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提出了个人行为的标准:“中庸”,即不偏不倚,适度适中
按“中庸”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仅能成己,而且自然能成人、成物。
换句话说,是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他物。
“中庸”是,靠人力达自然,唯自然无害。
我挑选了其中重要的三句话,能让你明白这本书讲了什么
此篇短文内容是第二句话
和我一起来学习吧
第二部分:“中庸”的含义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一、翻译
中:不偏不倚。过分或不足,都为“偏”。恰好,适中,即为中。
庸:不易,不改变,努力保持这种状态。也有先生将“庸”训为“用”,以中为用,但不妨碍这个词语在此处表达的总体含义。
中庸:时时刻刻以适中的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状态。但这还需要“知”的辅助,无知者一定达不成中庸。但因篇幅有限,无法阐述。
二、解读
01
待人接物,个人自然会立刻做出反应。任何第一反应都是应该的,如害怕、忧虑、开心等,这便是顺应人性、顺应自然。
故而,不要将第一反应的害怕视为软弱,不要因为任何自然反应去责备自己。
02
但当反应发出,如果个人毫无自觉,只是放纵它,不去调节,不去增强或压制,便会让行为或情感走向极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没有自知之明,要么过分造作,要么努力不足,都是背离自然。其结果,累人累己,伤人伤物伤己。
行为的自然状态,需要靠自觉,按中庸标准,去约束自己。
这只对人适用,也是人的独特之处。因为对于其他动物,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自然而然。
而人的自然状态,却需要人自己去努力达成。
03
综上:发出并接受任何第一反应,这是顺乎自然;但按着适中的标准,去调节自我反应,这全靠自主自觉。
不论儒还是道,在底子上都强调自然。
只有顺势而为,依自然行事,才不会伤人伤物。
没有伟大者,会去倡导任何一种,违背人性、违背物情、让人生活在矛盾里、会对他人他物造成伤害的思想或方式。
三、按“中庸”标准,调节情感情绪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在未待人接物时,喜怒哀乐之情未发,这种平静状态称为“中”;
在待人接物时,人会发出喜怒哀乐之情。因个人秉性不同,若不去进一步调节自然发出的情感,情感便会呈现出过分或不足的状态。
而按“中庸”标准调节后,呈现出的结果便称为“和”(“和”能成己成物,不伤己伤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例1:适中的勇气为“勇敢”
有人生来偏怯懦,少勇气,即不足。所以,当怯懦发出时,应自我努力,增强勇气,以达“勇敢”;
但有人生来偏鲁莽,遇事易激动,即过分。这类人在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后,应自觉去克制气血,以降低达“勇敢”。
例2: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适度的爱
一些人因天性或以往的经历,会让他们过度爱孩子,过分便为“溺爱”、“纵容”;
而有些人天性凉薄,他们对孩子的爱远远不足,呈现为“冷漠”;
还有的人,过度关爱,却生性自私,积累的知也不足,所以会表现为“专制”:按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对孩子的真正需求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
例3:“善良”,在适中时,是好品德
若过分,且无知,便成滥用情感,而且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
不足,便为冷漠无情,自私自利。
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看法,与《中庸》不谋而合:行善的道路只有一条:适中。但作恶的道路却有无数条。任何的不足与过分均为恶。
没有办法,人类的敏感性,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密切度,导致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情感等,不仅仅关系到本人,而且会影响到一切相关者。
而以“中庸”标准去要求自己,一定在立己,但同时顺带的,也为相关者负了责任。
下一篇文章将会说明:达中庸,具体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