本人产生正面的冲突,不给日本人以发动战争的借口。

在“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在给蒋介石发过去的电报中就阐述了“如与日军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应极力避冲突”的言论,这也就是不抵抗政策产生的症结所在。而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同意张学良的处置意见,这也是蒋介石最早的默许不抵抗政策。

基于这样的想法,张学良随后在东北转军产、兴百业,一厢情愿的开始推行自己的和平梦。对于日本人的各种挑衅,张学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前两个月,日本在沈阳进行了30多场大大小小的军事演习。这些演习虽然都没有征得东北当局的同意,但是最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让张学良产生了麻痹、侥幸的心理,没能引起张学良和国民政府的特别关注。

张学良要建设新的东北,助成现代化国家的主张无可指责。他采取铸剑为犁、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措施也确实深得民心。但是这一切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现实是否永许。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人欲占领中国东北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只不过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等待着最佳时机。九一八事变,也就是他们制造的一个机会,但是张学良认为日本人这次也是打打闹闹,事态也不会发展的很严重。

张学良将东北军精锐调出关外,让关东军再无后顾之忧

在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对军队进行了改编和裁撤。此时的东北军整体实力比蒋介石的中央军以及其他各路军阀的实力都要强大。这样的战斗实力,关东军也不敢小视。

要想侵占东北,就必须将张学良以及东北军的精锐调离东北三省。于是在日本人的策划下,在张学良坐镇北平期间,石友三叛变,张学良不得不从关内调集精兵平叛。13万精兵的调离,使得东北三省的防务变得异常空虚,在东北双方的兵力对比也发生了变化。日本人当时在东北全部军事人员共26882人,而东北军留在关外的这些部队虽然数量庞大,但都是张学良未经过整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平叛完成后,这十几万的精兵张学良并没有让他们返回驻地,而是留在了京津地区。

除了上面这两点,东北三省的快速沦陷,也与蒋介石有莫大的关系。东北易帜后,东北军受国民政府的管制,蒋介石的态度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在解决中日冲突的问题上,蒋介石一直是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调停,“不还手”大家已是心照不宣。

在日军频繁挑衅的时候,张学良选择退让。即便是这样,蒋介石还是不放心,几次向张学良发去电报,要求我方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综上原因,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北大营1万多名东北军士兵在400名关东军的攻击下选择不抵抗退出了北大营。而这一明确的信息使得关东军夜间演习的各部队迅速的预定的目标发起了进攻,仅仅一晚上时间就占领了沈阳城。短短4个月时间,占领了东北三省。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