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2年入伍,85年转业到税务局,后却转入企业,人生就此发生逆转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4-02-26 11:35:21

讲述:王华,编辑:那年时光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为流畅阅读,部分内容存在演绎情节,文章全网监控,任何形式的抄袭(洗稿),都将被追责!

人在历史的进程中,就如同一粒沙,一直被裹挟着前进,显得渺小又无助!

年过六旬的我,也未曾和这命运斗争过。我出身贫穷,1972年,年满18岁的我,为走出农村,选择了参军入伍。

到了部队,我付出百倍努力,最后也得以提干升职,决心以身许国,在军营十余年,可遇百万裁军,最终还是离开了军营。

转业到地方,原本被安排进入了地方税务局,如果我朝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或许我到最后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可冥冥之中仿佛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当时迫于现实的压力和种种因素,最终我通过找人帮忙,调到了市里效益很好的企业工作,一切又发生了改变。

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依旧恍如昨日,感慨万千.....

上世纪50年代,我出生于北方一个贫苦家庭。自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就比较艰苦,粮食时常不够吃,大多时候都是吃稀的,盛上一碗,清汤寡水。只有逢年过节时,家里才能吃上一顿干饭,不过干饭也要掺上不少菜叶和杂粮。

小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消耗快,由于油水少,吃得多饿得快,偶尔能吃到大伯家吃上一点猪油,那就很满足了。

穿的则是用粗布做的衣服,补丁一补再补、直到个子长高了,无法再穿,才会买布做一套,而这些旧衣服,则留给妹妹弟弟们穿。

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但所幸,父母思想进步,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不想让我们长大了跟他们一样受穷,故而即便生活再苦,还是坚持送我们上学,事实上,这也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或许是因为自小在苦水中泡大的,加之读过几年书,懂事的也比较早,小时候就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让家人过上好的日子。

在之后,我确实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靠着学校的补助才得以读完了高中。

可我高中毕业那会,高考还未恢复,当时的农村子弟出路不多,除了读书就是参军了,为此,我决心去参军。

事后,我找到父母商量,尽管母亲不舍得我离开身边,不太情愿,但父亲很支持我,他说:部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到部队捶打捶打总没错。

有了父亲的支持,母亲便也没再说什么。

记得那是1972年年底,村里征兵消息传开,我便报名了参军。虽说在验兵的过程中,并不顺利,但最终有惊无险,顺利通过了体检、政审、家访等系列兵检流程,在之后如愿收到了入伍通知书。

拿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激动的落下了泪,于我而言,这薄薄的一张纸意义重大,承载了走出农村的希望。

当时我兴高采烈的拿着入伍通知书跑到家和父母分享喜悦的情景,父母都为我高兴。

那天吃晚饭时,父亲兴致很高,还特意给我倒上了一杯酒,和我聊了很多,其中一句让我记忆深刻。

他说:既然你选择了去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万不能半途而废,家里的事情你不要担心.....

我将父亲的叮嘱一一记在心里,也暗自发誓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干,做出一番成绩来。

3天后,我告别了家人和乡亲,乘“闷罐”车到达了山东某部,就此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涯(算是73年的兵)。

新兵训练是艰苦的,训练、队列日复一日,疲惫不堪,但一想到过往苦难的生活,又充满了动力。而新训于我们也是一次洗礼,结束后,我也从一名普通的青年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下连后,我积极上进,做细小工作时,比如,站岗、训练、巡逻等,处处走在前面,也因出色表现,获得过两次嘉奖。

而我的军旅生涯,第一个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连长(名叫赵明成)。

一天,赵连长突然找我谈话,问我:“王华,你会总结工作吗?”

