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昌熊明
说来也是惭愧,我几乎很少关注当代文坛上活跃的作家,包括莫言、方方这样火遍九州四海的作家。
不过,余华的小说倒是读过几本,都是人家送的。还有一本陕西作家的《白鹿原》。我自己去买书,几乎不大可能。要买也是买已经盖棺定论的民国作家的书。至于外国文学,更是不感兴趣。无他,因为我不懂外文,要我去读翻译的文字,这很容易令我想起旧时大人给小孩子喂饭,先经过老人家的嘴里咀嚼过一遍,再吐进那孩子的嘴里去······想想都害怕了!
且说前些年,一位青年书友曾经送我两本书,一本是外国人写的小说,我居然把书读完了,还写过一篇文字谈谈个人的感受。另外一本则是一个叫李娟的女性作家的《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的读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对当代活着的作家不大感兴趣。所以,读完之后,也就是读完而已,脑子里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
李娟,一位和四川、新疆有着很深的情缘的女子。《遥远的向日葵地》一书没有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是作者的日常生活的心灵独语,讲述她妈妈、叔叔、外婆以及她个人在新疆、四川两地的生活经历,尤其是透过文字背后可以看到新疆的一些民俗风情。
她的文字如一泓清泉,清澈见底,偶尔有可以看到一两处对人世的反讽,却透着现实的苍凉、无奈,可以看作是山间小溪淙淙作响平静流淌中偶尔遇到石头挡路生成的浪花或漩涡。总而言之,属于那种文艺青年的文字,稚嫩,优美,甜腻,像一首轻音乐,带给人一种暂时的惬意。对于我这样饱经沧桑的老朽,却好似吃糯米饭和甜酒酿一样的不适合,我要的是辣椒与烈酒,要的是王佑贵《我们这一辈》那样苍凉的呐喊!
我们这一辈,王佑贵
好几年没有再翻看丽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了,今日醒来,却被李娟刷屏了。却原来是李娟与网红董宇辉合作,合作了一期直播,结果却引发了网络的热议。我大略看了几个消息,大致意思就是网红董宇辉只会掉书袋,两人对话不在一个频道上,以至于作家李娟在直播期间多达七次提出结束访谈。
呵呵!网红董宇辉根本就是一个网红而已,大家也别太当回事吧。不过,我倒是通过这件事的发酵,对李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她成名之前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有了一个完善的认识,不由人对她生出几分敬意。
高中辍学,贫困潦倒,家庭破碎,她硬是靠着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阅读积累和对文字的感悟,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并且赢得了许多当代名作家的点赞,获得了中国文坛上许多的荣誉——“她几乎拿遍了中国散文的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
由此可见,作家并不是那么神圣高不可攀的,是对于那些纳税人供养的作家更没有必要去仰望。作家的成就与地位,不在于他是否是纳税人供养的专业作家,也不在于他(她)得过什么奖,而应该在于作家笔下的文字是否能够忠实内心,反映生活,解析人生,折射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精神风貌。
李娟坦言:“我不是那种天才型的作家。实际上,我很羡慕那些一稿就成的同行。我的每一句话、段落,都需要不停地修改,不停地替换,不停地尝试,最后组织成我可以接受的方式,写得很辛苦。”你还在为自己不敢动笔而自卑吗?也许,作家李娟与网红董宇辉直播访谈的意义也就在这里吧!
感谢仁者赠我这本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让我能够坐井观天,在南昌也能够触摸到生长在新疆广袤旷野里的向日葵和那一方水土一方人。
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作家。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