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三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1 04:40:15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三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三节 苏轼的书“理”论

苏轼主张书法应具有自主性,不遵循既定成法,力求独出心裁。这是否意味着苏轼认为随意书写就能成就好的书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他还提出了另一个命题,那便是对书法真谛的认知,即需要从学理层面去理解书法,以此为书法的创作提供支撑。他虽看轻成法,却以理作为依据。

中国古代的学理大多源自《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苏轼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道家、禅宗思想中的逆向思维融入对书法学理的思考,突破“法”的限制,从而得出众多精辟的见解。对于此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其一为“无法之法”,其二是关于书法艺术构成的辩证法。

一、无法之法

苏轼在评价王安石书法时称:“王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在“无法之法”里,前一个“法”指的是前人约定俗成的法则,而后一个“法”则是指突破前人诸多法则所创造出的全新法则。这一全新法则与以往所有范式皆不相同,却又未违背书法的基本规律。

依过往观念,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若要书写某种字体,通常会依照所选定的某个范本来临摹,即便形成自己的风格,仍能让人一眼瞧出所学何家。苏轼觉得王安石的书法难以看出师出何家,却自成一格,毫无固定程序,故而称“不可学”。当然,苏轼此说“不可学”是相对而言的。王安石的书作较为率意,与欧、虞、颜、柳相较,显然难学。

在宋朝以前,于书法领域中流传着众多刻苦用功的典故,诸如张芝学书,致使池水尽墨;智永为钻研书法,三十年未曾下楼等等。唐人颇为认同凭借锤炼技巧以达至神化之境。诚然,这些方式皆有可取之处。任何一种方法,皆存在走向极端的可能。若书法中的功力仅仅意味着技巧,便显得过于狭隘。苏轼的这一思想是为让那些只顾埋头用功却不知为何用功之人有所警醒。不能认为苏轼是要让人不向古代经典学习,实则是在告诫人们应当如何去学习。

继承乃手段,创新是目的。若将这两方面加以结合,就更为完备。倘若分开对待,侧重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就容易产生偏差。苏轼所讲的“无法之法”,意为突破前人的既定法则,抑或突破现有的法则,从而创作出契合自身表意的“新法”。他对吴道子画作的称赞,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正是这个意思。这种“新法”并非肆意妄为,而是建立在对书法之理的把握之上。

苏轼极为关注事物之理,其思想兼具思辨特质与革新精神。他在《净因院画记》中称:余尝论画,认为人禽、宫室、器用皆具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固定形状却存在常理。常形的失误,众人皆知;常理的不当,即便通晓绘画之人也未必知晓。故而凡是能够欺世盗名者,必定依托于无常形之物。即便如此,常形的失误,仅止于所失之处,不会损害整体;若常理不当,那就全盘皆废了。

正因其形无常,所以其理不可不谨慎对待。世间的工匠或许能够精准描绘其形,然而对于其中之理,若非高人逸才则难以分辨。与可在竹石枯木方面,真可谓是掌握其理之人。如此生长,如此衰亡,如此蜷曲皱缩,如此舒展繁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从不相互沿袭,却各自处于恰当之位,符合天道,满足人意。这或许是通达之士的寄托吧!

他将“常形”和“常理”视作对等范畴加以剖析,指出“常形”易于察觉、易于表现,然而“常理”若不通晓自然天道便难以领悟其要义。他对文与可的画赞誉有加,只因文与可对所画对象的“常理”有着深刻的体悟,而一般工匠即便描摹得细致入微,但在“常理”上,却无法触及。他觉得“常形”只是具体的存在形式,而“常理”关乎整个作品的生命力,若不得“常理”,则前功尽弃。

在《次韵子由论书》诗中,苏轼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这里所说“通其意”的“意”,即为书法的真谛。苏轼表示倘若真正通晓书法的奥秘,便无需用功。此见解颠覆了自汉魏、晋唐以来重视“工夫”的传统。可以说,到苏轼这里,“工夫”已被摒弃。

在此,我们不妨对“理”与“法”做个总结:“理”,遍布天下,属于普遍规律;“法”是“理”的具体呈现,符合“理”的自然也合“法”,甚至可能成为新的范式。苏轼借此告知人们学习书法要通晓其“理”,鄙夷墨守成规。有部分言论能够体现苏轼对于书法常理的认知。

他讲:书法的完备体现在正书,从正书发展为行草。若未能掌握正书,却能写行草,就如同未曾庄重发言,就随意放言,没有这样的道理。'书法必定有神、气、骨、肉、血,这五者缺一,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书法。

上文第一条着重强调书法艺术中法度的重要性,法度在正书中得以体现,而行草书是相对于正书而存在的,唯有在知晓法则的基础上,才会有相对的灵动变化。恰似一个物体的位置,如果没有坐标或参照对象,我们便无法确定。这是从生活经验中推导出的一条常规准则,与“无法之法”并不冲突。

第二条是对书法艺术审美要素的全面总结。前人有“神彩”“形质”的说法,也有“骨”“肉”的区分,苏轼将这些加以汇总,构建出一个富有层次的系统,这个系统暗示书法的美正是人的形体美与精神美的对象化。

(此讲内容共计:2097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0日星期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