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
几年前,我在基层挂职的时候,正好当地的乡镇党委书记外出参加交流活动回来,说起在南方一些发达省份,每年会设置类似于干部红黑榜一样的东西。红榜就是表扬,黑榜就是把一些不作为、躺平、反响较差的干部挂上去,搞个仪式,以起鞭策、鼓励作用。
书记觉得这种思路很好,就开始学。
但是当时其他人都没有经验,最后事情还是甩给乡镇书记作决定。最后书记决定两步一起走,一是在乡镇区域内各村发布通知,请百姓提供意见,设匿名信箱、邮箱和手机号收发短信。二是面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内部民主评议,实行不记名票选。两步走完,再报给乡镇党委开会研究。
看似很好,一个内部意见,一个外部意见,干群两方面都考虑到了。实际上来说,那可真是开了眼了。
先说百姓提供的意见。
按理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际上大多数老百姓并不关心乡镇的事情,更不熟悉乡镇的干部,最熟悉乡镇干部的几类老百姓,一是需要经常去办业务的,二是因为宅基地、用地等事情跟乡镇起过纠纷的,三是村子里的贫困户(现在应该得叫脱贫户了)。其他的普通老百姓,对于乡镇干部的了解,往往起源于别人的道听途说。更兼有很多人一年都在外打工,只有每年年底才回来。
于是,百姓们反馈回来的名单,重灾区是这样几类干部。一是部分不满意相关待遇的脱贫户,票选了农口和脱贫包联的责任人。二是有纠纷的群众,选了处理自己事情的相关人员。三是一些百姓,把道听途说的“XX不是个东西”之类的话听进去了,票选了听到的人名。因为当时反馈的时候,征集的是人名+理由,等征集回来了就五花八门了。当然,这也还是在很多人顾忌的情况下征集的,而且本以为并不会有很多意见,结果发现征集回来的情况,还是出乎意料的。
至于干部内部的民主评议,由于是无记名票选,就更有意思了。村干部们投的是自己没接触过的干部,干部里面就掺杂着各种情况,个人恩怨,涉及到谁要晋升想用这件事给拉下来等等。
一场本应该是正常的民主评议,变成了政治小斗争。
等最后这件事情就收不住了。想广开言路,结果效果大相径庭,而且事态隐约失控,只能匆忙叫停。之后,再也没敢搞过这样的活动。
我不禁想到,我们今天看到各地的躺平公示,又有多少是真正敢完整经历谈话调研、民主评议、相关小组审定、党委会开会研究的呢,即便前面经历的再多,是不是最后一个开会研究,就又改变了更多呢?我们无从而知,更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人参与,是干部的票选,还是干群的良性互动。
2018年,《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出台,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强化问责机制。但其中,干部考核,怎么考核,谁来考核,还很值得商榷。
都说干部最直接应该由百姓来考核,但如今干群之间的关系,又没有过去鸡犬相闻时那么密切了,往往你来我往的交往是由事而起,而不是日常生活的频繁互动。
下一步该如何去走,依然是时代扔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