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奇葩进食规矩:每道菜只舔两口,把牙签插进去,防止下人偷吃

莺歌绿柳楼前 2024-12-26 17:06:34

在紫禁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每当慈禧太后用膳时,桌上总会摆放着一盒牙签。这些牙签看似平常,却暗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宫女们私下议论,这哪里是用来剔牙的?分明是老佛爷防着她们偷吃剩饭的"暗器"。

每当慈禧用完膳,那些珍馐佳肴往往只被动过一两口,可谁也不敢去碰那些剩菜。为什么堂堂慈禧太后要如此厉害防范自己的下人?这些牙签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慈禧的"御膳密令"

咸丰十一年的一个清晨,储秀宫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总管太监李莲英匆匆赶往慈禧的寝宫,手中捧着一本厚重的竹简。这是一份专门记载宫廷饮食规矩的"御膳密令",由慈禧亲自修订。

这份"御膳密令"的第一条便规定:凡是进膳之时,必须由太监提前试毒。每道菜品需经过三道关卡:首先由御膳房总管试毒,然后由贴身太监试毒,最后才能端到慈禧面前。

"御膳密令"还规定了一项特别的制度:每道菜品必须现做现用,从炒菜到端上餐桌不得超过一炷香的时间。若有延误,御厨轻则挨板子,重则革职查办。为此,御膳房特意设立了"传菜梯队",由二十名太监组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862年,慈禧下令在储秀宫设立专门的"食谱房"。这里不仅保管着历代御膳秘方,还负责记录每日膳食细节。据史料记载,"食谱房"的档案显示,慈禧对饮食规矩尤为讲究,甚至连用餐时辰都有严格要求。

每逢用膳,太监们需提前半个时辰准备。餐具必须经过特制的银针试毒,碗碟要用开水烫过三遍。餐桌上的摆设也有讲究,食盒必须按照"九宫格"方位排列,主菜永远放在正中央的位置。

最令人称奇的是"轮值制度"。慈禧规定,御膳房的厨师每月要轮换岗位,以防止有人"久任生懈"。每位厨师都要精通三道以上的御膳菜品,一旦被点名要做某道菜,必须立即上手。

1888年,慈禧又增添了一条新规矩:凡是她用过的餐具,必须立即送到专门的"洗膳所"清洗。这个"洗膳所"设有三道程序:第一遍用沸水烫洗,第二遍用明矾水擦拭,第三遍再用清水冲洗。洗完的餐具要经过总管太监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封存。

这些规矩看似繁琐,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慈禧对饮食安全的重视。每条规矩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比如1863年,就曾发生过一起御膳房太监偷食御膳的事件,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严格的"牙签制度"的出现。

二、西膳房的秘密

在紫禁城里,西膳房可谓是一处神秘之地。1889年的一个深夜,西膳房突然灯火通明,原来是慈禧太后又在深夜想吃点心了。这座建于咸丰年间的膳房,比御膳房还大上三分,成为了慈禧最重视的饮食重地之一。

西膳房分为五局:荤局、素局、饭局、点心局和饽饽局。每个局都设有总管太监一名,下设三品以下太监数十人。这五局之中,最忙碌的要数荤局和点心局。荤局每日要准备各式肉食近百种,点心局则要随时应付慈禧的零嘴需求。

1890年,西膳房增设了一个特别的部门——"新味房"。这里专门研发新式菜品,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厨艺高手。慈禧对新菜品尤为热衷,常常召见"新味房"的御厨询问研发进度。

西膳房的御厨选拔极为严格。据当时的宫廷档案记载,想要成为西膳房的御厨,需要经过三轮考核。第一轮考核基本功,要求能把一个萝卜雕成栩栩如生的花朵;第二轮考核刀工,需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将一块五斤重的肉切成大小均匀的片;第三轮则是实战考核,需要在总管太监的监督下完成一道指定菜品。

1892年,一位叫王全福的御厨因为一道"蟹黄狮子头"获得了慈禧的赏识。这道菜用蟹粉和猪肉混合制成,外形如狮子头,内里却藏着满满的蟹黄。慈禧用过之后,立即下令将其列入"御膳常供"菜单。

