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医院当保安:遇见危重患儿“抢了就跑”,娶到博士老婆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0-01 04:46:20

2018年3月的一个清晨,长沙市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如往常一样人来人往,胡凡站在大厅外执勤,目光在人群中不经意地扫过。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放弃了国家安排的稳定工作,选择在这座城市里从头开始,成为一名医院的保安。然而,就在这天,命运悄悄给他抛出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匆匆从他身边走过,孩子脸色发乌,翻着白眼,似乎还在抽搐。胡凡凭着多年的军队经验,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什么也没多说,他冲上前直接“抢”过婴儿,带着家属狂奔向儿科。这样的决定是否正确?

从军人到保安的转变

2017年,长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胡凡面对了职业选择的重大关头。退伍后,虽然国家为他们这些退役军人安排了稳定的工作,但胡凡选择另辟蹊径,他决定放弃国家分配的岗位,自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道路。

胡凡的这一选择,部分是出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自我期待,更多的是因为他计划在长沙这座城市与女友一同构建他们的未来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胡凡带着从军队中累积下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丰富的安全防范经验,开始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经过一番求职的努力,胡凡的简历中那些闪耀着退伍军人特质的光芒引起了长沙市中心医院保卫科的注意。他们对胡凡的背景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有能力加强医院的安保工作。

在成功通过面试后,胡凡很快便加入了医院的保卫科团队,开始了他的保安职业生涯。作为医院保卫科的一员,胡凡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医院的治安,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胡凡的工作并不总是充满刺激,大部分时间里他需要处理的是日常的小问题,如引导访客正确停车、解答来访者的询问以及监控安全摄像头等。

凭经验救助婴儿

2018年3月的某个清晨,胡凡像往常一样在长沙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外执勤。那天的医院比平时还要繁忙,门诊大厅的来往人群络绎不绝,患者和家属们急匆匆地来来往往,希望能早点看上医生。

在忙碌而寻常的一天开始时,胡凡的注意力被一位抱着婴儿的女士吸引了。这位女士怀中的婴儿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胡凡凭借在军中积累的观察力和在医院工作期间对医疗状况的敏感,迅速注意到了婴儿的异常症状。婴儿的脸色异常发乌,眼睛翻白,时不时还有轻微的抽搐。

看到这样的情况,胡凡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走向那位女士,快速而专业地询问婴儿的状况,同时观察孩子的呼吸和反应。得知女士没有察觉到婴儿的异常,胡凡更是加快了行动。这样的症状可能预示着婴儿正在经历一种急性的医疗状况,需要立刻得到专业医生的处理。

胡凡见情况紧急,来不及多想,立刻让孩子的家属抓紧时间去挂号。他快速接过家长怀里的婴儿,冲在最前面,带着几名跟随的家属一路奔向儿科。门诊大厅人来人往,他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时刻注意脚下,不时回头确认家属没有掉队。沿途还不忘用对讲机通知儿科医生准备急救,确保孩子能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措施。

医院的迅速响应

得知婴儿的情况后,医院的急救流程立即启动。儿科的医生和护士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了急救的准备,胡凡抱着孩子刚到儿科,医生便立即接手展开了初步检查。婴儿的情况确实十分危急,全身发绀,皮肤呈现出明显的青紫色,这种现象表明孩子体内严重缺氧,呼吸极度困难。医生用手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并用手电照射孩子的瞳孔,发现婴儿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儿科医生当即决定不能再等待普通流程,立刻启动了绿色通道,迅速将孩子送入急救室。抢救团队立即集结,紧急使用吸痰装置清理孩子的呼吸道。此时,婴儿的呼吸极为微弱,几乎已经停止,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可能已经阻塞了气道。护士娴熟地操作设备,小心翼翼地为孩子吸除气管中的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

接着,医生为婴儿迅速建立氧气供给通道,戴上氧气面罩,开始高流量供氧。氧气的输入非常关键,婴儿的身体由于长时间的缺氧已经非常脆弱,只有及时补充氧气,才能防止大脑和其他器官遭受进一步的损伤。

孩子的身体仍然很虚弱,医生和护士密切监控着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确保氧气的供应量和婴儿的体征变化保持平衡。在医生的指挥下,护士继续进行吸痰、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整个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现场的气氛虽然紧张,但每个人都在各司其职,迅速高效地执行每一个步骤。

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救,婴儿的生命体征终于有所好转。虽然呼吸仍然微弱,但孩子的面色渐渐有了一些红润的迹象,这意味着氧气已经开始有效地进入到婴儿的体内,缺氧症状有所缓解。医生们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婴儿仍然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为了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医生决定将婴儿转入儿科的重症监护室。这个决定是慎重且必要的,只有在重症监护室,婴儿才能得到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和护理,确保生命体征在稳定状态下逐步恢复。

婴儿康复与家庭的进步

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治疗,婴儿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每天早上,婴儿的家属都会按时来到重症监护室外,等待医生的最新消息。医护人员也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情况,监控仪器显示出的数据逐渐变得稳定,孩子的呼吸也恢复了平稳,氧气供给的需求量减少了不少。婴儿脸上的发绀逐渐消退,原本青紫的皮肤也恢复了正常的红润,孩子的反应越来越活跃,开始对外界的声音和触碰做出回应。

在4月初,医生经过评估后确认,婴儿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控制,各项体征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可以顺利出院。当天,医护人员向家属详细说明了后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康复期间的护理建议。婴儿的父母满怀感激,握着医生和护士的手,不停地道谢。看到孩子恢复健康,父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前悬在心头的担忧终于得以放下。

婴儿康复出院的那天,胡凡正好在医院的门诊大厅执勤,见到这对父母怀抱着孩子走出来。他认出了这正是当初那个情况危急的小婴儿,现在婴儿已经精神饱满,脸色红润,家属们也满脸轻松,胡凡微微点头示意,虽然没有多说话,但从家属的目光中能感受到那份无言的感激。婴儿母亲抱着孩子,看到胡凡后停下脚步,特意走过来向他再次表达感谢。父亲也走过来握住胡凡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胡凡只是笑了笑,简短地回应几句,便继续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

家庭的坚守与未来的希望

胡凡的个人生活在过去几年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退伍后选择留在长沙,到后来和来自益阳的女友结婚,再到如今孩子渐渐长大,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刚到长沙时,人生地不熟,但他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与女友一起在这里打拼,安定下来。

胡凡的妻子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攻读博士,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每当朋友们提起他的妻子,他总是满怀欣喜地说起她的学业成就。他深知,攻读博士需要很大的付出,而作为家里的另一半,他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尽管他在医院保安的工作并不算高薪,但胡凡一向生活简朴,花钱从不大手大脚。为了支持妻子安心读书,他几乎没有多余的开销,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同事的聚会也少参加。妻子也经常开玩笑说他是“最省心的丈夫”,而胡凡则笑着回应,能让家里生活得更好,所有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生活虽然简单,但胡凡夫妇的感情却非常深厚。两个人在长沙奋斗的这些年里,经历了不少挑战,但彼此的支持让他们更加紧密。他们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感到失落,反而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胡凡妻子的博士学业进展顺利,论文的研究工作也逐步完成。

他们的孩子现在已经五岁了,很快就要上小学了。胡凡和妻子一起为孩子的教育操心,希望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每晚,胡凡都会花时间陪孩子读书,或者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最近,胡凡的妻子终于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很快找到了工作。现在,妻子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稳定,胡凡也依旧坚守在医院,继续着他的保安工作。两个人都觉得,只要继续努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1]李德宁.运用团队管理理念 强化医院保安队伍建设[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8):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