这个,我没有做过,但转念一想,这或许会是一个机会,但也不想逞能,便实话实说道:“连长,这个我没做过,不过,连长让干啥就干啥,一切听指挥行事。”

赵连长听了,顿了顿,说道:“没做过不要紧,你是知识分子,不会就学嘛。给你个任务,办个黑板报,活跃一下连队生活。”

连长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赶忙应声说道:“行,我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做好这次黑板报,我连轴转,硬是一天一夜没合眼,写了一篇稿子,登上了黑板报,事后获得了一致好评。

此后,连队的黑板报经常会出现我写的稿件,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写作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连长开始让我协助老文书负责连队的宣传工作。

之后,老文书复员,我便接替了连队文书的职务,期间,赵连长有意栽培我,派我接过新兵,也当过新兵班长,在这期间,我各方面军事素养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入伍两年便光荣入了党,第三年的时候,就提干当了排长,拿到了一个月52元的津贴,别提有多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更好的帮助改善家里的生活了。

提干那年,我第一次申请了回家探亲,穿着四个兜军装,兴冲冲踏上了第一次探家的路。

父亲见了我,高兴得孩子似的,像个首长一样,让我立正站直,向他敬军礼。

趁此,我端详了一下父亲,看到父亲脸庞爬上的皱纹、染霜的鬓发,心里不是滋味。

而后庄重的向父亲敬了一个军礼。

父亲呵呵的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不错,像个标准的军人了。”

没说几句便气喘吁吁了,接着又咳嗽了几声,我隐约察觉父亲身体状况部队。事后,我从母亲那得知,父亲因为常年的操劳,加之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看病,落下了病根,身体大不如前。

我的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一天,父亲躺下休息后,母亲和我的谈话,她突然提出:“你看你爹这个样子,你姐姐嫁出去了,弟弟妹妹还小,家里需要有人帮衬,不干啥就早点转业吧!”

看着母亲那双长满茧,形似树枝的双手,我的心隐隐作痛,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谁知父亲并未睡着,母亲的话他全然听了进去,此刻已经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妇人之见,场院里遛不出好马来,好好在部队里干!我身体没有大碍,不用担心。”

而后对母亲一顿斥责,母亲便没再言语。

可之后的几天,我内心却是备受煎熬,但父亲一个劲得安慰我,让我不要有顾虑。

回到部队,我始终放不下父亲的身体,隔三差五就往家写信。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信中询问父亲的身体状况,得到还好的回复我才稍稍安了心。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表象,在我归队后,父亲的病情恶化,半年后就病逝了。可父亲去世的消息,却是我再次探亲时才得知的。

后来,母亲才告诉我,父亲在弥留之际特意嘱咐全家,不要让我知道,免得分心而影响部队工作。

父亲的良苦用心成为了我一生的遗憾,我来到父亲的坟前,跪在坟前泪如雨下,也暗自决心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在部队干得很好,只要部队需要我就干一辈子。

可天不随人愿,之后在部队兢兢业业干了几年,升到了副营长,85年部队开始裁撤,加之母亲当时身体也不好,妻子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经过一番思想的挣扎后,我也不想再重蹈父亲去世的遗憾,第二年,我最终还是响应了组织的安排,选择了转业,离开了军营。

到安置办,办理完转业手续后,我被分配到了当地税务局。

受军营的锤炼,我深信军人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即便当时税务局条件异常艰苦,我依旧没有半句怨言。

那会人们对税收还没有太多的了解,很难收,而且交通不便,出门靠走路。我负责的那几个乡镇的税收,每到征期,就忙的昏天暗地。

一家一户的去收税款,经常一天一走就是几十公里。饿了,吃干粮,渴了,就找老乡讨一口水喝。鞋子一个月就走破了两双,可我依旧乐此不疲。

原本,在之后,通过我的努力,工作慢慢有了起色,可天不遂人愿,不久后,母亲病倒了,当时,家里又有两个孩子需要开支,税务局的工资待遇不足以支撑这个家的运转。

那种无奈和心酸,或许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切实感受。

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我不得已寻求其它出路,后在一个战友的介绍下,托关系进了市里一家效益还不错的企业,当了保卫科科长。

虽说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可也因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因为这家企业在90年代末的时候,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我也因此下了岗,后来为了谋求生计,经人介绍在一家民营企业当门卫直至退休。

当初和我一起进税务局并坚持下来的,如今退休,早已过上了惬意的晚年生活。

所幸,在我和妻子的努力和培养下,子女都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走出了农村,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也仅是感叹命运的无常,毕竟到了这个年纪,也早已看淡了一切。人的这一生一切皆是定数,万般皆是命,但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决定人上限的是命运,但决定人下限的是努力!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我没有改变命运的想法,就不会去参军,或许一辈子难以走出农村,参军无悔!

(注:配图选自网络,侵权联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