西膳房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规矩:每道菜必须准备三份。一份供慈禧品尝,一份留作备用,还有一份则要送到专门的"膳品房"存档。"膳品房"的太监要详细记录每道菜的口味、色泽和摆盘,以便日后再次制作。

在西膳房工作的御厨们还要学习一门特殊的技能——"默语传膳"。由于慈禧不喜欢用膳时听到嘈杂声,御厨们便发明了一套手势暗语。比如,竖起一根手指代表"热",握拳代表"咸",这些暗语在御厨之间代代相传。

1894年春,西膳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光绪皇帝的御厨。这位御厨是来学习制作慈禧最爱的"福寿全席"。这道席面包含了三十六道菜品,每道菜都寓意吉祥如意。这也成为了后来宫廷宴席的经典范本。

西膳房的一天从凌晨四点就开始了。太监们要在天不亮时就开始准备食材,确保每一道菜都新鲜至极。白天忙完还不算完,晚上还要准备夜宵。因为慈禧常常在夜里想吃点什么,西膳房必须二十四小时待命。

三、奇特的用餐习俗

在西膳房的繁忙之外,慈禧的用餐礼仪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别环节。1875年的一个秋日,储秀宫内突然传出一阵钟声。原来这是慈禧用膳前必须进行的"占卜仪式"。

这个仪式源于道家的传统,每次用膳前,太监需敲响特制的铜钟三下。慈禧则要根据钟声的回响判断这顿饭是否吉利。若钟声清脆,便可以开始用膳;若钟声沉闷,就要重新准备餐食。1876年冬天,就曾因为钟声不佳,一桌已经准备好的满汉全席被全部撤换。

更令人称奇的是"月相对应"的饮食规矩。每到农历初一,慈禧只吃白色的食物;十五那天,餐桌上的菜品必须是圆形的。这个规矩从1880年开始实施,一直延续到慈禧晚年。御膳房的太监们还专门编了一本《月相膳谱》,详细记载了每个月相应该准备的菜品。

慈禧的餐具也是大有讲究。1882年,宫廷特制了一套"四季餐具"。春天用青瓷,夏天用白瓷,秋天用紫砂,冬天用金银器。每个季节更换餐具时,还要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由总管太监亲自监督更换。

这些餐具的图案也暗藏玄机。碗底必须绘有五福捧寿图,碗沿要雕刻祥云纹样。就连筷子也有讲究,每双筷子都要用沉香木制作,上面刻有"万寿无疆"四个字。据说慈禧在用餐时,还会仔细察看这些图案的走向,认为这能预示当天的吉凶。

1885年,宫廷又增添了一项新规矩:用膳时必须面向特定方向。这个方向是由钦天监根据节气推算出来的。太监们要在每顿饭前,用罗盘测量餐桌的摆放位置,确保方向分毫不差。

最特别的是"禁忌食材"的规定。每逢初一十五,不能有荤腥;每月十八,不能吃带角的动物;遇到双日,不能吃双生的食材,如双黄蛋。这些禁忌被详细记录在一本《膳食禁忌录》中,成为御厨们必须遵守的铁律。

1888年的一天,一位新来的御厨因为不知道这些规矩,在双日准备了一道双胞菇,结果被重重责罚。从那以后,每个新入职的御厨都要先背诵一遍《膳食禁忌录》,才能正式上岗。

为了记录和执行这些繁复的规矩,慈禧还设立了专门的"膳仪司"。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各项用餐礼仪是否得当,确保每一顿御膳都符合规制。若有违反,轻则被记过,重则可能丢官罢职。

四、防人之心不可无

1864年的一个深夜,储秀宫内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原来是一名小太监偷吃了慈禧剩下的点心,结果被人发现。这件事成为了日后"牙签制度"出台的导火索。

第二天,李莲英立即召集御膳房的总管们开会。会上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剩膳处置条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牙签制度"。这项制度规定:慈禧用过的每道菜都要插上牙签,以示这道菜已经被动过,任何人不得再食用。

