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的分析

四月故事會 2024-04-13 17:37:25

东汉亡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戚宦相争是步向亡国的起点,那么,黄巾之乱就是由缓缓倒下至榱崩栋折的转捩点,汉献帝被拥立,更是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的宣告。即使如此,汉献帝先被董卓和李傕挟持,后被曹操控制,让他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东汉政权仍然名存了三十多年,直至曹丕正式篡汉称帝,东汉才真正的结束。

随之而来的是三国时代,魏、蜀、吴先后建国,形成鼎立的局面。从政治局面形成的背景来看,三国鼎立可以说是三场战争带来的结果。

刘德华饰演的赵云

其一是官渡之战,曹操以突袭敌方粮仓等战略,战胜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其二是赤壁之战,吴蜀联军以火烧连环船等战略,击退了南下的曹操,留下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其三是延陵之战,蜀军被吴国诱使拉长战线而败,但两国又未能灭除对方,结果各安其位。三场战争不但留下以弱胜强的传奇情节,更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或说三国鼎立是势力均衡的结果。北方的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势,后来魏国建立,以洛阳为都,展现了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此外,魏国推行屯田,实行九品中正制,又有荀彧、郭嘉等谋臣,保持了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优势。

东南的孙权,与南方世家大族建立政治联盟,这种联盟虽然削弱了中央,却换来社会的相对稳定,成为三国之中国祚最长的政权。此外,吴国拥有贸易之便,鱼盐之利,又有谋臣周瑜、鲁肃等谋臣,又据守长江天险,提供了抗衡北方的条件。

西南的刘备,宣称是汉朝宗室的后人,有一定的政治号召力。此外,拥有巴蜀之地,既是天府之国,也是军事天险。丞相诸葛亮更被视为蜀国的灵魂,推动政治改革、军事行动、经济发展等都有相当成就,足以令蜀国盘据一方。

然而三国时代的所谓鼎立,实在不是势力均等的对峙,鼎足不是粗幼一致的。北方拥有黄河流域,无论经济、军事及文化等都占了优势。以人口为例,魏国人口估计超过440万,但吴国只有约220万,蜀国更只有90多万。人口代表的不限于劳动力,也代表了人才与兵源。

传统的政治思维,统一是常态,分裂往往被理解为中央力弱的特殊政治现象。三国一直互有攻伐,都摆出要统一天下的姿态。但北方始终占了绝对优势,随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复原,最终南下把中国再次统一起来,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统一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北方统一南方,因为从政权的角度,三国都是失败者。蜀国最早灭亡,被魏国吞并。但魏国政权被权臣司马家族长期把持,后来司马炎弑夺,建立西晋政权。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约六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也告一段落。

从历史角色而言,三国时代是从一个大一统政权崩溃,至另一个大一统政权成立的过渡期。不过,三国时代留下的战争故事与人物传奇,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