这些牙签可不是普通的牙签。御用监造办专门打造了一批银制牙签,每根都刻有"御用"二字。牙签要插在菜品的正中央,显眼处还要放一个黄色的小旗,上面写着"此菜已用"四个大字。

1866年,慈禧又增加了一条规定:负责传膳的太监必须戴着白手套。这些手套每天要更换三次,以确保绝对的清洁。如果发现手套有任何污渍,当值太监立即要被换下。

剩菜的处理也有严格的规矩。御膳房设立了专门的"剩膳处",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剩膳可以赏赐给王公大臣,二等剩膳给宫中其他人食用,三等剩膳则必须当场销毁。每道菜的等级由慈禧亲自决定。

1870年,宫中发生了一件趣事。一位大臣收到慈禧赏赐的剩菜,发现菜里插着金牙签。这位大臣不敢动这根金牙签,立刻派人送回宫中。慈禧知道后,特意赏赐了这位大臣一套纯金餐具,以示嘉奖。

为了防止宫女和太监偷吃,慈禧还设立了"监膳卫"。这些人专门负责监视御膳房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倒掉的剩菜都要仔细检查。每天晚上,监膳卫要向李莲英提交详细的监察报告。

1875年,慈禧建立了"赏赐制度"。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心情愉悦时,就会把一些珍贵的剩菜赏赐给臣子。能得到慈禧的赏赐,在当时可是莫大的荣耀。大臣们收到赏赐后,往往还要写一份"谢恩折子",详细记录自己是如何享用这些赏赐的。

这些防范措施看似繁琐,却在当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1880年,御膳房还专门编写了一本《防膳条例》,详细记载了各项规定。这本条例一直保存到清朝灭亡,成为研究清代宫廷饮食制度的重要史料。

不过这些严格的规定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有些太监为了避免麻烦,干脆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些菜,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还有人专门研究牙签的位置,判断慈禧对某道菜的喜好程度,以此来揣摩圣意。

五、历史的反思

1908年,慈禧驾崩前的最后一顿饭,依然遵循着她制定的重重规矩。那一天,西膳房的太监们按照惯例准备了几十道菜,每道菜都插上了那标志性的银牙签。这顿晚膳,成为了清朝奢靡饮食文化的最后见证。

当慈禧的贴身女官裕德龄后来整理宫中档案时,发现了一本详细记载膳食开支的账本。1897年的一年中,仅御膳房的开支就占到了当年朝廷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每天光是准备慈禧的一顿晚膳,就要动用几百名太监和宫女。

这些奢侈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了朝廷财政,还在民间引起了广泛议论。1900年,一位叫张謇的进士在奏折中直言:"一日之膳,殆近万金,此亦国家积贫积弱之由。"然而这份奏折递上去后,并未得到任何回应。

1901年庚子国变后,清廷被迫迁往西安避难。在逃难途中,御膳房的规模不得不大幅缩减,但那些繁琐的饮食规矩却丝毫未改。即便是在艰难的逃难路上,慈禧用膳时依然要使用那些精致的餐具,每道菜都要插上牙签。

1902年,光绪皇帝曾试图改革御膳制度,提出要精简膳食规格。他下令将日常御膳的菜品数量从几十道减少到十道以内。但这项改革最终未能实施,御膳房的奢靡之风依旧。

在慈禧统治的几十年间,这套复杂的饮食制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宫廷文化。许多御厨们掌握的独门秘方和烹饪技艺,随着清朝的覆灭而流落民间。有些御厨后来开设了饭店,将宫廷菜品改良后推广给普通百姓。

1911年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了幼年时在宫中用膳的情景。那些插着牙签的剩菜、繁琐的礼仪规矩,都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溥仪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些规矩简直到了荒唐的地步。"

宫廷档案显示,从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开始,到1908年她驾崩为止,光是御膳房就更换过七任总管太监。每一任总管都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添新规矩,使得这套饮食制度越发繁复。

到了清朝末年,御膳房的规矩已经发展到了近千条之多。这些规矩被详细记录在《御膳典则》中,成为了研究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史料。后人在整理这些档案时发现,光是用餐礼仪就占了整本典则的三分之一。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